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站地区管委会关于政协十五届番禺区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75号提案的答复
李世荣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发展广州南站附近地区为展览中心,加强禺港两地广大初创者及推广制作业界的商务与人文交流的建议》(第75号)收悉。我委高度重视,组织区科工商信局、区委统战部、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等单位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9月12日进行了微信沟通。经综合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您的提案观点清晰、目标明确、分析透彻、高瞻远瞩,对禺港两地深入交流发展具有全局性长远性的参考价值。为更好地分析在广州南站地区发展会展业的可行性,我委先后组织到杭州东站、杭州西站、上海虹桥站、琶洲会展中心和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进行了专题学习调研,学习和借鉴大型铁路枢纽以及大型会展中心在发展会展经济方面的成功经验。
一、广州南站地区发展传统(狭义)展览业存在的困难
狭义的展览业主要指展览活动,即将物品或作品展示出来供人参观、欣赏的活动,这种定义下的展览业,其核心在于物品的展示和欣赏,不包含会议或其他形式的活动。目前,在广州南站地区发展传统(狭义)展览业仍存在较多客观困难。
一是会展场馆及相关用地规划不足。狭义的会展指展览和会议,需要提供举办会议、展览的专业场所。根据《广州南站地区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和《广州南站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深化》等发展规划,广州南站地区未规划建设大规模会展经济场馆,琶洲会展中心展馆总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室内展厅总面积33.8万平方米,室外展场面积4.36万平方米,而广州南站地区目前仅有汉溪大道以南约3万平方米地块可用作会展经济场馆,招商引资困难,发展难度大。
二是财政补贴不足。经调研了解,琶洲会展中心由市、区政府安排专项财政资金用于打造国际会展中心,扶持各类展会和展览公司走品牌化、国际化道路,而根据广州南站地区发展规划,广州南站地区暂无相关财政补贴用于发展会展经济。
三是产业支撑不足。经调研了解,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依托东莞雄厚的产业基础、丰富的会展资源、专业的会展团队、优良的产业政策,秉承“一站式A+”的服务理念,吸引各类展会落户东莞。而当前广州南站仍以交通中转功能为主,到站客流多数去往周边地区,人流优势还不能转化为产业优势。广州南站核心区未形成产业规模和集群效应,与周边地区产业发展联系也不够,运营效果不理想。外围片区发展模式比较粗放,产出效益低。
二、广州南站地区发展广义会展业的空间潜力
广义的展览业涵盖了更广泛的活动类型,包括会议、展览、大型活动等集体性活动,广义的会展行业不仅包括各种类型的博览会、展览展销活动,还包括大型会议、体育竞技运动、文化活动、节庆活动等。结合广州南站地区实际,我委充分调研、积极探索在广州南站地区发展广义会展经济的路径。
(一)聚焦区位优势,发展餐饮酒店
加强南站枢纽与周边轨道交通、城市快速路、快速公交的无缝化衔接,做好枢纽站场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统筹规划建设换乘便捷、环境优美的城市综合功能空间,打造国际一流水平的交通枢纽中心,为南站地区产业发展集聚人流、物流。布局与高铁枢纽高度关联的特色餐饮、高端酒店、新型商业等项目,建设引领消费升级现代商业设施,满足区域内客流、商流消费需求。
(二)利用现有资源,扶持重点项目
目前,投资广州南站商务区的有新鸿基、新世界、李锦记、佳宁娜、太兴、翠华等著名港资企业,投资总额高约227亿元,其中新鸿基投资建设的广州南站TOD项目(广州环球贸易广场),投资总额约200亿元。我区通过扶持重点项目,鼓励兴建医院和学校等,联通教育和医疗资源,激励港资扩大投资规模,贯通广州南站地区P9、P10地块,打造系统化、专业化连廊,推动形成粤港澳生活集聚区。
(三)引进玉石、服装产业,打造专业市场
经过深入调研,我委学习借鉴东莞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的成功经验,利用东莞、广州南站临近区位优势,与东莞联合打造先进制造业出口转内销示范地,当前正在与荣耀广场项目洽谈,计划将荣耀大楼作为承接东莞优质产品批发场地。同时,我区积极引进省级国企和市珠宝协会入驻广州南站核心区,协同促进广州南站地区制造业升级改造。
下一步,我委将根据职能在更多的产业发展和商务人文交流方面加强与香港地区的合作,同时也期待您能够在这方面继续给予支持,拓展交流合作渠道,共同为禺港两地广大初创者及推广制作业界营造一个优质的发展平台。
感谢您对我区与香港地区商务人文交流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南站地区管委会
2024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