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议案(建议)提案处理 > 2024年 > 2024年提案


番禺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关于政协十五届番禺区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54号提案的答复


符敏妍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以“城市记忆”方式提升番禺区人文景观的建议》(第54号)收悉,我单位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番禺区分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局等单位认真研究办理,并分别在8月14日、8月19日与符敏妍委员进行了沟通联系。经综合各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我们非常赞同你们提出的以“城市记忆”方式提升番禺区人文景观的相关建议。根据我区工作实际,区规划、住建、文化等相关职能部门正在开展相关的人文景观提升工作。

    一、关于“强化定位,划分片区”的建议

    截至目前,我区已公布历史建筑58处,根据省、市历史建筑保护的相关要求,历史建筑名单经确定公布后将严格依法保护,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损坏或者擅自迁移、拆除。

    (一)历史建筑保护和活化利用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区在历史建筑保护和活化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一系列优秀项目。

    1.贝岗民居。位于广州大学城华南师范大学北区,原为建于清末民初的两栋岭南风格民居,是广州市第二批历史建筑。贝岗民居包含许多具有岭南特色的建筑元素,如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灰塑装饰等,这些细节不仅体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也反映了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但经过百余年岁月的洗礼,建筑坍塌损坏严重。为传承历史文化,留住记忆乡愁,2021年以来,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番禺区分局联合属地街道,通过查阅民居档案、走访调研村民及组织专家论证,指导华南师范大学制定贝岗民居修缮勘查、设计方案,在保留历史建筑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的基础上,聘请专业单位高质量完成该民居原址修缮工作,让贝岗民居重新绽放出岭南建筑风采。

    2.广东省粮油储运公司第二仓库(10、16、18、22、26号仓库)。位于我区新造镇的广东省粮油储运公司第二仓库,是广州市第七批历史建筑。该处历史建筑是一组带有专用码头、起吊设备和附属生活区的大型粮食仓库建筑群,该建筑群包括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不同历史时期的典型粮仓建筑式样,生动反映了现代粮仓建筑的演变史和储粮技术的发展。目前,该建筑群正在改造活化为创意园,改造完成后将实现历史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二)历史建筑保护和活化利用工作推进情况

    1.政策宣传方面。开展《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广州市历史建筑修缮监督管理与补助办法的通知》和《广州市历史建筑结构安全和加固指引》等政策法规的一对一入户宣传,向历史建筑保护责任人详细讲解历史建筑使用管理规定、修缮审批流程、技术规范要求、补助标准及申领程序,引导其履行房屋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做好建筑安全日常观测和汛期风险防范,及时上报发现问题,共同保护城市文化遗产。

    2.安全监管方面。加强历史建筑日常巡查监管,健全工作机制。通过建筑保护责任人安全自查、专业机构全覆盖巡查、管理部门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及时掌握历史建筑使用安全及修缮管理情况,提供政策咨询或技术支持。委托技术单位对历史建筑严重损坏房开展结构安全检查,逐一制定安全应急预案,精准掌握历史建筑区域分布及修缮治理情况。组织完成2023年度历史建筑结构安全核查工作,共核查历史建筑58处,指导2处新增历史建筑责任人开展安全鉴定并建立管理台账,督导5处实施建筑修缮加固工作。

    3.修缮指引方面。坚持传承和保护历史文化,指导责任人或集体组织规范实施建筑修缮治理工作,使焕新后的历史建筑城市更新、社区微改造景观融为一体。组织召开历史建筑治理工作座谈会,坚持安全治理和保护文化相结合,指导属地镇(街)和保护责任人结合历史建筑内在文化基因,引导建筑保护责任人开展历史建筑维护、修缮和保护工作。2018年以来,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先后指导责任人完成8处历史建筑的修缮治理,其中位于广州大学城的贝岗民居已于2023年10月完成原址修缮并通过竣工验收,变身为展示岭南古邑建筑历史、丰富学子业余生活的新文艺街区。

    二、关于“旧街改造,赋予新意”的建议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番禺区分局加强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认定和促进活化利用工作,并协调街道和房管部门促进其活化利用,其中海傍后街周边已认定海傍后街78号民居、群悦堂等多宗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同时,该分局通过保护规划引领历史文化片区微改造,如市桥街先锋社区内的先锋大街、前锋大街是市级传统村落,历史文化积淀浓厚,文化遗产丰富,该分局协助市桥街组织编制的《先锋大街、前锋大街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等程序并取得区政府批复同意。先锋社区微改造项目引入市相关技术团队进行设计和实施,充分保护和利用好现有的历史文化资源,重点打造公房改造提升部分,坚持修旧如旧、活化利用的原则,拓宽公共空间,实施社区共同缔造,推进结构加固、外立面风貌提升等,既保留和展现了历史风貌,又能做到保护和改造相结合的要求,通过空间形象、空间品质的改造促进产业功能提升。下一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番禺区分局将积极配合做好后续涉及相关的规划管理工作。

