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议案(建议)提案处理

议案(建议)办理


番禺区科技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关于政协十五届番禺区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9号提案的答复



致公党番禺区基层委员会、政协市桥街工作室、李世华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重视东盟贸易机会 助推番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9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会同区委统战部、区委组织部、区政府办(外事科)、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区投资促进中心、区贸促委等单位认真研究办理,并在4月28日与提案联系人进行了微信沟通,8月4日就答复件内容与你们进行了沟通。经综合各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区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上级关于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工作部署,依托广州紧邻东盟(10国)的区位优势,紧抓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实施机遇,大力推动与东盟(10国)的经贸合作交流,助推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区与东盟(10国)的经济贸易联系日渐紧密,与东盟(10国)在外贸进出口、境外投资以及吸引外商投资等方面工作均取得一定成效。

    一、我区与东盟(10国)经贸合作的总体情况

    (一)外贸进出口方面。东盟(10国)是我区重要贸易伙伴之一。对其进出口占我区外贸进出口比重约8%,其中出口占我区外贸出口比重约7.5%。我区对东盟(10国)出口产品主要集中于机电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家用电器等品类;进口产品主要集中于汽车零配件、农产品、电气设备和机械设备等品类。2022年度,我区对东盟(10国)进出口总值98亿元(人民币,下同),占同期我区外贸进出口总值的7.8%。其中,出口55.2亿元,占同期出口总值的7.2%;进口42.9亿元,占同期进口总值的9.1%。 2023年上半年,我区对东盟(10国)进出口42.5亿元,占同期外贸进出口总值的7.6%。其中,出口22.9亿元,占同期出口总值的6.9%;进口19.5亿元,占同期进口总值的8.7%。

    (二)境外直接投资方面。东盟(10国)是我区企业重要投资目的地之一,我区着力推动区内企业面向东盟(10国)开展境外投资活动,通过新设立、并购设立境外企业等方式,优化海外投资布局。截至2022年底,区内企业对东盟(10国)境外直接投资项目数达44个,占境外直接投资项目总数的20.95%;中方投资额发生数超过4.16亿美元,占中方投资额发生总数的25.18%。越南为东盟(10国)中我区企业最大境外投资目的地,我区对其投资总额达1.89亿美元,以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番禺康达木业有限公司为投资企业代表;新加坡为东盟(10国)中我区企业第二大境外投资目的地,我区对其投资总额为1.34亿美元,以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为投资企业代表。

    (三)吸引外商投资方面:东盟(10国)在我区投资企业数达1126家,占全区外商投资企业总数的1.96%,投资总额为14661万美元,占全区外商总投资额的0.52%;实际使用外资为9361万美元,占全区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0.93%。东盟(10国)投资行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代表企业包括:合众创联(广州)包装有限公司、广州市卡力思食品有限公司和舒适克鞋业(广州)有限公司等;也有部分为科技服务公司,代表企业包括:广州探迹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商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和广州商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东盟(10国)中,对我区最大投资国为新加坡,投资总额达24167万美元,占东盟(10国)投资总额的58%;实际使用外资达8942万美元,占东盟(10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95.52%。

    二、关于加强我区与东盟(10国)经贸合作的工作措施

    我区正按照省、市关于推进“五外联动”(外贸、外资、外经、外包、外智)发展工作部署,结合我区外经贸工作特点和实际,助力企业紧抓RCEP生效大好机遇,进一步加强与东盟(10国)经贸合作往来,助力企业积极拓展东盟市场,推动我区与东盟(10国)的经贸发展,为我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针对提案中提出的关于重视东盟贸易机会,进一步开拓东盟国家地区市场的工作建议,我们正采取以下工作措施加以落实:

    (一)关于积极搭建用好各类面向东盟(10国)的对外交流合作平台

    一是优化与东盟(10国)往来交流服务。区外事部门坚持服务管理并重的原则,优化各项服务措施,保障我区有关团组顺利出访东盟(10国)开展经贸交流活动,助力面向东盟(10国)的经贸招商活动开展。今年上半年,由区委书记带领的经贸交流团第一站就是前往东盟成员国新加坡,推介我区投资环境和发展优势及潜力,面向全球引资引技引智。我区将充分发挥外事部门的桥梁作用,持续优化东盟人员往来服务,加强面向东盟的经贸交流合作,持续深化与友好关系城市的交流合作,优质高效做好接待工作,展示我区良好形象,有效提升我区的知名度美誉度。

