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商品房住宅小区成为人们安居置业的首选。居住在环境优美、管理井然的小区的确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安居乐业是人们最基本的需求之一,也是社会稳定的一大前提。住宅小区管理已成为社会治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当前,全市由专业物业公司管理的住宅小区有3000多个,建筑面积超2亿平方米,物业服务企业2200多家,从业人员约20万人,服务居民约910万人。我区作为广州市的主要居住区域,住宅小区的居民人数十分庞大。由于住户的素质参差、文化差异以及价值观的不同,自然而然便产生许多的邻里问题,如果光靠物业公司的介入处理,往往难以解决。特别是碰上了管理软弱、责任心不强的物业公司,这些小的邻里问题将有可能变成大问题,甚至演变成社会事件。 本提案主要从小区住宅楼内公共电梯间管理问题进行讨论,希望从这方面的探讨能为有关部门对提高住宅小区管理质量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笔者实地走访了沙湾、市桥、桥南、大龙等镇、街的若干住宅小区(星晨时代豪庭、雅居乐君域公馆、华景新城、可逸江畔、东逸华庭等),发现个别住户随意占用公共电梯空间,摆放杂物的现象非常突出,并由此造成同住一层的其他住户十分大的意见,甚至引发了冲突,导致邻里关系紧张。笔者同时也询问了有关小区的物业公司,他们均表示这类问题也只能尽量协调,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更有效的办法,居委会或者属地镇、街对小区内的事务也建议物业公司和业主自行协商解决,基本上不会介入处理。 经观察,堆放在公共电梯间的杂物主要是鞋柜、鞋架、电动车、自行车和一些废旧物品。这些物品(杂物)实际上都有固定地方可以摆放的,鞋架、鞋柜可以屋里;电动车、自行车基本每个小区都有停放的地方;废旧物品有垃圾收集点。因个别住户存在贪小便宜的心理,或“不占白不占,我不占别人也会占,不占就亏了”的心态,随意占用共有的公共空间,这既影响了居住环境,又损害了其他住户的合法权益。如处理不当将会“小事化大”,引起邻里纠纷,甚至演变成激烈的冲突。 笔者认为,这种“小事”主要有三方面的危害: 一、住宅楼的公共电梯间往往也是安全通道,万一遇上火灾等意外事故,公共电梯间就是主要逃生通道。而个别住户为了一己之私,随意占用,虽然占用的面积可能不大,但也会对“生命通道”造成一定的阻塞,影响逃生效率,后果严重! 二、在高房价的环境下,小区可活动的空间相对较小,公共电梯间也成为了小朋友的一个活动空间。如果个别住户随意摆放自行车、电动车等物品,极易对小朋友在电梯间玩耍时造成人身伤害。同时,个别住户在电梯间停放电动车,甚至为其充电,极易造成火灾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三、公用电梯间是小区内公共部分,不法占用公共场所,获取不当得利,是部分住户不法占用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简单来说就是爱占便宜的自私心态作祟。个别住户不听劝阻,强行占用公共电梯间摆放物品(杂物),而又得不到应有的惩处,久而久之,其他住户也会萌生“不占白不占”的心理,也占用公共空间,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这不仅导致小区公共区域管理愈发困难,更助长了这种自私自利的价值观,对社会公德的培养十分不利,也与“干净、整洁、平安、有序”要求相悖。 办 法: 可见,随意占用公共电梯间绝不是小事,是关系到每个住户的人身安全和社会公德的构建。对此,亟需建立一个以小区物业公司为主,住房建设和消防等部门以及属地镇、街和社区共同配合参与的监督管理机制。通过各单位的大力支持、积极引导、适当介入、落实责任,使住宅小区的公共区域,特别是公共电梯间的管理规范有序、干净整洁,尽可能杜绝随意不法占用行为的出现。笔者建议从以下四方面着手解决: 一、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主管单位是住房建设部门,可以由区住房建设局统一制定小区管理公约,由业主、物业公司、政府(由区住房建设局、属地镇、街等部门代表政府)三方签订,形成契约,详细列明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责任。同时,物业公司、住房建设等部门加大宣传力度,逐步培养主动维护小区秩序的主流价值观,使各住户形成自觉维护公共秩序的良好习惯。 二、小区住宅楼公共电梯间的管理不应只是物业公司的责任,属地镇街、主管部门也应想方设法,同心协力,指导物业管理公司并积极介入做好有关的管理工作。例如:对随意停放在公共电梯间的电动自行车,由于火灾隐患巨大,有关部门要配合物业公司参照“五类车”的执法,对其进行暂时收缴,对不符合标准的予以没收销毁;其他物品,如鞋柜、鞋架、自行车以及废旧物品等,物业公司要张贴公告,劝告住户及时清理,公告期满后,有关单位要配合物业公司对其视作无主物进行收缴处理。 三、消防部门要加强巡查辖内住宅小区,督促和配合物业公司加大对非法占用公共区域、公共电梯间物品(杂物)的清理工作,确保消防安全通道畅通。对不予配合的住户除清理其影响消防通道畅通的物品外,还应对住户依法处罚,增加震慑力。 四、住房建设、消防等部门和属地镇、街要定期向物业公司收集公共区域管理工作情况和不定期进行抽检。对存在不遵守管理公约,屡劝不改,长期占用公共电梯间住户数量较多和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的小区进行重点整治,并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手段对典型小区和住户进行曝光。通过加大惩处力度和舆论监督等手段,确保住宅小区公共区域(公共电梯间,安全通道)不被不法占用,营造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小区环境,弘扬公平、正义的社会风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