    三、关于“文以化之,文以铸之”的建议

    一直以来,区文化职能部门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主要工作情况如下:

    (一)持续推进“读懂广州  读懂番禺——寻找家乡的故事”番禺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系列活动。目前,已发布“番禺乡音”小程序,《乡贤》丛书已完成整书稿件的撰写及样书排版设计,《乡音》丛书目前正在各镇(街)开展采集工作,《乡贤》《乡音》系列样片已拍摄完毕,同系列其他视频制作接近尾声,《番禺民俗趣谈》电台栏目音频已制作完成,筹备安排在番禺台播出。

    (二)打造“珠水金声  粤韵乐乡”广东音乐文化品牌。为广东音乐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在创新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体现总书记“绿水青山”的生态文明思想。2023年以来已成功举办第十三届广东音乐邀请赛颁奖音乐会、广东音乐文化传播推广、沙湾粤乐交流分享会、沙湾广东音乐地铁行、广东音乐大讲堂、街坊剧场音乐晚会、沙湾广东音乐大赏、广东音乐曲艺月开幕式演出以及广东音乐进基层等40多项活动。下一步拟成立广东音乐传承发展研究会,编撰广东音乐编年史,全面构建番禺广东音乐发展新格局,让广东音乐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

    (三)组织策划“百家经典百姓诵”系列活动。通过深入挖掘本土历史人文资源,寻找番禺百家姓氏及背后的家风故事,组织本土人讲述自己家族姓氏的故事、吟诵好家风的故事,深入乡村、社区、学校、景区等地举办相关诵读活动,以时代精神品味城市文脉,营造全社会共同讲好家风故事、番禺故事的氛围,以文化人,倡导和培育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文化。2023年已分别成功举办了“赛龙夺锦  向上向善”——街坊剧场音乐晚会暨“百家经典百姓诵”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国风沉浸式实景剧《百家经典百姓诵》演出等活动。

    (四)培育“沙湾非遗古镇”。正式出台《番禺沙湾非遗古镇培育实施方案》,进一步发挥古镇非遗集聚和品牌优势,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力争将沙湾非遗古镇培育成为在大湾区乃至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非遗聚集区标杆。今年6月5日,“番禺沙湾非遗古镇”正式揭牌,成为广东省首个明确命名的非遗古镇。

    (五)以文化激活番禺记忆促发展。区文保部门总结莲花山、余荫山房、岭南印象园等文物活化、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持续贯彻“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的理念,推动番禺文物保护、经济发展“双利双赢”。以文物保护利用项目点睛,推出3大重点文商旅融合项目,一是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沙湾完成鳌山古建筑、张氏大雅堂、何小静何虹烈士故居等文物修缮工程;二是依托紫坭岛21个文物和岭南古建筑传统工匠村底蕴,争创紫坭岛为5A景区,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三是改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岭村内龙津桥、永思堂、朝列大夫陈公祠、大岭革命烈士纪念亭等7处文物保护利用条件,促进“红色+古色”融合,借助城市更新和“百千万工程”推力,保护提升“蛎江涌头,半月古村”历史文化景观,推出大岭村特色农文旅融合项目,注入乡村经济新活力。同时,保护、修缮竹间李公祠、何贤故居,紧密连结统战工作,以点带面推出“市桥渔帆”历史风貌区保护提升项目,以民生改善、文旅融合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建设、文化交流。

    下一步,区文化职能部门将持续推进“读懂广州  读懂番禺——寻找家乡的故事”番禺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系列活动,打造“珠水金声  粤韵乐乡”广东音乐文化品牌,策划“百家经典百姓诵”系列活动,着力推动沙湾非遗古镇培育工作,继续大力推动文物活化、旅游开发,让人们留住乡愁、留住城市记忆。

    四、关于“政企合力,促进本土经济发展”的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区是广州乃至全国的重要工业基地,因此留存了很多工厂旧址。我局积极鼓励文旅企业利用老旧厂房、废弃厂矿开设文化创意场所、文化和旅游消费场所,落实产业用地支持政策。目前,我区旧厂改造项目有西坊大院文化创意园、紫泥堂文化创意园、新造良仓创意园等,其中西坊大院文化创意园和紫泥堂文化创意园获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广州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成功打造文旅消费新热点,充分体现“老城市新活力”,联动盘活周边中小微型企业融合发展,提供众多就业岗位,为城市发展进程贡献力量。其中,西坊大院文化创意园凭借打造网红打卡热门点的新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新鲜文旅动能,持续推动文旅产业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于今年7月获评“广东省文化和旅游产业赋能城市更新优秀案例”。同时,沙湾街依托优越的资源禀赋和良好的生态条件,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发展,持续开展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不断探索经验,取得良好实效,我局正积极推荐沙湾街申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省级试点”。

    感谢你们对我区文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番禺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4年10月3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