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关于政协十五届番禺区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40号提案的答复
致公党番禺区基层委员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共建“粤剧人文湾区”的建议》(第40号)提案收悉,我单位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等单位认真研究办理,并于8月3日与提案联系人进行了沟通联系。经综合各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提案中关于共建“粤剧人文湾区”的建议理由充分合理,建议办法详尽细致,我们对此表示赞同。近年来,我区不断加大对粤剧粤曲的保护传承工作力度,宣传、文化、教育等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传承和弘扬以粤剧等为代表的岭南文化,精心谋划,高位推进,在全区开展形式多样的粤剧艺术传承发展活动,积极推动了粤剧曲艺事业的发展。主要工作如下:
一、成功创建少儿粤剧课本剧实践基地
2021年,我区成功申报广州市少儿粤剧课本剧实践基地,以积极推进少儿粤剧课本剧实践基地建设为契机,大力推动粤剧艺术传承发展。一是积极推动广州市少儿粤剧课本剧实践基地建设。基地以石碁镇文体中心为依托,建设一个场地面积为100㎡相对固定的排演场地,在剧目创作等方面开展创新实践。邀请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吴非凡及其团队,通过名家带学等形式,结合粤剧进校园、乡村振兴等工作,推动我区粤剧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形成全社会推动粤剧艺术传承发展的大格局。二是创作一批粤剧课本剧精品剧目。2022年,实践基地组织南村镇罗边小学、石碁镇中心小学、钟村街毓正小学等排练了《花木兰之马到功成》《小英雄雨来》《梅兰芳蓄须》3个少儿粤剧课本剧剧目。其中,《花木兰之马到功成》主演者荣获“广东省第十三届少儿戏剧小梅花荟萃”活动“金花”称号;《小英雄雨来》荣获“广东省第十三届少儿戏剧小梅花荟萃”最佳集体节目称号和“第26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小梅花集体节目称号;《梅兰芳蓄须》荣获银花集体节目称号。2023年,实践基地组织南村镇罗边小学、石碁镇中心小学等学校创编少儿粤剧课本剧《草船借箭》《田忌赛马》《行行出状元(暂定名)》。其中,《草船借箭》《田忌赛马》荣获“广东省第十四届少儿戏剧小梅花荟萃”活动金花集体节目称号。
二、不断完善粤剧、粤曲类非遗保护体系
目前,我区共有沙湾何氏广东音乐(省级)、地水南音(平腔南音,区级)2个代表性项目名录,共有何智强(省级)、何滋浦(市级)、何崇健(区级)、张锦威(区级)、何倩宇(区级)、何家俊(区级)6名代表性传承人。同时,还评选了傍江东小学、沙湾西村育才小学、沙湾中心小学、韦大小学、罗边小学等一批在传承粤剧粤曲方面有突出成绩的学校为区级非遗传承基地。主要采取的保护措施有:
一是扎实开展普查工作。我区分别于2009年和2014年(配合广州市自然村落普查)开展全区非遗线索普查,其中包括广东音乐、平腔南音等非遗线索。2016年,配合全省戏曲剧种普查工作,开展全区戏曲剧种普查。截至目前我区辖内共有广东音乐、粤曲社团78个,均活跃在区内16个镇(街)的村(居)。
二是为粤剧粤曲艺术提供展示舞台。我局紧密围绕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推进文旅融合,通过在区内旅游景点和大型商业中心举办“我们的节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活动,邀请包括粤剧粤曲在内的区内优秀非遗项目进行现场展示和舞台展演,同时举办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图片展,向市民传播我区优秀非遗知识。
三是加大粤剧粤曲传承推广工作力度。2009年以来,区文化部门结合不同学校的非遗传承实际情况举办了多期“寻找禺山的记忆”非遗进校园活动,通过展演、展示、展览、讲座等方式将包括粤剧粤曲在内的我区优秀非遗文化带进校园,不断加深青少年对粤剧粤曲的认识和了解。自2012年始,邀请我区粤曲传承人在我区举办的暑期青少年非遗传承班中为青少年免费授课。自2019年始,每年在区文化馆举办春、秋两季粤曲公益培训课程,吸引大批市民踊跃报名。自2020年始,每年在区文化馆举办成人、青少年粤剧、粤曲传习班,旨在促进我区粤剧传承与发展,全面提升我区软实力。2020年,在全区10所中小学校举办未成年人剧场暨非遗进校园活动——粤剧艺术进校园活动,以“讲座+演示”进校园的形式宣传推广粤剧艺术。
四是出版相关书籍。近年来,区非遗中心组织编写了《番禺历史文化通识读本》《番禺区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图典》《番禺非遗通识汇编》等,向青少年和普通市民普及包括灰塑在内的非遗知识。其中,《番禺区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图典》汇总了包括广东音乐在内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的概况,并在举办相关活动期间向公众派发,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帮助市民更全面了解我区广东音乐、南音常识和传承保护概貌。
五是组织策划广东音乐、粤曲相关活动。2023年,我局采取“广东音乐+”的形式,计划策划广东音乐地铁行,广东音乐进基层、进景区、进校园及粤曲分享会等20多项系列活动。目前己举行广东音乐地铁行1场、街坊音乐会(以广东音乐、粤曲为主)1场、进基层4场、进景区3场、进校园2场,并结合宝墨园、莲花山景区的节庆活动,组织本地曲艺社团到景区演出。
