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区发展和改革局关于政协十五届番禺区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号提案的答复
民革番禺基层委员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提升番禺区储能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议》(第4号)收悉,我单位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区委组织部、区科工商信局、区投资促进中心等会办单位认真研究,并与吴秉宾委员在8月26日进行了电话沟通。经综合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坚持创新引领,持续增强技术竞争力与产业链的安全协同的建议
(一)推动自主创新实现新突破
目前我区因湃电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因湃电池”)已具备研产供销为一体的储能电池能力,工商业储能和源网侧储能在系统效率、系统集成度方面达到了业内先进水平,并获北京鉴衡认证中心颁发的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单体、电池模块和电池簇产品国标认证证书。因湃电池自主开发和生产的1MWh大型工商业储能系统——i09储能产品已于今年6月正式量产交付,也陆续在各地交付运营,同时,因湃电池也在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和迭代,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二)完善科技创新相关的金融政策,加大储能产业金融支持力度
我区持续深化产融对接机制建设,发挥好区金融行业主管部门作用。一是定期开展储能企业融资需求摸查,压实部门、镇(街)服务储能企业的主体责任。二是定期举办产融对接活动,利用产业园区、镇(街)及行业商(协)会资源,组织和协调金融机构与储能产业上中下游企业开展面对面高效对接,重点支持鹏辉能源等储能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充分发挥政府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的作用和万博风投聚集区作用,推进储能龙头企业与相关产业链企业加快上市。
(三)完善科技创新相关人才支持政策
我区高度重视储能相关人才队伍建设,先后出台“番禺人才生态30条”及其实施细则,从人才团队、平台载体、大学城专项、体制机制等四大方面发力,聚焦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等战新产业靶向引才,在各专项中高度重视遴选从事先进技术研究、具有较强自主创新和研发技术攻关能力的创新团队和人才,支持储能产业高层次人才、创新团队和管理团队落地发展。2022年该政策首次开评,我区广汽埃安、鹏辉能源、环峰能源等企业获得补贴扶持。接下来,我区将重点打造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一区一品”项目,从人才政策、平台及服务等方面,对含储能行业在内的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人才进行倾斜性扶持,带动储能产业加快发展。
(四)构建均衡协调的产业体系
一是完善我区新型储能产业空间布局,发挥新能源汽车等特色优势,加强新型储能企业培育,促进上下游产业链集聚和关键强链补链延链企业协同发展。二是聚焦产业主赛道发展,强化先进锂电池、固态电池等储能产品开发和制造能力,积极推进纳诺锂电池用导电界面处理材料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动力电池梯次利用项目等项目建设工作,推动多样化储能装备和材料规模化发展,加大储能技术研发与应用。三是加快技术服务业发展。鼓励企业、协会与高校、研发机构联动,壮大新型储能生产服务性行业,推动新型储能产品检验检测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新型储能产品标准、检测认证的国际合作与互认,促进检验检测与储能产业发展协同布局。
(五)发挥大学城资源优势赋能储能产业发展
创新实施广州大学城“创二代”工程,聚焦四类青年创业者实施“五个一”思路举措,评选出首批传承之星、领航之星、精益之星、新苗之星共235名,其中49名“创二代”青年获推荐直通青蓝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复赛。通过以赛引才、以赛挖项目的形式,进一步增强我区新兴行业领域核心技术竞争力,为番禺发展储能产业提供要素保障。
二、关于坚持系统思想,做好规划的建议
(一)系统统筹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局牵头组建了番禺区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并印发番禺区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工作要点,聚焦项目建设、储能产业集群、产业市场空间拓展提出年度重点工作任务,统筹协调推进我区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强化优质储能项目储备
一是加快争取优质在谈项目落地。目前储能产业在谈项目涉及储能控制产品及系统集成项目,项目主体均为业内优质龙头企业,我区将与项目方保持紧密对接沟通,争取优质项目早日落地,为我区储能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二是继续配合储能企业做好产业研究,主动了解相关产业项目的落地诉求,继续积极配合储能企业做好产业发展方案及产业政策的研究,争取早日实现区内储能产业聚集发展。三是持续服务已入驻企业项目,我区优质储能项目包括鹏辉能源产业基地项目、时代广汽电池项目、广汽自研电池项目、纳诺锂电池用导电界面处理材料研发生产基地项目等,我区将持续做好已落地的储能项目的上下游合作伙伴的招商服务工作,通过本土企业的口碑相传,以商引商,吸引更多储能企业落地番禺。
(三)助力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壮大
我区大力支持广汽自研电池项目、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等新型储能制造业项目建设,引导新型储能产业集聚发展,加强新型储能产业生态营造,扶持本土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抢占产业发展先机。同时,我区充分利用好《广州市支持番禺区建设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基地的实施方案》《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支持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相关配套政策,支持新型储能领域创新载体建设、鼓励试点示范、推动新型储能产品应用、推进重点项目和产业集群落地,在资金、用地、用人用工方面给予因湃电池等企业扶持。
三、关于坚持市场导向,完善能源电力体制机制的建议
(一)拓宽储能应用场景
我区已着手推动工商业企业、产业园区等根据各自用能特点合理配置储能设施,以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鼓励推进万博中央商务区分布式能源站建设及其供冷管道往长隆片区延伸敷设,该项目以冷、热、电三联供方式提供能源输出,为万博商务区内城市综合体提供冷(热)清洁能源,能源综合利用率达78%以上。长隆供冷管道目前已完成方案设计,后续将加快推进供冷合同签订事宜。番禺区中心医院致力构建节能环保绿色的现代化医院,加大绿色电力利用力度,建设停车棚、屋顶光伏设备和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光伏年发电量可达26万千瓦时。2024年番禺中心医院被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评为“2024—2026年度绿色低碳公共机构,为公共机构光储充推广工作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后续我区将借助社区微改造等工作,继续拓宽储能产业民用场景。
(二)鼓励企业参与探索碳市场和绿证市场
鼓励企业进行零碳园区项目申报。其中广汽埃安智能生态工厂实现了2022年全年零碳排放,成为“零碳工厂”,并于2023年11月正式获得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出具的碳中和认证证书。同年12月,广汽埃安智能生态工厂入选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灯塔网络”,成为全球仅此一座的新能源汽车“灯塔工厂”。此外,我区积极响应上级部署安排,加强辖区内高能耗项目准入管理,推动鞍钢广州汽车钢公司承诺根据鞍钢二期项目实际能耗购买绿证,降低能耗水平。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关于能源电力领域有关调频服务品种、共享租赁市场等建议,我区暂无权限开展相关工作,但我们认为相关建议具有极强前瞻性。一方面,我区将积极向上级部门建议在相关领域开展试点研究,争取将我区纳入重点支持区域,积极争取更多的政策与资金支持,同时深入研究并借鉴其他地区成功经验,探索能源电力体制机制的创新应用。另一方面,我区将持续做好区内项目储备与项目建设,目前已建设广汽埃安一厂储能项目、时代广汽储能项目等用户侧项目5个,城北站储能项目、石楼站储能项目等电网侧项目4个。今年因湃电池储能项目(南区)、因湃电池储能项目(北区)、锐湃电驱储能项目3个项目已启动建设。
感谢你们对我区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你们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番禺区发展和改革局
2024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