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议案(建议)提案处理

议案(建议)办理


番禺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关于区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1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李佳茵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改善垃圾分类站建议》(第11号)建议收悉。我单位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番禺区分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农业农村局等单位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于6月7日进行了电话沟通。经综合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的指示要求,把垃圾分类作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完善全链条分类体系,促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自2019年全市实施“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模式以来,全区通过“撤桶并点”建成1779个垃圾分类投放点,并逐步升级改造成两网融合式、厢房式、投存一体式等新式投放点。同时,对标“建设品质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精心化”要求,加强投放点保洁管养和桶边督导,提高作业标准,保持投放环境干净整洁,多措并举鼓励和引导居民分类投放。现阶段我区垃圾分类工作已经打下了一个较好的基础,生活垃圾强制精准分类参与率达100%、生活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率达88%以上。

    一、关于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建设的建议

    目前,广州市已出台《生活垃圾分类 设施配置及作业规范》(DB4401T144-2022),统一规定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转运设施和运输设备设置要求以及作业要求,其中对于居住区分类投放设施,要求“固定式投放点应硬底化处理,采取防滑措施,配备照明设备、洗手设备(含洗手皂液、干手用品),应设置排水设施,污水应排入污水管网,不得接入雨水管网,设置在建(构)筑物外的投放点应配备遮雨棚,具备条件的宜设置给水设施、安装视频监控设置”。我区自2019年推行“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模式以来,坚持以居民小区投放点为主阵地,持续推进投放点建设和升级改造工作,目前全区1779个投放点,均严格按照广州市统一标准建设,配备了标准七件套(硬底、公示牌、雨棚、灯光照明、洗手盆、洗手液、纸巾/干手机),安装了视频监控,并成功打造了290个广州市星级投放点。同时,为提高日常作业水平,营造干净整洁的投放环境,我区总结出保洁员站桶督导“十步法”,从站桶前检查个人的着装,到站桶结束后投放点的清洁消毒,依次为:检查着装、清洗消毒、检查设施、摆放容器、站桶督导、清运垃圾、及时记录、离岗提示、清运垃圾、清洗消毒等十个流程,并制作成视频,在我区16个镇(街)、528个小区、177条行政村推广实施,组织站桶保洁员进行培训。为解决“嫌脏接触”问题,我区要求所有亭式投放点在投放时段内由保洁员打开盖子供居民投放,厢房式投放点配有脚踏式、按钮式或感应式开关,方便居民投放。下一步,我区将围绕“精细化”要求,对标广州市“第四代”投放点建设标准,持续优化垃圾分类点位的建设和管养品质提升,因地制宜打造两网融合式、厢房式、投存一体式等新式投放点,不断提升群众分类投放体验。

    二、关于推广导入智能垃圾回收机的建议

    随着垃圾分类的普遍推行,智能化设备对于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有着重要意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群众参与积极性,也为垃圾分类工作带来便利。近年来,我区也在不断探索引用智能化手段提高垃圾分类工作运行和监督效率,如在沙头街、小谷围街、大石街部分小区以及部分中小学校试点引进具有电子监督与统计功能的智能化回收设备,居民投放垃圾能产生个人积分,当积分累积到一定数值时,可兑换生活用品;引进社会资源回收企业,在居民区设点收集织物、废纸、废旧物品等低值可回收物,如引进普联鸥燕环保公司在小区设置600多个旧织物回收箱,长期收集家庭旧织物,引进宝联环保公司在小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回收旧物(塑料、玻璃、金属、织物、旧书报等)换积分,有效促进可回收物“应收尽收”。同时,为打通资源回收“最后一公里”,我区建成市级标准“两网融合”网点60个,“小型厢房式投放点+可回收箱体”网点34个,再生资源回收持证网点共727个,分布在全区16个镇(街),有效提高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我区还将试点实施AI智能回收设备,进一步提升分类投放智能化水平。

    三、关于将投放点建设纳入新楼盘建设规划的建议

    将投放点纳入新楼盘建设规划,与楼盘主体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有利于解决邻避效应,也有利于投放点与小区整体环境相融合,提升居民满意度和获得感。对此我局已发函联同规划部门将生活垃圾投放点纳入新楼盘建设规划,作为楼盘公建配套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施工建设。同时,区住建部门严格按照《广州市居住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对居住用地内独立设置垃圾压缩站的,要求垃圾压缩站设施应当先于住宅首期工程或者与其同时申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并在住宅首期工程预售前先行申请并通过规划条件核实,保障垃圾压缩站的建设和移交工作。由于智能化资源回收设备存在价格较高、日常维护成本大、应用范围窄等局限,暂未强制要求大范围使用。

    感谢您对我区垃圾分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番禺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2023年7月2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