六是加大粤曲原创和宣传推广力度。我局借助“广州非遗”“番禺发布”“番禺文化”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不断加强推广和宣传。2020年,区非遗中心联合区融媒体中心,拍摄了以广东音乐为主题的非遗短视频。自2020年开始,因应疫情防控需要,我区非遗活动采用线上直播和线上录播等形式在网络上播出。其中“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周年暨我们的节日·中秋——粤韵新声颂番禺曲艺晚会”活动采用文旅融合+线上录播方式,组织区内粤曲创作骨干,围绕番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作了8首描写番禺旅游景点的曲目,并利用电视编辑手段,在演唱视频拍摄中加入大量景点景区内容,演唱视频同步在掌上番禺、知行番禺、新花城、抖音、西瓜视频等平台播出,共计吸引超过22万人在线观看。2021年,结合庆祝建党100周年活动,组织区内粤曲创作骨干,围绕番禺红色故事,创作了5首粤曲,并举办了“粤韵新声颂党恩暨我们的节日·中秋——粤剧曲艺晚会”,晚会采用线上播出形式,吸引了50多万人线上观看。
三、做好粤剧粤曲艺术在青少年学生中的传承教育工作
区教育局一直以来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通知》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切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引领青少年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大力弘扬广东音乐、粤剧、粤曲、咸水歌、粤语童谣等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并长期开展相关项目进校园工作。目前我区有国家级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学校2所,广东省艺术特色学校8所,广东省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学校3所,广州市艺术特色学校、高水平艺术团队学校共26所,区级粤剧传承基地学校11所。自2015年以来区教育局联合番禺区教育基金会、番禺区曲艺家协会每两年开展一次少儿粤曲及广东音乐大赛,至今已经有上百个学校参与其中。
四、成功举办岭南古邑·粤韵番禺——“番发杯”2021年广东音乐、粤曲大赛
2021年,我区成功举办岭南古邑·粤韵番禺——“番发杯”2021年广东音乐、粤曲大赛活动,这是广东音乐、粤曲在番禺传承、创新、发展成果的一次具体体现,有利于更好地挖掘优秀人才,更有力地推动传统艺术的发展。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广东音乐、粤曲爱好者共计360多支团队(个人)踊跃报名参赛,共收到参赛作品362件,决赛和颁奖晚会以网上直播方式进行,共有约13.27万人次观看。粤曲组的参赛曲目既有传统题材,也有反映新时代的曲目,其中也有部分原创作品。广东音乐组比赛除保留传统民乐演绎方式,还设置了弦乐团体组,参赛选手使用管乐、交响乐、小提琴等来演奏广东音乐,重新定义了广东音乐的表现手法。
五、积极打造“珠水金声 粤韵乐乡”广东音乐文化品牌
深度拓展广东音乐保护传承的新方法和新模式,采取“广东音乐+”形式,组织策划广东音乐地铁行、广东音乐大讲堂、广东音乐交流分享会、广东音乐进基层、广东音乐进景区、广东音乐进校园等系列活动。2022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粤韵飞扬 逐梦湾区”广东音乐会、“粤韵礼赞新征程”第十三届广东音乐邀请赛颁奖音乐会、“粤韵悠扬 乐享全程”广东音乐文化传播推广活动、戏曲进校园活动、“同气连枝·弦歌不绝”沙湾粤乐交流分享会、沙湾广东音乐地铁行、广东音乐大讲堂、“赛龙夺锦 向上向善”街坊剧场音乐晚会暨“百家经典百姓诵”系列活动等。接下来将继续举办广东音乐进基层等多项活动,组建街坊剧场、祠堂剧场,让基层市民群众共同演绎广东音乐,成立广东音乐传承发展研究会,全面构建番禺广东音乐发展新格局,让广东音乐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
下一步,我区相关职能部门将继续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使命,积极做好粤剧艺术保护传承的相关工作。主要有:
一是由我局牵头,在传承粤剧粤曲方面有突出成绩的区内中小学校中继续创建区级非遗传承基地;利用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加大粤剧粤曲的传承推广工作力度;结合“我们的节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主题活动,为粤剧粤曲爱好者提供现场展示和展演的舞台,提升艺术水平;继续举办“珠水金声 粤韵乐乡”系列活动,促进粤剧艺术交流。同时,区文化部门已设立文化艺术发展基金,向社会各界筹募资金,专门用于全区的文化艺术发展事业。按照相关工作规划,文化艺术发展基金今后也将致力于粤剧粤曲的保护传承工作。
二是由区委宣传部牵头,继续完善《草船借箭》《田忌赛马》《行行出状元(暂定名)》等剧目的创编工作,精心打磨作品。继续以名家带学的方式开展“粤剧进校园”活动,组织开展粤剧教学排练,培养一批粤剧传承人才,创作一批高质量的少儿粤剧课本剧剧目,积极推动粤剧艺术传承发展和繁荣振兴。
三是由区教育局牵头,以培育品格健康人才为根本,继续推进粤剧进校园工作,办好“少年戏曲大赛”,为共建“粤剧人文湾区”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感谢你们对我区文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番禺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3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