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公安局番禺区分局关于区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40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石志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城中村交通秩序加强治安管理的建议》(第40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区交通运输局、区市场监管局研究办理,并与您在1月13日进行了座谈交流。经综合会办单位意见,现将有关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根据您的建议,区“城中村”社会治理行动协调小组办公室牵头对全区农村围蔽管理停车收费情况进行全面摸查。目前我区共177个行政村,其中92个村实施围蔽管理,并实施停车收费。当前我区农村围蔽管理停车收费仍存在两个主要矛盾,一是“实施围蔽管理”与“乡道、村道上设置闸口”的矛盾。实施围蔽管理构建了农村“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安有序的基层治理格局。通过围蔽管理,村内的人、车秩序及环境卫生明显改善 在治安、防疫、创文、创卫、美丽乡村建设、交通整治的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农村实施围蔽管理有法可依且效果明显,但“在公路上设卡拦截”是明显的违法违规行为。因地理条件所限,不在这些乡道、村道上设置闸口就无法实现围蔽管理。二是“基层治理迫切需求”与“政策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城中村是大城市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是大城市的中转平台,有效承担了城市发展的基本功能。城中村停车恰恰就是对城市停车资源严重不足的有效补充。但目前涉及城中村治理的一些法律法规缺乏针对性、有效性,一些制度规定滞后于城市发展需要,某些领域存在法律法规漏洞或管理空白。如乡道、村道的编制、养护、管理方面;非市政道路的乡道、村道违停执法、管理手段方面;城中村停车收费涉及面广,如何规范其实行市场调节价方面。以上这些都体现“基层治理迫切需求”与“政策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
二、工作措施
2021年12月,为贯彻落实省纪委监委和市党廉办的统一部署,针对违规围村收“过路费”、村内“停车场”收费管理混乱、违规发包停车收费项目等三大类问题开展全区的专项整治。成立由区城中村治理办、区党廉办牵头,区纪委监委、区委政法委、发改、公安、民政、交通、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下设正风反腐整治、停车场设置及管理整治、涉“黑恶”整治、收费价格整治、违法犯罪打击、“三资”监管整治6个工作小组。制定《番禺区城中村停车乱收费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务求通过整治进一步加强我区农村围蔽管理。
整治行动着力破解突出问题、规范围蔽管理,围绕“1+9”整治清单扎实开展。其中“1”是“违规设置闸口”问题。排查中发现我区有33个村涉及闸口设置在县道,有60个村涉及闸口设置在乡道、村道上。该问题较严重,涉及面广,是矛盾集中点,是整治难点,也是首要问题。“9”是个别村存在的停车泊位不规范、闸口设置不规范、非法锁车罚款、停车监管缺位、违规收取停车费、收费标准畸高、收费政策不公平、停车费管理混乱、违反民主程序和“三资”规定等问题,要求镇(街)做细做实,限时整改。
三、工作成效
通过各部门、督导组、镇(街)、村的共同努力,我区专项整治行动取得实质性成效。一是“违规设置闸口”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区交通运输局牵头拆除了3个村(潭山村、洛溪村、大山村)涉及在县道上设置闸口的栏杆,100%完成县道整改。51个涉及在乡、村道上设置闸口村已落实拆杆或抬杆,不再在闸口上拦截收费。同时,对涉及的乡道、村道,各镇(街)在区交通运输局的指引下正进行修编,目前正汇总各镇(街)乡村道规划线路报区政府批准,力求从根本上解决“违规设置闸口”问题;二是整改了存在问题,停车管理及收费监管进一步规范。整改了4个村影响消防应急车辆通行的问题;指导督促村办理《经营性停车场备案》,目前65个村已办理《经营性停车场备案》,37个村正在办理中;通过整改,全部村免收费停车时间均大于30分钟,没有收取“过路费”的问题;目前临停收费最高为10元/小时(东联村),不存在收费畸高;全部收费价格设定、停车管理制度、对外承包经营等均履行民主程序,符合“三资管理”规定;全部村收费价格均已实施对外公示,暂无发现违反价格法行为;整治后更多村使用文明管理手段,“锁车罚款”行为大幅减少;实施停车收费的村均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共配备管理人员2087人,配比为2.3(人/百车位);所收停车费均进入镇(街)监管账户,落实收支监管。三是建立农村围蔽管理长效机制,巩固整治工作成效。区党廉办收集上报了各职能部门需市层面协调解决问题。区城中村治理办代拟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实施围蔽管理工作的意见》(征询意见稿)。区农业农村局拟定《关于规范农村集体围蔽收取停车费项目经营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目前正在征求意见,待正式印发实施后将可为基层提供规范指引。
感谢您对城中村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公安局番禺分局
2022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