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议案(建议)提案处理 > 2024年


番禺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关于区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65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张在勇代表:

    您提出的《推动青少年儿童多使用粤语,传承与发展广东地方文化》(第65号)建议收悉。我单位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区教育局、区融媒体中心等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于6月进行了沟通联系。经综合区教育局、区融媒体中心等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我区文化、教育、融媒等相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保护传承本土粤语文化,不遗余力面向广大市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儿童大力宣传推广粤语文化。

    一、针对青少年儿童群体专门组织策划粤语传承的相关文化活动

    近年来,我局高度重视粤语文化传承工作,大力指导区文化馆、区图书馆等单位组织举办各项相关传承传播活动,不断推动本地区粤语文化的传承发展。如:在市桥街左边小学、石楼镇天誉小学、大龙街傍江东小学等地举办“番禺区2023年戏曲进校园”,以粤曲和粤语相声的表演形式,让同学们感受粤语文化的博大精深;邀请全网百万粉丝账号“张弛有道•粤语读诗”创始人、广州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客座教授张弛老师,在市桥中心小学举办《共话今古情——唐诗宋词与粤语文化》讲座,现场共计200多名师生和家长参加,线上吸引了3.75万人次观看;发动全区16个文化馆镇(街)分馆,组织推荐参加2023广州市首届粤语大赛活动,番禺区参赛代表在本次大赛中荣获3个相关奖项(中学组银奖、铜奖和小学组铜奖),充分展示我区广大青少年学生讲好粤语、传承粤语、弘扬本土优秀文化的良好精神风貌。

    同时,为了让粤语文化、本土诗词文化在读者们的心里生根发芽,区图书馆举办“祖孙三代咏唱诗词”系列大讲堂、《粤语学堂》、“童谣记忆·粤诵时光”“六一”展演颁奖、“小博士知识问答——粤语歇后语知多D”等多项粤语文化传承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带领读者们齐齐学粤语、诵诗词,感受不一样的广府粤语文化,为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搭建了一个学习粤语、体会粤语文化的平台。其中,“祖孙三代咏唱诗词”系列大讲堂项目被评为2023年番禺区“终身学习品牌项目”,祖辈父辈孙辈携手学习普通话和粤语颂唱古诗词,传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乐享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就幸福家庭。2023年共开展了8场相关系列活动,超过600人次现场参与。

    二、坚持做好语言文字规范推广和粤语文化传播工作

    近年来,区教育局、区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积极开展“粤语进校园”系列活动,鼓励学生在课间使用粤语进行交流。如:在学前教育阶段开展《童心向党 爱我广州》《续文脉 筑根基 强自信》为主题的文化交流、粤语童谣、讲古评比、创意手工大赛、优秀案例展示等活动;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唱响童谣,传颂经典》《粤动心弦,传承广府情》等歌咏视频评选大赛,举办《童心齐聚 粤向未来》粤语语言文化节等。通过组织各类粤语评比活动,鼓励孩子们唱粤语童谣,讲粤语故事,更好地接触广府文化。我区开发的《童唱岭南·广府童谣》系列粤语文化绘本,获评广东省委宣传部2021年主题重点出版物。

    此外,区教育系统定期举办粤语文化知识讲座,覆盖粤语故事、广州话溯源、发音特点和广府文化知识、文化展览等文化活动。通过开展粤剧进校园、广东音乐进校园、非遗传承人进校园等活动,引导学生们身体力行参与岭南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幼儿园积极开展岭南文化传承课题、项目和活动。学校将粤语文化纳入学校特色教育建设体系中,结合传统节日的特色推广,通过校园宣传栏等形式,营造良好粤语文化宣传氛围。

    三、发挥番禺融媒传播优势积极开展粤语文化宣传

    区融媒体中心充分发挥番禺融媒传播优势,积极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新媒体等平台开展粤语文化宣传工作。区融媒体中心旗下拥有“掌上番禺”APP融媒体矩阵、番禺电视综合频道、番禺电台、《番禺日报》(电子报和纸质报)等多个媒体平台,有线电视终端40万个,电台频率覆盖全珠三角,报纸发行6万份,“两微一端一网站”80个,粉丝量超过300万,形成深入基层、覆盖全区、辐射周边全媒体宣传格局。近年来,番禺融媒在内容创作上,坚持深耕本土,持续输出优质粤语作品,不断拓展宣传平台和新的传播渠道。目前基本实现了以“掌上番禺”客户端为核心,微博、微信、视频等传播全方位覆盖、全天候延伸、多领域拓展的融媒矩阵传播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成功入驻新华社、《人民日报》、南方+、新花城等一批中央、省市级媒体平台。

