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广州市番禺区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五届番禺区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76号提案的答复
陈嘉信委员:
您提出《如何促使番港青年双向奔赴,携手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赋能的建议》(第76号)收悉。我单位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区委统战部、区教育局、区科工商信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人才办)、区工商联、广州大学城管委会等单位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8月30日进行了电话沟通联系。经综合各会办单位意见,现将有关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一、促进港澳两地交流,助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一)推动人才交流。今年以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结合高校毕业生“春招”和番禺产业人才需求,举办6场“奋楫扬帆·相禺有成”人才交流活动,为1.8万人次提供岗位对接服务,为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其中3月份在粤港澳青年孵化器举办的一场,汇集了暨南大学、粤港澳机构、企业及1600多名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人才共同参与,活动以粤港澳就业创业家创业就业分享、师生名企行、人才交流招聘等多种形式开展,推动了香港中港人才发展中心与粤港澳青年创业孵化器穗港青年人才交流合作项目落地,深化粤港澳校地企合作交流,让湾区青年了解番禺行业发展和就业环境及青年双创成果,拓宽粤港澳青年职业视野,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就业创业,推动粤港澳企业与人才双向奔赴。
(二)推动学术交流。区科工商信局深入实施人才政策,积极打造“青蓝人才”品牌,持续举办“青蓝国际创新创业大赛”,采用“以投代评”“以赛代评”“以贷代评”等联动评审制,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联合粤澳青创国际产业加速器、粤港澳(南沙城)国际青创社区等单位,共召开约20场次青蓝人才政策宣讲会,为青年人才深入解读青蓝政策。青年人才参加青蓝大赛,获奖项目最高可获100万元创业资助和办公场地补贴支持,并获得项目跟踪扶持、团队孵化、人才招聘等服务。政策实施以来共支持600多个高校青年人才、粤港澳及海归人才创业项目落户番禺,助推番禺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最具影响力的人才“强磁场”。
(三)开展青年活动。支持粤港澳青年创业孵化器、粤澳青创国际产业加速器针对青年人才开展各类创业、培训、文娱等活动,2024年上半年共举办40余场青年活动,约1500人次参与。举办番禺区携手粤港澳青年创业孵化器赴香港职业训练局考察调研活动、“青创季 梦想创投计划”项目路演、粤澳青创生态圈年会暨粤澳青创人工智能谷启动仪式活动,多种形式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连续两年举办港澳台青年“科创名企行”,走访广汽埃安、比音勒芬、小鹏汇天等番禺区重点企业,帮助港澳台青年了解番禺区新科技、新行业前沿发展和支持企业发展政策;举办番港澳同心联谊会2024年新春春茗活动,通过参观千年沙边龙窑、体验非遗手作,增强港澳青年对中华文化的认识,推动在番港澳青年的互动交流;举办番禺青年夜校等活动,丰富青年业余生活,帮助湾区青年融入湾区。
二、落实人才安居政策,留住港澳青年人才
2023年6月14日,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印发了《广州市番禺区人才公寓管理办法》,定向服务我区人才服务卡持卡人。申请人才公寓需同时符合以下3个条件:(1)工作单位商事登记、税务征管关系及统计关系均在本区;(2)申请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在本市均无自有产权住房;(3)申请人当前未享受本行政区域内有关购房补贴、住房补贴政策。其中,白金卡持卡人可以享受不超过120㎡/人、最长5年100%租金补贴;金卡持卡人可享受不超过90㎡/人、最长2年50%租金补贴;银卡持卡人可享受不超过45㎡/人、最长2年20%租金补贴。另外,白金卡人才如不租住人才公寓选择市场租房,可享受每月最高4000元的租金补贴,补贴期限同样为最长5年。
我区目前已筹集804套人才公寓,分别是南村镇金地壹阅府396套、万樾台100套,沙头街大华紫悦府174套,石楼镇中海左岸花园134套,分布在我区三大产业平台区域,覆盖我区的东、中、西部地区,为符合条件的人才提供优质优惠的安居服务。人才公寓由区属国企运营管理,对804套人才公寓实行分批配租。目前我区人才公寓已启动配租,首批分配的金地壹阅府283套房源于10月16日发布信息,10月19日-10月21日开放参观样板房,10月22日-11月15日申请意向登记,11月29日电脑摇号配房,12月2日-12月6日公示分配结果。在我区创业、就业的港澳人才可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人才服务卡,符合条件的人才卡持有人可依程序申请租住人才公寓或租金补贴。
三、促进两地合作,共建共创共赢
(一)推动产学研融合。充分发挥广州大学城“智核”优势,广州大学城启用全市首个高校实验室共享平台,平台立足广州大学城12所高校资源优势,面向粤港澳大湾区中小企业开放,聚焦信息互通、仪器共享、深化合作、输送人才“四大功能”,加强番港两地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交流等方面合作。2024年6月促成广州大学城创新创业促进中心、广州大学城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与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达成框架性合作协议,有效整合番港创新资源,在实验仪器设备共享、低空经济产业技术创新、项目孵化载体和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互促共进,进一步支持番港两地高校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助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二)校地合作。坚持“从合作中来,到合作中去”,建立深度合作“朋友圈”。今年,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团区委与广州大学城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粤港澳青年创业孵化器、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深度合作,了解我区产业发展、产教融合、企业与高校毕业生供需等情况,摸清高校在招聘交流、教育成果转化、实习实训等校地合作需求,创新打造产业、教育、人才、服务四方联动校地企“组合拳”,深化“一镇街一高校一园区”人才服务,定制人才交流活动。
四、番港两地联合,开辟升学就业新赛道
番港两地教育局联合组织香港中学生访问番禺。我区现有广东仲元中学、市桥桥城中学等41所中小学、幼儿园与香港中圣书院、澳门培正中学等港澳学校结对成立了粤港澳姊妹学校。2023年4月份广东仲元中学与澳门培正中学举办了艺术交流活动,进一步感受了穗澳一家,文化同源的亲切。同年5月份,香港龙翔官立学校、香港九龙工业学校50多名师生与番禺南村中学师生举行社交流活动,通过社团的展示交流,同学们加深了解和增进了情谊。通过丰富的交流活动,有效地促进了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和文化的发展,为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人才储备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五、发挥区青联平台作用,共同促进湾区发展
区青联目前共有4位香港委员,在开展换届筹备工作时,团区委、区青联向各有关单位发出《关于推荐青联委员提名人选的函》,请各有关单位协助推荐委员提名人选,其中包括港澳青年界别,为换届大会做好准备,进一步发挥区青联平台作用,引导香港青年进一步了解番禺和大湾区机遇,让他们了解番禺发展空间和前景,把他们和番禺进一步连结起来,助力香港青年到番禺创业乐业。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促使番港青年双向奔赴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共青团广州市番禺区委员会
2024年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