    二是便利与东盟(10国)经贸往来。区贸促部门以“网上办”、“预约办”、“邮寄办”等不见面方式推动面向东盟(10国)原产地证签证流程简便化,为企业提供RCEP业务咨询、产品备案、证书申领等全流程“一站式”服务。自2019年4月18日获得授权签发中国——东盟自贸协定项下的优惠原产地证后,截至目前,区贸促部门共签发东盟(10国)优惠原产地证1742份,涉及货物出口额约7405.244万美元,预计企业可享受进口国关税约133.29万美元,大大降低企业外贸成本。同时,针对部分东盟国家“退证核查”(指进口国海关对优惠原产地证书真实性、规范性发起的查询,不利于我国出口货物通关、享受关税减免优惠。频繁退证核查将形成隐形的贸易壁垒)易发的现象,区贸促部门通过加强与中国贸促会信息衔接、落实证书存档备查等举措,建立应对退证核查的快速处置机制,帮助企业早应对、货物早通关。同时加强对优惠原产地证规范性把关,提高证书通过率。

    三是持续加强对东盟(10国)文化交流合作。文化广电旅游体育部门积极开展“读懂广州读懂番禺——寻找家乡的故事”番禺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系列活动,从“乡贤”“乡名”“乡俗”“乡味”等角度,面向东盟等地区对外展现番禺文化深厚底蕴。利用好番禺广东音乐发源地文化资源,积极打造“珠水金声 粤韵乐乡”的文化品牌,向东盟(10国)弘扬广东音乐传统优秀文化,擦亮广东音乐文化品牌。积极组织区内企业参加各类国际国内旅游展览展销会,充分利用展览会、推介会等平台,加强与各地文旅同行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协作机制。接下来,我区将积极参与东盟国家地区的文旅交流合作,做好我区的文化、旅游、体育以及教育等方面的宣传推广,为加强番禺—东盟经贸合作创造良好条件。

    (二)关于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助企全面开拓东盟(10国)市场

    一是面向东盟(10国)开展招商活动。我区重视面向东盟(10国)开展招商工作。今年上半年,区委书记亲率区代表团出访新加坡等国,开展全球招商之旅,积极借鉴新加坡等东盟国家科研成果转化机制经验,探索构建政府与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多方合作的路径,拓展全球招商网络,在推进重点项目合作及落地等方面获得不少崭新的启发和经验。

    二是加大面向东盟(10国)重点领域重大项目招商力度。充分利用RCEP投资便利化措施,推进东盟(10国)重点项目加快合作落地。聚焦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和现代服务业等我区重点产业,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创新招商手段、拓展招商渠道,加强与东盟国家沟通对接,结合区内产业结构特点,着力引进一批补齐产业短板、拓宽产业优势的重大项目。结合我区实际,积极引进东盟成员国优势产业资源,如新加坡的金融服务等。争取推动东盟(10国)在我区设立面向RCEP的中国区总部。密切跟踪在谈在建和已投产的大型东盟外资项目,推动项目尽快落地、投资达产,支持企业增资扩产和利润再投资。鼓励电子商务、专业服务等高技术服务企业抢占数字经济和平台经济优势,加大境外融资力度,利用外资壮大发展。

    三是为东盟(10国)招商项目落地提供优质载体。我区积极推进广州大学城智慧谷、巨大国际产业园、海大科学园等国际化产业园区建设,为东盟(10国)的外资项目落地提供便利条件。利用RCEP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等相关便利,加快建设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打造数字经济合作增长点,拓展数字合作平台,发挥华多、虎牙、YY等龙头企业引领示范作用,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产业。

    四是鼓励和助推本土品牌企业面向东盟(10国)“走出去”。我区在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灯光音响、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现代都市农业等13条现代产业链中拥有多家本土龙头企业,龙头带动区域发展优势明显。未来,在保持总部、研发中心扎根番禺的基础上,将通过东盟(10国)的海外经贸交流平台资源,为本土企业的全球化布局穿针引线,支持企业进一步加大境外投资,优化东盟(10国)区域内的投资布局,利用好RCEP区域原产地累积规则,充分享受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整合优化带来的红利,持续提升国际竞争力。

    五是帮助和指导我区企业更好搭乘RCEP快车,积极拓展东盟(10国)新兴市场。我区联合市商务、市贸促和海关等部门,面向区内外贸企业举办了一系列RCEP政策宣讲会、政策说明会,加强政策推送入企,加大有关RCEP成员国关税减让、原产地累积规则及企业享受通关互惠等具体政策措施宣讲力度,帮助企业深入研究和熟悉协定规则内容,充分利用相关规则发展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下一步,我区将进一步优化通关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大力推广应用中国(广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便利货物申报通关,保障国际物流畅通。用好用足上级各项稳外贸扶持措施,助力企业加大RCEP东盟成员国市场开拓力度。持续加强对区内希音公司等快时尚跨境电商新业态企业服务,发展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鼓励支持企业利用跨境电商等平台扩大面向东盟(10国)进出口规模。推进展会模式创新,探索线上线下同步互动、有机融合的办展新模式,支持企业利用国际展会资源,积极开拓RCEP东盟成员国市场。

