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议案(建议)提案处理 > 2024年


番禺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关于区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01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郭启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紫坭岛文旅融合发展,助力沙湾街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101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区发展改革局、区科工商信局、区农业农村局等单位认真研究办理,并分别在5月23日、6月24日、6月25日与您进行了电话沟通。经综合区发展改革局等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深挖乡村文化资源

紫坭岛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传统民田区水乡的村落格局,截至2024年6月,紫坭岛共有各级不可移动文物21个。民间艺术活动方面,番禺水色、紫坭春色、七夕乞巧、包公诞、先师诞等,都有鲜明的地域民俗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目前紫坭岛上共有1项市级非遗名录(沙湾鲁班信俗)、1个市级非遗传承基地(沙湾红基学校)、1名区级传承人(梁棉)。为传播乡村文化,我区积极推进沙湾街“古韵叠境”新乡村示范带规划建设。该示范带总长30.1公里,串联3大片区,其中一个展示工业文化旧址的活化和乡村文化古迹片区为“紫善魅影”。该片区包含紫坭村、三善村和龙湾村3个行政村,整合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宝墨园、南粤苑和国家3A级旅游景区紫泥堂文化创意园等旅游资源,策划有水上飘色、紫坭春色和乞巧等传统民俗活动,通过打造集岭南古建筑、岭南园林艺术、珠三角水乡特色于一体的观光游览胜地以及摄影、文化、创意于一体的文旅产业平台,将紫坭岛丰富的文旅资源串珠成链,加快推动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目前,“古韵叠加”新乡村示范带已先后完成示范带标识系统的设计以及导览设施的布设,形成了统一的视觉体系,开发导览小程序同时嵌入导览设施,方便游客通过导览小程序了解示范带各节点的情况,为提高紫坭岛的旅游吸引力提供助力。

    下阶段,我区将积极学习其他地区文旅建设的先进经验,充分挖掘和串联水乡文化、乡村传统文化要素,再现紫坭岛浓厚的水乡气息,形成富有乡村特色的乡村文化体系。同时在紫坭岛开展非遗系列保护传承和宣传推广,通过举办非遗进校园等活动向广大青少年普及番禺优秀非遗文化,培养优秀的乡村文化、乡村手艺传承人,丰富岛上的旅游资源吸引游客。

    二、做精乡村文旅融合基础产品

    紫坭岛内有着丰富的旅游生态资源,目前正在打造以休闲、观光、体验为核心的特色旅游产业,以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宝墨园和近年开发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紫泥堂文化创意园为特色亮点,同时发展生态乡村旅游,与沙湾古镇、滴水岩森林公园相呼应,带动沙湾街旅游业的发展。紫坭岛饮食文化既传统又新颖,品类丰富又特色鲜明,不仅有紫坭鱼皮角、瑞园草鲩鱼、子姜焖猪手、特色炒牛奶等绿色有机特色菜,还有沙湾姜埋奶、龟苓膏、双皮奶、红豆沙等甜品小吃。驰名已久的紫坭鱼皮角成为游客和当地民众馈赠亲友的特色手信之一。在餐饮方面,食肆商铺种类众多,主打本地特色菜品。其中以“文旅+餐饮+科技”为特色的宝墨园主题餐厅怡味馆,让人们在就餐的同时直观感受到3D立体的动画场景。

    下阶段,我区将继续扶持紫坭岛住宿、餐饮企业的发展,加大对特色小吃、乡村景观的宣传推广力度和住宿、餐饮企业申报上限、增量等扶持力度,鼓励住宿、餐饮企业加强商业、文化、旅游等消费跨界融合,积极拓展消费新场景,推动文商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三、做优文旅融合衍生产品

    紫坭岛的文旅资源具有典型的岭南特色,近年来,宝墨园深挖岭南园林特色文化,通过文化与创意的演绎,推出形式多样、富有创意的文创产品,如樱花雪糕、“锦上添花”胸针、樱花主题古风团扇、音乐盒、“宝墨生辉”晴雨伞等文创产品,让游客通过文创产品感受到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下阶段,我区将认真探索在紫坭岛增设乡村文化讲堂、深度农耕、手工艺作坊等体验性项目的可行性,积极开发兼具实用性和美观性的文创产品,做优紫坭岛文创品牌。

    感谢您对我区文化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番禺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4年8月3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