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议案(建议)提案处理 > 2019年 > 2019年议案(建议)
标 题:关于政府主导加快推进我区公立医院设立医务社工岗位的建议
问题内容: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健康战略目标,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在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关键时期,需要将医务社会工作引入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全面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区群众满意度。作为医患沟通中的桥梁和纽带,医务社会工作者(简称医务社工)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完善医疗体制中的人文关怀、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方面,他们正以其独特的身份和专业的服务,与医护团队开展跨专业合作,不断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成为连接医院和患者之间的桥梁、医学人文建设的重要角色。

医务社会工作是医务社工专业人员与医疗团队合作,在医疗机构中综合运用社会工作的知识与技术,服务病患、家属,协助处理与疾病、治疗和健康维护相关的社会、心理问题,提高医疗效果、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民众健康的职业活动。医务社会工作者(简称医务社工)致力于解决因疾病所导致的社会心理问题,关注重点是在医院里开展对病人个体的服务,任务内容扩展至对健康的促进与保护,对疾病的社会预防等。

当前,番禺区内医务社工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公立医院尚未开展对应服务,医务社会工作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主要为:

1.相关法律法规欠缺,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规定医务社工的岗位和职责范围及权益保障。

2.政策保障缺乏,没有明确的医务社工培养体制机制、职业评价考核、岗位定级和薪酬待遇机制等。

3.医务社工认同度低。医务社会工作给医疗机构带来的效益在短时间内是很难体现出来的,由医疗机构主导开展医务社工较难实现。同时,医务社工专业服务得不到认同,看不到将来就业的方向,在医院找不到存在的价值等,导致自我认同度低。

4.社会宣传效果不佳。据前期调研,区内广大医护人员和患者对医务社工开展服务、职业内容了解甚少,且社会媒体对医务社工宣传较少,民众对医务社工了解度低。

建议

1.借鉴深圳医务社工服务模式,采取“由政府主导,第三方机构驻派”的形式,将社会工作引入医院。通过政府购买社工服务项目的形式进驻到医院,由政府应根据番禺区公立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项目招标,选取有资质的社工组织开展服务,并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项目监督与测评,规范服务评估,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使医疗服务中充满人文关怀,从而构建更加和谐的医疗氛围。

2.完善医务社工岗位及管理制度,推动区内公立医院医务社工建设。政府主导,制定医务社工服务制度标准和管理体系,细化医务社工的具体服务,出台医务社会工作者行为守则,使社会工作者的服务有条可依,服务内容更加规范,明确规定在医疗环境下,社会工作者所承载的任务和应遵守的伦理。在制度保障下,推动将医务社工纳入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编制体系,在区内公立医院设立医务社工岗位,逐步探索配备专职医务社工。争取在2020年底,在区内二级以上公立医院配备专职医务社工,政府购买服务,纳入年度专项经费预算!


问题答复:


赵自更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政府主导加快推进我区公立医院设立医务社工岗位的建议》(第54号)建议收悉。我区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区卫生健康局进行认真研究办理,经综合区财政局、区委编办等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国家卫健委《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
提出,医疗机构设立医务社工岗位,负责协助开展医患沟通,提供诊疗、生活、法务、援助等患者支持等服务,有条件的三级医院可以设立医务社工部门,配备专职医务社工,开通患者服务呼叫中心,统筹协调解决患者相关需求。医疗机构大力推行志愿者服务,鼓励医务人员、医学生、有爱心的社会人士,经过培训后会患者提供志愿者服务

 2018年11月7日,国家卫健委发布《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考核指标》,医务社工制度被单独列为一级指标,具体包括医务社工配备情况和志愿者服务时长,考核不仅要求医疗机构设定医务社工岗位,还对志愿者服务时长进行规定。因此,医务社工服务已经成为医院服务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目前我区医务社工工作情况

为推广医务社工服务,探索医务社工的工作机制,我区中心医院陆续组织义工(志愿者)参加医院服务,从2019年8月开始中心医院门诊部开展“微笑点亮行动”,面向社会广泛招募义工(志愿者)和医院社工,受到积极响应。至今已有超过104人次参与志愿服务,累计志愿时数451小时。参与者有的是全职妈妈,有的是外企员工,有的是医院职工,有的是放暑假的学生,有的甚至是病友……通过引入志愿者和医务社工提高医院服务质量,特别是增进群众对医院和医护人员的认识和理解,取得显著的社会效果。目前率先在门诊部推行,招募爱心人士力所能及地帮助病患,指引患者使用自助服务,减少排队等候时间;在服务中心为患者解难答疑,提供爱心服务;在诊区维持秩序,避免患者来回奔走;在公共区域环境保护及控烟等等。未来将在更多方面和更广领域开拓服务,包括与志愿组织及志愿人士沟通,在住院部开展人文关怀活动,引入专业医务社工等,使志愿服务的形式更加多样化。成为医患双方沟通的桥梁,和谐医患关系,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针对您建议的具体答复

医务社工工作是新生事物,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形成政策。现在在人员编制及经费方面还没有明确的标准要求,对于您提到的关于“借鉴深圳医务社工服务模式,采取‘由政府主导,第三方机构驻派’的形式,将社会工作引入医院。”的提议,区财政局回复,目前我区尚无针对医务社工的专项预算,根据区财政局的会办意见,建议我区按照市的统一安排推进设立医务社工岗位。关于“完善医务社工岗位及管理制度,推动区内公立医院医务社工建设”的提议。其中“将医务社工纳入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编制体系”的建议,区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回复,“在目前中央要求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的要求下,我区严控各类编制和编外人员数量,此举尚难在短时间做到”。

目前我区以区中心医院义工(志愿者)服务为试点,及时总结、适时在三级医院推广,时机成熟后,在全区二级医院铺开,通过医务义工、社工的“两工联动”,促进医务社工未来的发展。同时,结合现国家对医院建立医务社工服务的要求,及时反映,使该工作在人员及经费方面获得政策支持。

    以上是我区在“关于政府主导加快推进我区公立医院设立医务社工岗位的建议”种种举措,我们会根据工作推进的情况定期向您反映汇报,感谢您对我区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