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议案(建议)提案处理 > 2021年 > 2021年议案(建议)

议案(建议)办理

番禺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关于区十七届人大七次会议第74号建议的答复


叶文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健全生活垃圾治理长效机制的建议》(第74号)建议收悉。我单位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委政法委、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科工商信局、区供销联社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4月14日进行了电话沟通,6月4日进行了座谈。经综合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文中针对我区生活垃圾治理存在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指出虽然我区目前垃圾治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压力大、火烧岗填埋场治理工作有待加强、市第四资源热力电厂二期尚未建成投产、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还存在短板、宣传力度仍需加大等问题,需要不断深化和巩固治理成果,保持力度不变,投入不减,标准不降,确保治理工作可持续不反弹。我区已将建议中提出的措施纳入日常工作计划中进行部署落实,具体情况如下:

  一、党建统领,上下联动推进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工作,多次召开全区性大会部署推动具体工作,垃圾分类工作列入区年度十件民生实事,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领导挂点督办制度、末位约谈制度。区委书记带头挂点督导,区长经常到一线开展检查,多次约谈镇(街)主要负责同志,区人大、区政协的领导多次率队监督检查,形成了领导带头、全区联动的工作态势。各镇(街)、村(居)、各职能部门层层动员、压实责任,形成基层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志愿者“五位一体”联动机制,营造了党建统领、群众参与的浓厚氛围,为全区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城乡联动,示范引领凸显

    在城区,以居民小区为主体,大力开展小区逐个达标和垃圾分类星级投放点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提升小区垃圾分类硬件设施,完善小区垃圾分类管理制度,提高小区科学管理水平,形成以政府引导、党建引领、群众参与、各部门配合的垃圾分类工作格局,规范小区居民的垃圾投放行为,促使群众养成良好分类习惯。一年多来,共创建216个达标小区、110个星级投放点。

    在农村,坚持“一村一特色”,制定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以创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示范村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样板村为抓手,打造了14条市级示范村和16条区级样板村,形成了定时定点上门收集、村巷撤桶并点居民自投、厨余垃圾不出村等多样特色亮点。村民垃圾分类知晓率98%以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率达43.62%、资源化利用率达100%。

  三、查罚结合,形成共管合力

    一是采取镇(街)交叉互检的方式,1周对全区各镇(街)开展2个轮次的暗检,检查300个次投放点、30个次村、60个次机团单位,提升检查的覆盖面。二是用第三方检查,落实垃圾分类“日检查周通报”制度,重点针对小区无人站桶、清运保洁不及时、垃圾混投等问题进行不间断巡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整改,夯实垃圾分类基础;三是推进暗访制度,每日由1名公务员带队,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在垃圾投放高峰期深入投放点进行暗访,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四是施视频监管督导。利用500多个专用监管摄像头、24台收运车GPS系统,通过手机APP进行数据采集,实现厨余垃圾从投放点收集、运输车辆收运、餐厨站处置全过程实时监控,精准监管点位垃圾分类工作情况。五是严格落实区政府垃圾分类执法工作要求,持续加大垃圾分类执法力度,守点执法、巡查执法和视频监控取证执法等多种方式结合,形成垃圾分类高压态势。今年第一季度全区垃圾分类执法立案数1411宗,其中对单位立案95宗,环比增长18.75%;处罚金额22.59万元,环比增长33.4%。高强度连续的垃圾分类检查和执法警示教育作用逐步显现,单位和个人遵守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明显提升。

  四、完善设施,缓解环境压力

    一是推进火烧岗生活垃圾填埋场综合治理,加强山体日常监测,每日开展安全巡查,检查山体覆膜、沼气抽导情况,落实渗滤液无害化处理和沼气发电综合利用。2020年,处理渗滤液2万多吨,发电约3万度/天。二是协调配合广州市第四资源热力电厂二期项目建设,现项目已进入主体工程和安装工程施工阶段,垃圾池、渣池结构、焚烧炉、余热锅炉、汽机、烟气系统和辅机设备正在安装。土建工程形象进度58%,安装工程形象进度40%。计划今年底完成项目土地和设备安装,进入调度阶段。

  五、系统谋划,逐一进行突破

    一是狠抓机团单位生活垃圾分类。以“源头减量,示范引领”为主题,通过强化党建引领、完善制度建设、落实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回收利用、推动“绿色办公”,打造形成具有党建引领、标准管理、环保节能、争优创新的机团单位生活垃圾分类新格局。二是建立绿化垃圾收运处理体系。通过回收再利用、破碎资源化利用、绿植有机堆肥、生态覆盖、食用菌生产的方式,推动镇(街)建立绿化垃圾就地、专项处理设施,减少绿化垃圾进入其他垃圾体系;三是开展无废学校创建。细分生活垃圾,实施严格管理措施,推动其他垃圾零排放。通过创建活动,以小手拉大手,以学校宣传辐射社会,以学生教育带动家庭,以30万个学生带动30万个家庭,辐射200万人口,形成全社区参与垃圾分类的氛围。四是推动农村厨余垃圾沤肥处理。在农村试行推广成本低,操作简单,对厨余垃圾纯度要求不高的沤肥处理方式,探索农村厨余垃圾堆肥处理,实现厨余垃圾不出村。

  感谢您对我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番禺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2021年6月3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