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番禺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关于政协十四届番禺区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59号提案的答复
民盟番禺区委会:
你们提出的《挖掘孔氏岭南番禺小龙房的历史文化价值发挥其在人文湾区建设中特殊作用》提案收悉。我单位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大龙街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提案联系人在8月12日进行了电话沟通,11月4日举行了提案座谈会。经综合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大龙街等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一贯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秉持“文物保护全民参与、保护成果全民共享”的理念,对孔氏岭南番禺小龙房相关文化遗存采取了有效的保护措施,有关单位积极组织开展相关文化活动,大力弘扬传统优秀文化。主要有:
一、小龙房相关历史遗存被列入市级保护单位目录。位于大龙街大龙村阙里南宗祠及孔尚书祠被列入广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存状况良好,现已开发为举办特色节庆活动孔子诞,长期作为村史展览场所以及每年秋季开学前举办开笔礼等。位于玉书堂旁的旧学校原址现已改建为“大龙村孔子文化中心”,这是全广州市唯一的村级孔子文化中心。该项目被纳入了番禺区新农村建设重点扶持项目。中心计划建设孔子学堂、孔子讲台、前进厅及广场。工程完成后再建设崇圣殿。现今,该项目的大部分工程已完工,待完工后将其升格为区的儒学文化示范基地。
二、小龙房孔子诞被列为重要非遗线索。小龙房孔子诞自恢复以来,成为大龙街的重要非遗线索之一。近年来,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委托区文化馆、区非遗中心积极开展区内大型非遗民俗活动进行普查记录,对小龙房孔子诞也进行过拍摄,保留了部分的图片资料。
三、举办孔子诞民俗文化活动,致力于孔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大龙村孔氏族人南宋年间迁至番禺,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大龙村孔氏后人被称作番禺小龙房,是孔氏世家岭南派的长房,一直以来,大龙村每年均按圣祖孔子的农历诞辰在阙里南宗祠举行诞辰祭祀,至今已有数百年了。孔子诞当晚的聚餐和武术、舞狮、粤剧、诵读孔子著作《论语》等传统文艺节目表演成为每年祭孔的重头戏。近几年,孔子诞当天,聚餐宴开近500席,人数在4000人左右,场面十分壮观。对村民而言,每年的孔子诞已成为亲戚朋友聚会的一个好机会,村里的外嫁女会携家带口回来,香港、澳门的乡亲也会借机回家乡看看,彼此交流。孔子诞辰活动融合了乡土文化和民间传统文化,彰显了大龙村本土文化特色和魅力,是大龙村创建“一村一品牌”的特色活动。
四、大力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区教育局将优秀文化纳入《番禺文化德育》区本课程建设,我区中小学所有学段的区本课程均专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单元,内容有体现儒家文化思想的故事、案例、名言等,案例大多为番禺本土文化资源。同时,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学校美育课程,以实践活动为载体,组织开展群体性、体验性、互动性的项目实践活动。2020年,区教育局、区财政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的实施意见》,大力促进在中小学生中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下一步,我区宣传、文化、教育等职能部门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挖掘和利用文化资源,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开展大龙村文旅融合发展可行性探索,讲好番禺故事,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添砖加瓦。主要工作有:
一是计划协助大龙街将大龙村阙里南宗祠及孔尚书祠推荐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番禺区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设置了“三级联保”体系,分级负责,及时跟踪文物保护现状。
二是计划将孔子诞祭祀仪式推荐申报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建议大龙街、大龙村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相关规定,围绕孔子诞祭祀仪式搜集相关历史文献及恢复后历次活动的图文资料等佐证材料,进行充分论证,结合根据实际情况,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考虑推荐申报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将委托区文化馆、区非遗中心予以指导和协助。
三是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2020年,我区继续开展“一村一品牌”文明示范村创建活动。根据“十个一”创建工作指引,其中按创建要求利用祠堂、文体中心建设文化大礼堂,通过设置村史馆或村史墙,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本村的起源、村容村貌、村落文化、历史遗韵、民俗风情、艺术传承的历史变迁。
四是结合优秀传统文化继续做好大龙房孔氏家族儒学文化示范基地的建设。将孔尚书祠打造成名人纪念馆,将孔戣与南海神庙的历史价值进行深度挖掘;计划在大龙岗西北边打造孔子文化公园,内设石刻九处,将大龙村孔子后裔八百年历史与之有机融合,让全社会认知孔子文化和孔子后裔的历程。
五是区教育部门将积极探索建设儒学文化传承基地、儒学文化特色学校,开发儒学文化教育课程。番禺小龙房的文化价值经历代有识之士和热心人士的积极努力已取得卓著成效,如能在文史资料、祠堂群建设、文物展示、讲解员培训等方面予以进一步提升和完善,则可作为文化德育基地面向我区中小学校开展教育活动。以大龙小学为推广辐射基地,从而以点带面推动本区域乃至更广范围内学校开展儒家文化教育,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建议石碁教育指导中心将此项目作为镇街级文化德育专题项目进行实践研究,通过设立实验学校、开展研学实践、举行文化宣传、组织教研交流、进行课题研究等方式,打造镇街文化德育品牌,为番禺其他区域打造文化德育样本。同时,准确抓住儒学文化精髓,以符合中小学生身心特征与学习特点的方式设计儒学文化课程,利用班会课、综合实践课、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开展家庭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儒学文化精神根植学生内心,持久鲜活,有生命力。
感谢你们对我区文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你们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番禺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0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