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议案(建议)提案处理 > 2019年 > 2019年议案(建议)

议案(建议)办理

标 题:关于建设沙湾水道北岸河堤绿道及滨水生态景观带的建议
问题内容:


 随着番禺南区经济和社会蓬勃发展,新世纪花园、朗陶居、喜盈雅境、绿庭雅苑、华景社区、海伦堡御院、昊龙花园、德宝花园等33个住宅小区相继在桥南街崛地而起,大型商业服务业项目相继落户,商业氛围迅速形成,如南华路商业街、喜迎·嘉立思商业街、大润发超市、哈街步行街、奥园广场等,现代化新城区的雏形已经形成。但南区的文化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不能与城市发展及商住小区的建设同步。目前,对桥南拥有10个社区、居住了十多万人口,单一个南区公园远远满足不了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健身娱乐需求,不利于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也不利于现代化城市、现代生活所需要的文化体育及文化体育产业,因此建议建设沙湾水道北岸河堤绿道及滨水生态景观带

    一、建设沙湾水道北岸河堤绿道及滨水生态景观带理由

1.番禺南区(桥南)已拥有10多个社区、33个住宅小区,居住人口已超过十万多人。

2.沙湾水道北岸河堤绿道贯通,可解决交通拥堵、缓解交通压力。

3.沙湾水道北岸河堤绿道及滨水生态景观带,可进一步保护水资源,激发市民热爱和维护母亲河。

4.沙湾水道北岸河堤绿道及滨水生态景观带,可美化环境,为市民提供休闲运动的场所。

5.沙湾水道北岸河堤绿道及滨水生态景观带建成,有利于综合利用水资源保护区内所控的大片土地和厂企。

6.沙湾水道北岸江滨公园原已有规划。

二、建设沙湾水道北岸河堤绿道及滨水生态景观带的法律依据

《广东省城市绿化条例》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城市绿化的建设和维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城市建设中安排一定投资比例用于城市绿化……”,《广东省绿道建设管理规定》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绿道规划、建设、管理和开发利用,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绿道,是指以绿化为特征,沿着滨水地带、山脊、林带、风景道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的,可供行人或者非机动车进入的线形绿色开敞空间和运动休闲慢行系统。”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绿道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保障其实施。”第五条:“绿道属公益性基础设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在立项、建设、土地等方面予以支持。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将绿道规划、建设、管理、宣传推广等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绿道工作的正常开展。属于基本建设投资的,应当纳入政府建设投资计划。省财政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绿道建设予以扶持。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参与绿道建设。”

可见,绿道属公益性基础设施,是城市绿化工程的一部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绿道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保障其实施。 

三、建设沙湾水道北岸河堤绿道及滨水生态景观带的建议

(一)贯通沙湾水道北岸堤路建设绿道。目前,沙湾水道北岸堤路仍有蚬涌南水闸至草河村沙湾旧渡口段岸堤未接通,需要将其进行硬底化建设,使北斗大桥至沙湾大桥4.7公里长岸线连成一体,建成休闲绿道。

(二)全面升级改造河堤沿线绿化景观。加大力度清理沙湾水道北斗大桥至沙湾大桥段岸堤内外的违法建设,征拆历史建筑,对沙湾水道沿岸河堤内外绿化景观进行全面升级改造。

(三)利用水源保护区所控土地,结合村级工业区“三旧”改造及桥南河涌交织的优势,建设岭南水城景观带,打造集生态、休闲运动、文化、艺术、商务、绿道于一体的桥南水城,把桥南水城打造成为继大夫山森林公园后,番禺区乃至广州市市民休闲活动锻炼身体的又一亮点工程,使番禺南区成为岭南水乡宜居新城的典范。


问题答复:


李志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建设沙湾水道北岸河堤绿道及滨水生态景观带的建议》(第35号)收悉。我区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市生态环境局番禺区分局、水务局、区城市更新局、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沙湾镇、桥南街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927日进行了座谈交流,经综合市生态环境局番禺区分局、区城市更新局、沙湾镇、桥南街等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水源保护区范围内开发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沙湾水道北岸河堤绿道及滨水生态景观带(北斗大桥至沙湾大桥段)位于沙湾水道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范围(注:沙湾水道以北350米范围内为一级水源保护区、1公里范围内为二级水源保护区开发建设时应遵照水源保护区法律法规要求,禁止在水源保护区内新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从事旅游等活动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水体,以保障饮用水安全。具体如下:

1、根据《水污染防治法》第六十五条,禁止在一级水源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禁止在一级水源保护区内从事旅游、游泳、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

2、根据水污染防治法》第六十六条、关于答复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有关问题的函(环办环监函〔2018〕767号)相关规定和要求,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农家乐、宾馆酒店、餐饮娱乐等项目、排放污染物的工业企业应拆除或关闭。

3、根据省生态环境厅要求,穿越二级水源保护区的道路项目须通过选址唯一性和环境可行性论证。由于交通道路在运营过程中存在因交通事故等引发的油品、危险品泄露威胁水源水质安全的隐患,因此,二级水源保护区内的河堤道路不应作为以解决交通拥堵、缓解交通压力为目的的道路使用,绿道、景观步行道设计时应做好与饮用水水体的隔离防护,避免人类活动对水质的影响。

