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区教育局关于区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45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陈丽珍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将桥南都市水稻田纳入中小学课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议》(第45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区财政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番禺区分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农科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区妇联、桥南街等单位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4月2日进行了电话沟通。经综合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中小学校内小农田设置不理想的问题
2023年下半年,我局对全区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有96%的学校建有校园小农田,其中面积在51平方米及以上的有83%。多数学校实施多种类种植,包括水果类(85所学校)、蔬菜类(210所学校)、五谷类(47所学校)、花卉类(116所学校)、中草药类(108所学校)和其他类(4所学校)。此外,在市第一、第二批校园小农田建设评比中,我区获评5A级小农田的分别有18所学校(占全市37%)和24所学校(占全市17%)。当前,我区大部分学校已经开发了小农田相关课程,校园小农田建设逐步普及和完善。
二、关于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场所开设种植项目不足的问题
在《番禺区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指导意见》中,我区规定每所学校均要签约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其中学生人数在1000人以下的至少签约1个,1000人以上的至少签约2个。据2023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当时已有80%的学校完成签约任务,未签约的已落实整改。目前除新建学校外,均已完成任务。各校签约的基地种类多,其中,已签约学校中,签约农耕类基地的有152所、科技类基地的有42所、艺术类基地的有23所、学工类基地的有23所、服务类基地的有45所、其他类基地的有14所。由此可见,我区中小学签约的校外实践基地仍以农耕类基地为主。
三、关于将桥南都市水稻田纳入中小学课外实践教育基地的问题
桥南都市水稻田位于桥南街草河村,经向桥南街道办事处了解获悉,桥南街自2022年8月开展水稻试验田建设,面积约110亩,交由草河村内一家具有农业种养经验的企业负责营运,主要推广应用智能化生产设备设施和水稻种植的生产技术,以及推广种植新品种水稻等。经过一年半时间摸索种养,水稻田种养方法进入成熟阶段,将桥南都市水稻田纳入中小学课外实践教育基地具有一定可行性。但目前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该片区的运营公司采用自动化技术种养,员工少,接待能力不足;二是该地块属于高标准农田,大棚内可供学生集中休息的地方少,如学生大批到该片区进行参观学习,现场教学讲解质量得不到保证,且容易因休息地方不足而导致师生出现中暑、晒伤等突发情况,对学生的安全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暂不建议将桥南都市水稻田作为中小学课外实践教育基地。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开发基地资源,加强校外基地建设。
感谢您对我区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番禺区教育局
2024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