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政协十五届番禺区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59号提案的答复
九三学社:
你们提出的《关于在番禺建立全球大学广州校友科创中心建议》(第59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区科工商信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广州大学城管委会、团区委、区投资促进中心等单位认真研究办理,前期通过邮件等方式沟通,并在9月23日与陈洪光、樊建兵委员进行了座谈交流。经综合各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校友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城市“有感情的资源”,通过“校友圈”的辐射效应,撬动“产业圈”的发展,可以产生乘数效应,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和机遇。我区积极搭建政校企人才连通桥梁,推动教育、科创、人才一体化发展,厚植创新创业良好生态,探索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新路径,助推校友经济成为地区发展新动能。
一、强化政策支持力度,推动科创产业集聚发展
我区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为促进人才与产业工作融合,持续优化人才政策,先后出台“1+4”产业人才政策和“番禺人才生态30条”政策,全方位覆盖创新创业人才、产业领军人才、高学历人才等各类专家。为充分发挥广州大学城丰富的科教和人才资源优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自2017年起我区累计投入1.4亿元实施青蓝计划,大力培育青年科创团队,7年来引进青蓝项目超660个、吸引500余个优选项目落户,激发了广州大学城创新引领效能。第七届青蓝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增设“创二代”赛道,优选“创二代”项目10个,以校友经济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发挥校友经济优势,深挖大学城校友人才资源
广州大学城拥有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实力最强、科研水平最高、学科最齐全的12所高校,大学城内集聚约20万师生,建设20年来累计培养了约80万毕业生,培育出探迹科技CEO黎展、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乐摇摇创始人陈耿豪、九尾科技创始人王锐旭等一批创业领袖,共计9位大学城创业者入选胡润U30、U35等榜单。2024年1月至3月,广州大学城管委会先后组织走访了武汉、厦门、无锡等3座城市,开展大学城“创二代”工程校友经济专题调研,考察武汉市校友经济促进会、厦门市校友经济促进会、无锡太湖湾高校创新创业促进会等3个社会团体,调研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厦门软件园等4个园区,拜访厦门光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校友企业,深入学习先进地区利用校友人才资源推动地区经济创新发展的经验做法,以“校友圈”串起人才链、产业链。
我区结合武汉等地先进经验,全覆盖走访大学城12所高校校友会,拜访多位具备突出影响力的高校校领导和校友企业家,广泛征求意见,聚焦校友同窗情谊、发展需求,积极筹备建立广州大学城校友经济促进会,建立多部门协同、多层次推进服务机制,努力吸引含“新”量高、成熟度高的企业扎根番禺,推动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双融双促。一是持续完善组织设计。充分转化武汉、厦门、无锡校促会调研成果,发起成立广州大学城校友经济促进会倡议,撰写完善校促会章程、组织架构、选举办法等文件材料,初步形成大学城校促会组织设计。二是强化会员征集。动员大学城12所高校校友总会,通过高校校友会推荐,已完成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12所高校校友企业信息收集整理、入会意向申报征集工作,目前已收到超80位校友入会申请。三是开展会员大会准备工作。已初步形成大学城校友经济促进会会员大会、第一届理(监)事会就职典礼工作方案,拟于2024年底前召开大会,正式揭牌成立大学城校友经济促进会。
三、组织交流合作活动,打造校友创新创业生态圈
以大学城菁英汇平台、番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服务园、园区人才服务工作站为服务抓手,逐步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学校联动、社会参与”引才育才聚才模式,开展“博士进园区”“师生名企行”“菁英直聘”“导师联盟”等人才交流活动。今年以来,我区以“奋楫扬帆 相禺有成”为主题举办8场人才交流系列活动,以全层次人力资源供应服务我区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我区创新推出大学城“创二代”工程,推动项目库中110余家企业注册落地,逐渐形成“乔灌木林”式创业人才体系。2024年,我区不断深耕“创二代”工程,以广州大学城建设20周年为契机,深挖80万校友资源,将校友经济作为2024年“创二代”工程主攻方向,持续发掘“金种子”、聚力“打粮食”。同时,为促进青年双创融合发展,我区举办“青创助力‘百千万工程’”第十一届“青创杯”广州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番禺区赛区及大学生专项赛,共吸引270个项目参加,最终推选出70个项目(包括在校学生项目60个、非在校项目10个)参加第十一届“青创杯”广州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活动中涌现了一批大学生优秀人才及项目,促进了大学城科创资源集聚和创业交流交融。
四、优化“营智环境”,构建全方位人才服务体系
一是打造服务阵地。截至目前,我区借助市青创中心资源打造了2个广州市青年创新人才工作站(广州市青年创新创业人才会客厅),2个工作站均位于广州大学城,以青年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为广州大学城以及各类青创竞赛评选出的青创人才提供政策指引、场地对接、培训交流、政务咨询、就业创业等“一站式”服务。依托大学城青创阵地成立广州市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服务大学城基地,合力挖掘广州大学城青年人才和科创资源富集优势,打造青年人才创新创业高地,吸引优秀人才在番禺定居、工作、生活。二是强化安居保障。我区目前已筹集804套人才公寓,分布在我区三大产业平台区域,覆盖我区的东、中、西部地区,交通便利,未来科创中心的选址可结合我区现有人才公寓位置进行规划或在规划中一并考虑人才公寓等相关配套,以便为引进人才提供“职住平衡”的就近安居服务。
下一步,我区将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建机制、优政策、强招商、拓载体,推动在广州大学城校友经济品牌在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初步示范效应。一是尽快成立大学城校友经济促进会。以“创二代”群体为桥梁,广泛吸纳校友会员,遴选组成运营团队,完善组织架构、会员发展名单、章程办法等,同时持续推动优质校友项目落地。二是建立协同招商机制。联合高校、校友企业及产业园区举办学术、培训、产业研究等主题的论坛、沙龙、联谊会、路演等多种形式日常活动,搭建常态化合作对接、行业交流平台。三是打造校友经济载体。加快建设番禺区计算科学与大数据产业园,打造大学城校促会发展阵地,挂牌设立一批“创二代”产业园,引导有用地需求、产业化成熟度高的校友企业积极在我区落地,营造良好的校友企业营商环境。四是深化校地合作。整合高校、产业园、行业商会等资源,积极搭建以人才为引领、以校企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交流对接平台,用好广州大学城高校实验室资源共享平台,组织举办科创交流、技术研讨等人才交流活动,推动“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链融合,释放“智造+智核”耦合优势,促进地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发展。
感谢你们对我区校友经济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你们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番禺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