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区教育局关于政协十五届番禺区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9号提案的答复
王岚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缓解青少年教育焦虑的建议》(第49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等单位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8月5日进行了电话沟通。经综合各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组织商业意识培养、商业实践的活动的建议
我局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探索适合青少年的形式,帮助他们了解本土商业历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在2024学年番禺区中小学研学实践成果展示交流活动中,我局鼓励学校利用本地优质的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资源,开展校园跳蚤市场、参观广州十三行博物馆等与本土商业历史相关的研学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让学生了解了番禺的商业发展历程,还让他们在实践中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能力。
我局还积极与慈善组织合作,通过慈善创投项目推动青少年对本土商业历史的了解。例如,“西坊慈善空间——番禺青少年本土文化素质教育拓展”项目是一项由区慈善会资助、区文化创意协会承办的公益项目,举办活动包括中国传统漆器工艺欣赏及创作体验、非遗皮雕手艺人教学等,让青少年在体验中学习番禺的商业文化和传统手工艺。
二、关于结合岭南非遗文化在青少年中培养传承人的建议
我局持续开展多年非遗进校园工作,区内各中小学校融合区的教育理念,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了各具特色的美育工作坊,创新表现形式。目前,区域学校100%设有美术传统项目或非遗特色项目,包括剪纸、编织、刺绣、泥塑、年画、版画、扎染、民间手工艺等多种优秀传统项目。这些课程精心研发,极具特色,成为了学校的闪亮品牌,如沙湾中心小学的版画、市桥西丽小学的童梦年画、钟村中心小学的醒狮织绣、沙涌小学的彩塑鳌鱼、大石礼村小学的钉子绕线、番禺区实验小学的“布拘一格”牛仔布贴画特色课程等。此外,我区每年组织相关非遗比赛或展示活动,如“禺见非遗”番禺区中小学非遗文创比赛、“珠江口文化溯源”系列活动、非遗展演、交流会等,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和学习非遗文化。
感谢您对我区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番禺区教育局
2024年1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