    番禺电台周一至周五每天有《禺城通识》《悭钱家嫂》《8090升级计划》《起势大玩咖》《养出好人生》《全城多面体》《车出车入车埋你》《城市追光者》共8档粤语节目播出,其中《禺城通识》通过粤语报道番禺本土资讯,让青年人更进一步了解所在区域的发展、变化,更有归属感。番禺电视综合频道有多档粤语节目定时播出,其中《公众视点》立足番禺区民生、社会、基层服务;《番禺气象》贴近市民服务,播报次日及预报一个星期内的气象情况;《番禺警讯》通过警情等案例的剖析,教育市民遵法、守法、用法等。番禺融媒推陈出新,新媒体平台策划创作有《好产品 番禺造》《搵食知味》等系列优秀粤语短视频,有态度、有情怀,用镜头捕捉光影、定格美好、耐人寻味,体现了较高的原创能力,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搵食知味》通过搜索并筛选大量的番禺美食信息,以粤语短视频形式将其中最优质的挑选出来呈现给观众。既有美食制作、色、香、味的视频展现,又有文化名人讲述特色美食的深厚文化内涵。上述广播、电视节目及短视频自播出以来,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贴近生活,得到市民的认同,本地收听率和收视率都排名第一,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收获了广泛的受众群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此外,区融媒体中心借助互动数字电视平台,开设粤语文化专栏。借助下属企业广州市番禺有线数字电视网络有限公司的“禺乐+”互动电视平台,加强本地化服务和粤语文化传承的推广工作。通过建设镇(街)专栏、智慧党建、智慧教育等专栏,不仅传递了番禺地区的粤语文化和艺术表演,如粤剧、舞狮、舞龙等,还深入挖掘了番禺的历史变迁和自然风光。该平台通过《禺山清风面对面》《番禺春晚》《搵食滋味》等优秀本地资源,使观众感受到番禺从古老村落到现代化城市的华丽转身,领略到这片土地上的岁月痕迹和自然景观,用丰富的内容粘连了用户,加强了粤语文化传承、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认同。

    四、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我区各相关职能部门将继续面向全社会尤其是以青少年学生为服务对象,继续做好粤语文化的传承传播工作。我局计划把与粤语文化相关的项目纳入非遗保护体系,指导各单位组织策划传承粤语文化的主题活动。

    区非遗中心将继续做好推广地水南音的项目,计划把语言类非遗纳入非遗保护内容。区文化馆将结合2024年番禺区星海艺术季,举办粤语大赛、粤语培训、粤曲培训以及粤语文化讲座等相关的粤语推广活动,通过不同形式吸引更多市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关注粤语文化,参与到粤语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中来。

    番禺博物馆计划举办粤语文化主题展览,与粤语地区博物馆、文化机构等开展合作项目,通过图片、实物、视频等形式,全面展示粤语的历史演变、语音特点、文学作品、传统戏剧等内容,把粤语文化主题展览送进校园及社区,提升少年儿童对粤语文化的认识;组织粤语互动体验活动,举办粤语角、粤语讲座、粤语戏剧表演等互动活动,邀请粤语传承人、专家学者进行现场讲解和互动,增强活动的专业性和吸引力。同时,加强粤语文化的宣传与推广,利用博物馆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粤语文化相关信息和活动预告,在馆内外张贴或播放粤语文化宣传海报、视频等,使用粤语为本地市民群众提供导览、讲解等服务,与番禺区社区教育中心合作开展送教到校,举办“粤讲粤好”活动,惠及广大师生。

    区图书馆努力打造粤语文化传播重要阵地,计划继续开展“祖孙三代咏唱诗词”“珠水金声 粤韵乐乡”等系列活动,通过咏唱与互动、粤剧表演、粤曲欣赏等形式,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粤语文化的魅力;同时加强与粤语地区文化机构的合作,共同策划粤语文化展览,推广粤语艺术表演,利用图书馆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粤语文化相关资讯、活动预告等,提高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读者提供丰富多彩的粤语文化体验。

    区教育局将继续做好语言文字规范推广工作,针对在校学生举办相关粤语文化传承传播活动。

    区融媒体中心计划策划多元化粤语活动,用好文娱活动场景。如:在番禺迎春花市、元宵佳节、端午龙舟赛、广州国际美食节等大型节庆活动中引入粤语和岭南文化,体现广府传统、引起社会共鸣;牵头组织社会各界文化名人与区融媒体中心粤语主持人共同组建粤语文化讲师团,与教育部门合作打造“粤趣日”、粤语故事会等文娱活动,在幼儿园、中小学间推广粤语文化等。

    感谢您对我区文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番禺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4年8月3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