    (三)关于用好对接平台,“以侨为桥”服务番禺——东盟经贸“朋友圈”

    一是积极搭建与东盟(10国)的侨务交流联系平台。番禺区是广州重点侨乡、统战侨务工作强区,海外侨务资源较为丰富。一直以来,我区高度重视加强与东盟成员国的侨务对接。目前我区已成立“广州大学城高校海外校友会·番禺 (友好)海外社团侨智联盟”,加强与海外乡亲(友好)社团、商协会组织、海外校友会的联系。据不完全统计,我区与柬埔寨、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等东盟国家密切联系的海外友好团体已达38 个。我区将借助与侨务友好力量的往来,进一步发挥“以侨为桥”的侨务公共外交作用,辐射和带动东盟其他国家,进一步链接我区与东盟(10国)之间的交流合作。

    二是“以侨为桥”全力协助区内企业向东盟(10国)拓展业务。今年以来,泰国番禺同乡会、泰国广州商会、马来西亚沙巴马中联谊协会等东盟国家的海外团体均到访我区,进一步巩固了与番禺的深厚情谊。到访东盟团体纷纷表示,将为番禺企业“走出去”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与此同时,今年我区通过马来西亚霹雳番禺会馆会长,协助我区新造商会会长企业到马来西亚开展商务投资考察,牵线与当地政府、相关投资机构开展商务洽谈,促成企业在当地签署用地协议,为企业“走出去”发展、拓展东盟市场打下坚实基础。我区将借助侨务侨力资源,继续推动我区企业向东盟(10国)拓展项目和业务,更好助力企业扬帆出海。

    三是发挥侨务效能,持续推动东盟(10国)间的人才资源交往。积极发挥“侨智联盟”海外校友会(含港澳台地区校友会) 众多以及海外高层次人才众多的优势,适时组织广州大学城 12 所高校,就我区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以及东盟国家的校友资源进行研究,优化人才需求和供给配置,适时借助“侨智联盟”发起成立“侨智联盟”人才智库,通过智库,进一步密切与东盟(10国)在内的人才资源交流交往,为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侨智。

    (四)关于密切与东盟(10国)人文交流与合作,共同培养青年国际化合作人才

    一是持续擦亮人才大会为代表的人才活动品牌。今年以来,区委组织部门成功举办第六届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国际产业人才大会,根据“盘区人才生态30条”为12个专项超过160个人才、团队颁发超4600万元奖励;在广州大学城举办2023年首期番禺区校地人才科技成果交流对接会,启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建设工作,共收集超2300个成果并实现纳库管理、分类对接。

    二是搭建面向东盟(10国)的人才工作海外资源链接渠道。用好区“五外联动”出访工作契机,发展与东盟(10国)海外人才、海外侨胞的友好交往,在国际创新大盘中集聚更多优质人才项目。依托广州南站高铁新城服务中心、番禺图书馆、天安科技园党群服务中心、广州市智汇谷人才联盟交流服务中心等地,打造番禺人才会客厅,提供各具特色的人才服务事项,面向东盟(10国)在内定期举办各类人才交流活动,逐步搭建“近悦远来”的人才阵地网络,建设立足湾区、面向东盟(10国)在内的人才服务阵地。

    三是进一步深化人才交流培引。我区将结合实际,进一步密切与东盟(10国)的人才交流与合作,做好人才储备和人才培养工作,探索共同培养青年国际化合作人才。将持续高质量实施2023年度番禺高质量发展人才生态30条政策项目,做好政策发动宣传及政策兑现;加强《2023年番禺区“相禺有成”人才工作十个“一”行动方案》等政策的督导落实,确保年初部署落地生根、取得实效;大力深化人才联盟交流服务中心和海创人才科创中心等现有平台人才服务质效,着力提升新设人才会客厅等平台阵地的对接对话质效,持续遴选优质园区、平台作为人才会客厅;做好人才工作品牌活动的传承与创新,擦亮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国际产业人才大会、青蓝国际创新创业大赛、校地人才科技成果对接交流会等系列“金品牌”,充分发挥“活动聚才”“以才引才”效应,为长期深化与东盟(10国)的经贸合作伙伴关系打好人才基础。

    感谢你们对我区外经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你们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番禺区科技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

                                                                                        2023年11月2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