二、关于贯通沙湾水道北岸堤路建设绿道

我区一贯坚持以人为本、公益优先的原则推进城市更新工作,努力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和城市功能布局,目前已完成市桥河两岸绿道建设约19.9公里,基本满足桥南北片区居民的休闲活动需求。沙湾水道北岸堤路(北斗大桥至沙湾大桥段)全长约4.7公里,其中蚬涌南水闸至草河村沙湾旧渡口段约1.17公里未直线贯通堤岸,如实施该路段堤岸绿道贯通建设,将提升堤岸绿道通行效率和形成连贯一体的休闲观景长廊,我区将全面支持。

根据初步统计,该段堤岸建设涉及改造面积约10410平方米、征拆约15处建筑物,财政资金需求较大,且道路硬底化建设涉及土地使用性质许可和水源保护区等法律法规允许,我区将进一步组织相关职能部门研究项目实施可行性。

三、关于全面升级改造河堤沿线绿化景观

2018年以来,我区桥南街按照各级关于落实沙湾水道饮用水源保护区环保措施的要求,持续开展沙湾水道沿线河堤(北斗大桥至沙湾大桥段)违法建设清拆行动,共组织专项行动18次,拆除76宗,拆除面积25721.3平方米,目前,该段河堤已基本无违法建设。

开展河堤沿线绿化景观升级改造方面,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将结合河堤防洪功能、水源保护要求,在法律法规允许和堤岸种植花木可行的情况下建议并指导实施单位选取适宜品种(如水杉)进行河堤沿线景观绿化美化,实施过程中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水体,绿化日常管养中应严格控制化肥、农药,防止水污染物直接排入饮用水源水体。

四、关于建设岭南水城景观带

我区支持利用水源保护区所控土地,结合村级工业区“三旧”改造及桥南河涌交织的优势,建设岭南水城景观带,打造集生态、休闲运动、文化、艺术、商务、绿道于一体的桥南水城。由于在水源保护区开发建设,根据相关生态环境保护要求,一级水源保护区范围应以涵养水源为主要用途,尽量减少人类活动二级水源保护区范围以建设自然景观为主,不引入排放污染物或存在污染水源隐患的项目,从事旅游等活动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水体。

目前我区已有相关单位正在推进沙湾古镇一期微改造、沙湾珠宝产业园片区策划项目(沙湾古镇二期改造项目)和草河村工业园更新改造项目的方案编制及上报审批工作,同时结合桥南街意见,将南郊村作为桥南街(北片区)片区更新改造策划项目,按程序开展意愿表决及方案编制等前期工作。在方案编制中,我区属地镇街严格落实相关的河涌保护和饮用水源保护控制要求,积极推进对市桥河水道、沙湾水道沿线堤岸复绿和绿道建设,通过对旧村改造和整治、旧厂改造和拆除重建,合理实施改造,突出水乡特色,打造靓丽滨河景观带。同时,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积极根据上级部门关于大力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建设的精神,自2015年以来,为桥南片区累计提供苗木约1600株,增绿约2.56万平方米。

综上所述,我区对建设沙湾水道北岸河堤绿道及滨水生态景观带的建议是十分重视的。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建设岭南水城景观带,打造集生态、休闲运动、文化、艺术、商务、绿道于一体的桥南水城,不仅满足人民群众的休闲生活需求,也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生态环境优化、改善人居环境、净化空气、提高土地利用价值,还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拉动周边经济发展、提升周边农村集体经济实力。

感谢您对我区沙湾水道北岸河堤绿道及滨水生态景观带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番禺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

                                              20191025


李志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建设沙湾水道北岸河堤绿道及滨水生态景观带的建议》(第35号)建议收悉。我单位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市生态环境番禺区分局、区城市更新局、桥南街、沙湾镇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并与您在923日进行了电话沟通927日进行了座谈交流,经综合桥南街、沙湾镇等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沙湾水道北岸(陇枕围段)共约10公里,现状堤防防洪标准为200年一遇,基本满足区域的防洪排涝要求。除沙湾大桥段的堤围防汛道路未贯通外,其余堤围均已按照防洪标准断面达标建设,现状堤防运行维护情况良好。

为贯通陇枕围防汛道路,我局计划连通沙湾大桥段防洪通道,在堤防设计时一并考虑绿道建设。其他堤段的绿道建设由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统筹考虑。

另外,根据《广州市河长制办公室关于印发广州市碧道建设方案的通知》,我区拟在沙湾水道北岸建设碧道,碧道建设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以水为主线,强调以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为基础,通过统筹蓝、绿、红三线建设布局,优化城市的生产、生活、生态格局。碧道除了为群众提供健身、休闲、观光、亲水的场所,还兼顾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和城市风貌的功能,其建设内容不仅包括岸边慢行系统、景观带、文化节点建设,同时考虑行洪安全、排污口整治、水源地保护、海绵城市建设、科普教育、滩地生态修复及生态环境营造等因素。目前我区碧道建设正在编制规划建设方案,建设方案完成后,将逐步按照计划实施。

感谢您对我区水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番禺区水务局

                                          2019年1025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