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6月,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各镇、县级市和各部门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不断加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力度,全区安全生产状况总体形势良好。
一、全区各类安全事故情况
今年1-6月份,全区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229起、死亡58人、受伤258人、直接经济损失1202.94万元,与2011年同期相比事故277起、死亡81人、受伤331人和直接经济损失1306.46万元分别下降17.3%、28.4%、22.1%和7.9%。亿元GDP各类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43,同比下降33.7%;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109,2011年同期无发生工矿商贸生产安全事故;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1.412,同比下降23.02%。
1.道路交通:今年1-6月,全区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25起、死亡55人、受伤258人、直接经济损失42.415万元,与2011年同期事故272起、死亡71人、受伤330人、直接经济损失35.99万元相比,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分别下降17.3%、22.5%和21.8%,直接经济损失上升17.9%。
2.火灾:今年1-6月份,全区共发生火灾3起、死亡1人、受伤0人、直接经济损失984.2万元,与去年同期火灾事故4起、死亡2人、无人员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31.466万元相比,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5%和50%,直接经济损失上升325.2%。
3.工矿企业(含建筑):今年1-6月份,全区共发生工矿企业(含建筑)生产安全事故1起、死亡2人、直接经济损失约176.32万元,去年同期无发生死亡事故。
4.水上交通:今年1-6月份,全区无发生水上交通事故,与去年同期水上交通事故1起、死亡8人、受伤1人、直接经济损失700万元相比均下降100%。
二、1-6月份工矿企业(含建筑)事故概况
2月14日上午9时左右,张家口奥斯特不锈钢工程有限公司员工在南村镇塘东村惠星公司预留发展用地内用不锈钢板制造酒槽顶盖时,发生小型吊机和吊起的圆形不锈钢板倾倒事故,造成2名工作人员被压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三、安全生产形势分析
(一)今年1-6月份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各类安全事故四项绝对指标均呈下降态势,与去年1-6月份相比,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下降17.3%、28.4%、22.1%和7.9%。
(二)进入第二季度,各类事故和突发事件激增,全区安全生产形势趋紧。
(三)部分行业安全状况不容乐观。今年1-6月份工矿企业(含建筑)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及直接经济损失同比均有上升。进入5月份,火灾事故频发。
(四)部分领域事故频发,形势严峻。农村自建房聘请的私人施工队普遍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和专业技能水平较低,没有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操作规程,作业随意性大,违章行为多,导致事故多发。
四、部分行业和领域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
我区安全生产形势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节假日期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较多,造成全区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二是部分行业(领域)生产安全事故多发,形势很不乐观。三是一般事故未能得到有效遏制,事故宗数大幅上升。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一)企业责任主体意识较差。尽管各部门对安全生产工作日益重视,但“政府热、企业冷”的现象依然存在,企业责任主体意识还没有真正形成,基层基础工作薄弱,违章违规现象依然存在。不少业主安全生产法治意识淡薄,安全投入不足,安全保障措施不落实。一些行业和企业大量使用的农民工、临时工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技能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差,成为事故多发群体。
(二)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活动还不彻底。部分单位安全监管仍存在漏洞,打击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从事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的力度不够,存在重罚款、轻管理、轻跟踪落实现象,非法违法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的惩处和制止。
(三)执法缺位、执法不严问题还没及时调整。节假日期间,部分单位和职能部门日常工作现场监管工作不到位,部分人员还患有假日综合症,没有及时调整工作态度、工作思路和工作模式,思想比较松懈。部门执法缺位、执法不严导致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不实、不严、不到位,也是导致事故多发一个重要原因。
(四)监管措施和手段缺乏创新。目前很多生产经营单位都在转变经营模式,不断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安全生产监管领域也随之出现一些新的隐患和问题。但是,一些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监管措施和手段没有及时创新和完善,没能发挥应有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打击查处力度不够。
(五)基层安全监管效能发挥较差。我区各镇(街)均已开展委托执法工作,村(居)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有序开展,但基层安全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安全巡查仅仅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层次挖掘问题,安全监管效能不足。
(六)企业现场监管人员不到位,安全隐患突出。现时已进入高温雷雨季节,雷电、暴雨、台风等灾害性天气趋向频繁,季节性不安全因素逐渐增多,员工生产作业环境恶劣,容易引发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安全设施设备没有得到及时维护保养,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七)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力度不足,扑救初始火灾能力较差。企业安全生产意识淡薄,从业人员应急救援能力较差,缺乏扑救初始火灾能力。按照火灾救援常规,火灾发生后事故单位应在3分钟内组织强有力的队伍进行灭火救援工作,第一时间扑灭火灾。例如,梦都美地毯厂火灾事故,企业扑救初级火灾能力很差,安全意识也很薄弱,事故发生20多分钟才报警,耽搁事故救援宝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