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区教育局关于区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73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王兆玉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帮助孩子找回课间十分钟的建议》(第73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区财政局、区司法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番禺区分局等单位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6月26日进行了电话沟通,经综合区财政局等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广泛学习国内其他地区学校的先进经验,科学利用校内时间空间,创新拓宽保障学生课间十分钟自由活动和放松的建议
我区大部分学校位于城乡结合部,生均占地面积及生均建筑面积均超过上级规定的标准。因此,我区大部分学校学生课间十分钟活动场地空间得到保证。同时,由于我区中心城区的部分学校占地面积较小,受用地限制无法扩容,随着生育政策、入户政策放宽,入学人数逐年增加,生均占地面积逐年减少,故无法实现学生课间十分钟全部走向室外活动的理想状态。因此,我区部分学校因地制宜,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校课间十分钟的管理规定,例如个别小学制定“强身健体我最行”的课间微运动方案,让学生在课室有限空间内进行“微运动”;部分学校采用学生间隔活动的办法让学生享受课间十分钟,即第一节课下课后低年段学生到室外活动,高年段学生在课室进行阅读、小游戏等,待第二节课下课后,高年段学生到室外活动,低年段学生在课室进行阅读、小游戏等,最大限度保障学生课间十分钟活动权利。
二、关于积极改善校园硬件设施,为课间活动提供便捷和场地保障的建议
我区正积极开展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工作,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均通过广州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督导评估验收,成为广州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学校办学硬件和软件得到基本保障。近年我区新建学校均能严格按照《广州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督导评估方案》相关指标进行设计和建设,生均占地面积、生均建筑面积、运动场等硬件得到保障,为学生课间十分钟活动提供基础场地保障。学校每天坚持组织开展精彩纷呈的大课间活动,保障每一个学生在校内能有充足的运动时间。根据上级要求,每年对学生健康体质情况进行专业测试,采集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指导学校改进学生健康体质工作。
三、关于完善校园安全立法和应急处置预案,探索从“事后赔偿”向“事先预防”转变,合理规定学校相关责任的建议
学生在课间十分钟自由活动难以有效监管,学生之间出现磕磕碰碰事故的可能性比较高,并且事故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学校面临的学生意外伤害风险严重影响学校落实课间十分钟活动的积极性,课间十分钟期间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任务十分艰巨。保险是学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风险管理和控制的基本手段,充分利用保险工具能有利于防范和妥善化解校园课间十分钟安全事故责任风险,避免或减少经济纠纷,减轻学校办学负担,维护校园和谐稳定。2009年以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推行校方责任保险,完善校园伤害事故风险管理机制的通知》(教体艺〔2008〕2号)、《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市财政局关于推行校(园)方责任保险管理机制的通知》(穗教〔2009〕165号)及《区安委办关于印发2023年度番禺区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推进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全面推行校方责任保险及校方无过失责任险工作,有条件的学校附加购买食品安全、体育运动伤害等领域的责任保险,积极构建教育风险管理服务体系,减少学校开展课间十分钟活动的风险。
四、关于加强对课间十分钟相关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管,指导督促学校从自身实际出发制定应急预案及开展演练,确保课间十分钟高质量、有序开展的建议
2020年9月1日实施的《广东省学校安全条例》及2022年5月1日实施的《广州市学校安全管理条例》分别明确了各部门、学校、村居及学生家长的安全管理责任。根据上级校园安全政策文件规定,区政府及我局均建立学校突发事件报告、处置和部门协调机制,各学校也相应制定突发事件安全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开展应对突发事件的演练活动,配备必要的应急处置器材和设备,及时处理突发应急事件,为学生们优质的课间十分钟提供管理保障。
学校课间十分钟活动的落实,关键是改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帮助教师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严格监督教师按照下课铃准时下课,切实把课间十分钟时间留给学生。据悉,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拟出台学校课间十分钟管理文件,对学校落实课间十分钟工作进行具体指引和规范管理,我局将落实上级出台的具体实施细则,保障我区学校课间十分钟工作顺利开展。
感谢你们对我区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你们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番禺区教育局
2024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