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区卫生健康局关于政协十五届番禺区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2号提案的答复
区政协医卫组:
你们提出的《关于增建朴实的基层便民巡诊服务点,提升群众健康获得感的建议》(第42号)收悉。我单位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区财政局、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等单位认真研究办理,并与伍桂香委员在8月20日进行了沟通联系。经综合各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以村(社区)为单位,全覆盖增设巡诊服务点的建议
区委、区政府历来重视基层卫生健康工作,近年来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其中近三年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投入达7.38亿元(其中2022年2.23亿元、2023年2.51亿元、2024年2.64亿元)。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卫生健康系统贯彻落实以基层为重点的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若干要求的通知》(国卫基层发〔2022〕20号)精神,加快构建优质高效、城乡一体化的基层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目前全区共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06间,包括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间、社区卫生服务站32间,社会力量办社区卫生服务站7间,转型社区卫生服务站51间,阶段性实现基层卫生健康服务全域覆盖。同时,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卫生健康领域工作任务,积极争取各镇(街)支持,因地制宜在村(居)设置健康驿站,以乡村为重点、中心为主体、驿站为支点,充分延伸基层卫生健康服务。目前全区已在11个镇(街)18个村(居)建成并运行20家健康驿站。
二、关于镇(街)提供场地与设施,规范设置巡诊服务点的建议
(一)目前各镇(街)认真贯彻《番禺区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实施方案》要求,积极推动属地卫生健康工作。如石楼镇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属站点建设,已开设亚运城、海鸥、沙浦、莲花山、潮田(美沙酮)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清流村、大岭村健康驿站,还将启动天珑、江畔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工作。又如东环街将打造家门口“一站式”健康驿站服务纳入属地街道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推广移动式医疗卫生服务,解决距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较远的甘棠村、左边村、榄塘村村民在基层就医不够便捷的问题。今年各镇(街)亦将大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典型村培育工作,着力加强镇(街)医疗设施配备,推动医疗服务覆盖到村(居)。
(二)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置参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标准》(建标163-2013)。国家、省、市暂未制定健康驿站或巡诊服务点设置标准,目前我区健康驿站由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安全、有效、便捷的原则设置,根据属地区域医疗卫生需求、健康管理要求、机构人力资源等,实行动态管理,因需调整服务内容。村级巡诊和派驻服务内容则参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关于做好县域巡回医疗和派驻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卫基层发〔2023〕5号),所提供的卫生健康服务须遵循相应的服务规范和标准。若区层面统一制定设置标准,既不利于健康驿站因地因需推进,也不利于减轻政府负担。
三、关于壮大家庭医生队伍,提升家庭医生看诊服务供给力的建议
2024年1月,我局与区财政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印发《推进番禺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统筹推进我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着力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供给能力。通过组建医联体、多点执业、退休返聘等方式,多途径增加家庭医生来源,逐步壮大家庭医生队伍。今年上半年,我区家庭医生已扩充至1065人,较2023年底增加302人,每万常住人口家庭医生数由2.64人提升至3.79人。同时继续加强区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支撑,纵深推进“签而有约”,今年上半年全区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为92.02%,有偿签约服务覆盖率提升至13.04%,各项工作指标稳中有升、稳中有进。
四、关于强调巡诊服务点的实用性与可及、可靠性的建议
今年上半年,我区20家健康驿站累计派驻医务人员1039人次,服务村(居)民达11187人次,充分适应村(居)民卫生健康需求,筑牢村(居)医疗卫生服务网底,有效提升了村(居)民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便利性。健康驿站提供服务时间、服务内容由相应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工作实际,统筹合理安排。健康驿站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且严格遵循相关服务规范和标准,能够充分保障村(居)民健康权益。
五、关于完善保障与激励机制,确保基层服务可持续性的建议
(一)2024年2月,我局印发《番禺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分配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全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激励和保障机制,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分配依据。督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增发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的80%用于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分配,20%用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统筹分配,充分调动家庭医生工作主动性、积极性。
我局于2023年12月启动国产化基卫系统建设,该系统集成移动体检、随访、建档等功能,集成数据质控功能、外呼平台。同步启动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全区智能健康门户建设,系统将于2024年底上线使用,届时将为居民提供人工智能导医、问诊、智能健康管理等功能。系统投入使用后,将有效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工作效率,提升健康管理工作的便捷度,减轻基层医务人员工作负担。
六、关于加强宣传推广并纳入村(居)治理监督范围的建议
(一)每年5月,我局均联合多部门组织开展“世界家庭医生日”宣传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月相关工作,应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宣传,持续扩大家庭医生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如2024年的集中宣传活动获得《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广州日报》和新华网、中新网、番禺台等多家权威媒体转载报道,掀起了家庭医生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宣传热潮,有效提升辖区村(居)民的知晓率。
(二)我区已建立季度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评价工作机制,每季度考核内容涵盖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各项工作,其中健康驿站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一并纳入中心相应项目进行考核评价。各镇(街)将各村、社区巡诊服务点的服务情况与服务质量纳入村(居)治理范围有助于保障和落实各村、社区巡诊服务开展,但缺乏相关依据和标准。
感谢你们对我区基层卫生健康有关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你们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番禺区卫生健康局
2024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