政协桥南街工作室: 你们提出的《关于建立统筹城乡卫生保洁工作机制的建议》(第37号)的提案收悉。我区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区财政局、各镇街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于9月25日与马志刚副书记进行了座谈交流,经综合区财政局等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们在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在推行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全区生活垃圾治理、乡村振兴工作、星级卫生村创建、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效。
一是加大经费投入。近年来,区、镇(街)财政不断加大对环境卫生保洁经费的投入力度,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我区在环境卫生管理方面投入了11.27亿元,其中财政安排环卫经费约4.13亿元,财政对农村环境卫生补贴约3000万元。主要用于道路和水域环境卫生管理和突击整治、垃圾收运处理费用、环卫设施设备经费、垃圾终端处理设施经费以及环卫工人用工成本等方面。 二是加强城乡环境管理。2019年,我区推行“路长制”管理,实施番禺大道、亚运大道、汉溪大道、市莲路等城市主干道环境提升工程,全面提升道路环境效果。区委区政府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与乡村振兴、城中村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相结合,多管齐下,全面开展环境整治工作,每周开展周末大扫除,每月开展清洁行动,有效提升了总体环境。区政府运行指挥中心牵头每月对177个行政村进行暗访督导,区城管执法局建立两个巡查小组,每周6天开展城市主次道路、内街内巷、城中村和城乡接合部、河涌水域等区域巡查,对清扫保洁情况、环卫设施日常管理维护情况、卫生死角及脏乱差区域的垃圾及时清运情况进行暗访,发现问题立即进行督办,有效地提高了城乡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三是开展星级卫生村创建活动。区委区政府审议通过了《番禺区星级卫生村创建工作方案》,从完善管理机制、健全环卫设施、强化卫生管理等多方面入手,建立了奖优罚劣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对环境卫生管理好的村,给予村干部进行奖励,对环境卫生差的村,扣发村干部的绩效奖。通过开展星级卫生村创建活动,镇街都严格按照创建工作标准,成立工作机构,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监督检查,持续开展各类环境卫生整治活动,调动广大农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序推动城中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2019年1至8月全区共出动13万余人次,清理卫生死角5.5万处,清理垃圾3.6万吨,发现整改环境卫生问题11902宗,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卫生状况。 四是进一步建立健全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回头看”活动为契机,制定了《番禺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回头看”工作方案》,成立工作小组,由区城管执法局牵头统筹、各镇街具体落实“回头看”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村收、镇运、区处理”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加快配套和完善环卫设施,健全垃圾收运管理体系,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村容村貌,全区农村生活垃圾得到全面收集,有效处理率100%,无害化处理率100%。 五是强化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工作。推动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落到实处,进一步强化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印发《2019年番禺区进一步强化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日常督导督办工作方案》,对全区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日常管理工作进行督导督办,重点指导督促大龙街做好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示范街创建工作,全面巡查督导其他12个街(镇),将推进落实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抓在日常、严在经常,倒逼街(镇)、村居各级管理部门严格履行监督管理责任,着力构建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的长效机制。 但我区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仍不同程度的存在保洁人员配置不足、保洁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农村保洁经费投入不足、保洁制度落实不到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下一阶段,我们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逐步建立城乡一体资金统筹机制,推进以镇街为主体的保洁体制。目前,市政道路的保洁已统筹由各级财政安排,区环卫处负责全区19条市政主干道区域,其余均由各镇街负责。但村道路保洁资金的筹集的主要模式仍为村经费自筹,区、街财政补贴,保洁上由村自建环卫保洁队伍,或是外聘保洁公司进行保洁。部分镇街和村(如小谷围街,市桥街黄编村等)正在探索“村经费上缴街道(镇)统筹,区、街财政补贴,镇街负责实施”的模式,从实践效果看,实施以镇街为主体的保洁机制,能提高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巩固农村保洁成效。但由于各镇街经济情况参差不齐,镇与街的财政体制差异,加之各村环卫经费保障力度不同,造成农村和街道之间、农村和农村之间区别较大,经费投入存在差异。我们将及时总结经验,既体现用者自付村民自治的原则,又有效提高环卫管理成效,逐步推广建立城乡一体统筹机制和以镇街为主体的保洁体制。 二是推进落实农村保洁制度。根据《番禺区民政局关于完善村规民约的通知》,指导各镇街将人居环境整治条款纳入村规民约。指导镇街和村认真落实《广州市城中村环卫工作指引》,落实环卫保洁经费,配置环卫保洁力量。在创建星级卫生村活动中,将环境卫生规定、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等写入村规民约的规定,纳入考评管理,明确了组织管理、环境卫生设施完善、环境卫生管理到位、环境绿化美化等保洁标准,提高农村保洁的积极性、自主性,提高精细化管理的水平。 三是普及环境卫生知识,提升村民环保意识。向市民群众大力宣传普及环境卫生、卫生健康知识,号召大家自觉做到不乱倒垃圾杂物,广泛参与公共场所、社区、楼道等的环境卫生整治,发动社区志愿者和环卫工人对卫生黑点进行清理,劝阻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通过村规民约、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示范街(镇)、星级卫生村创建等活动,不断提升农村环境卫生和生态环保意识,激发村民内生动力,调动更多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共同推动人居环境建设,切实提高群众生活环境质量和获得感。 非常感谢你们对我区城乡环境卫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对我们的工作继续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