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目录 > 就业创业 > 监测统计

2021年第一季度番禺区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1-06-15 17:35:37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摘   要


一、根据2021年第一季度番禺区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基本情况以及对番禺区就业失业监测企业的分析,得出本期结论如下:

(一)番禺区人力资源市场情况

1.企业用工需求和求职人员数量同比大幅增加。

2.我区恢复举办现场招聘会,但入场求职人数偏少,以网上招聘求职为主。

3.第二产业用工需求同比下降,第三产业用工需求同比上升。第三产业用工需求超过第二产业。

4.用工需求同比变化较大的行业较多。批发零售业和纺织业用工需求同比上升较大;电子设备业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用工需求同比下降较大。

5.普工类、技工类、专业技术和管理类工种待遇同比上升。

(二)番禺区就业失业监测企业情况

1.企业人员流失率低,企业总体就业形势稳定。流失率排名前三的是住宿和餐饮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企业总体缺工率为8.30%,普工、技工的需求量较大。缺工人数排名前三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二、意见与建议

(一)部门联动,强化对企业的服务水平

(二)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确保提供均等化服务。

(三)拓宽公共招聘服务的方式。

(四)扩大就业失业监测面。


编 制 说 明

         一、目的

完善番禺区人力资源供求信息收集、分析、发布制度,掌握番禺区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动态预测就业变化趋势,为就业服务工作以及相关政策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数据来源

(一)报表:《各类招聘会统计报表》、《番禺区求职人员信息统计表》、《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情况》、《番禺区企业行业分类》、《番禺区求职人员信息调查问卷数据汇总》、《流动人员入穗就业情况汇总表》等报表。

(二)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番禺就业网、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一内部应用门户。

(三)番禺区企业用工定点监测数据、番禺区就业失业监测企业数据。

(四)番禺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三、统计范围与对象

统计范围涵盖番禺区人力资源市场就业、用工情况。统计对象主要包括进入番禺区人力资源市场和各镇(街)劳动保障中心登记招聘的企业和求职者、番禺区就业失业监测企业、区内主要人力资源机构的求职者。

四、统计方法与报告

(一)行业分类参照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4754-2017),并结合番禺区行业特色对番禺就业网的行业分为19大类,对番禺区监测企业行业分为14大类。

(二)番禺区就业中心收集数据进行汇总后形成分析报告。

五、阅读报告的对象

相关职能部门、区厂商会、与本中心有联系的学院(校)、企业、求职者。


一、番禺区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总体情况

(一)总体情况

此项数据来源于“番禺就业网”用人单位登记招聘各类人员信息以及求职者信息,番禺区人力资源市场举办的现场招聘会和镇(街)举办的现场招聘会求职者信息。

1.用工需求和求职人数增幅较大

2021年第一季度,用人单位登记招聘各类人员25080人次,同比增加72.22%。求职人数为21072人次,同比增加106.28%。

原因分析:上述数据增幅较大,主要原因,一是去年同期处于疫情高峰期,大部分企业生产未能恢复,人员流动处于停顿状态;二是今年第一季度生产基本上恢复正常,人员流动也恢复正常,企业招聘人数和求职者人数出现反弹性增长。

1-1需求人数与求职人数

2.供求关系趋于平稳

2021年第一季度,用工需求人数与求职人数的比率(求人倍率)为1.19,同比下降0.24,即从去年同期平均1.43个岗位对应1名求职者,下降到本季度平均1.19个岗位对应1名求职者。

1-2求人倍率

(二)需求分析

此项数据来源于“番禺就业网”用人单位登记招聘各类人员信息。

1.第三产业用工需求占据主导

2021年第一季度,第一产业用工需求比例为3.03%,同比上升2.77%;第二产业用工需求比例为42.00%,同比下降3.90%;第三产业用工需求比例为54.97%,同比上升1.13%。

1-3 2021年第一季度产业用工需求比例

2.用工需求变化大的行业较多

2021年第一季度,批发零售业、五金机械业、房地产和建筑业占用工需求的前三位。从图1-4中可以看出,用工需求同比变化较大的行业有:批发零售业,同比上升4.87%;纺织业,同比上升4.00%;电子设备业,同比下降5.82%;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同比下降5.79%。

原因分析: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去年同期处于疫情高峰期,大部分企业生产未能恢复;二是今年第一季度生产基本上恢复正常,企业招聘活跃;三是我区处于产业转型升级期,导致较多行业出现用工需求变化较大的现象。

1-4 2021年第一季度行业用工需求比例

3.用人单位对高等教育学历人员的需求有所下降

从图1-5可知,2021年第一季度,用人单位对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的需求占用工需求总量的15.59%,同比下降2.23%。

1-5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用工需求

4.生产工需求旺盛

2021年第一季度,用人单位需求较大排名前三位的工种为生产工、业务员、文员,分别占工种总需求的31.73%、17.18%、5.21%,其中生产工的需求同比下降1.59%,业务员的需求同比上升1.48%。

1-6工种需求对比


(三)供给分析

此项数据来源于番禺区人力资源市场举办的现场招聘会、番禺就业微信公众号、前台求职者的统计数据。

1.现场招聘会人气冷清,微信平台人气旺盛

传统招聘会等线下平台的求职热度有所恢复,通过移动端等线上平台的求职热度持续上升。由于疫情形势向好发展,2021年春节后番禺区人力资源市场恢复举办现场招聘会,第一季度举办了4场,场均入场人数为105人。求职者主要通过番禺就业网和番禺就业微信平台求职。2021年第一季度通过番禺就业微信查看招聘信息的有107864人次,同比增加24.18%。

1-7现场招聘会场均入场人数

2.求职者男性占比高于女性,且大龄求职者居多

2021年第一季度,到前台求职的求职者有355人,其中,男性求职者占比60%,女性求职者占比40%;16至35岁的求职者占比40%,36岁及以上的求职者占比60%,求职者以男性居多。

1-8求职者性别结构                图1-9求职者年龄结构

3.受过高等教育的求职者占比略微上升

2021年第一季度,到前台求职的求职者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比35%,同比上升1%;高中(含中专、中技)、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合计占比65%,同比下降1%。

1-10求职者文化程度





二、用工定点监测企业情况

此项数据来源于2021年第一季度全区150家用工定点监测企业填报的数据。

(一)外来务工人员是定点监测企业在岗员工的主要就业群体

2021年第一季度末企业在岗员工有38450人,其中,外省户籍员工占比48%,本省外市占比22%,合计占比70%,同比下降2%;本市户籍员工占比30%,同比上升2%。

2-1在岗员工户籍

(二)在岗员工薪酬水平总体有上升

2021年第一季度末,企业在岗员工中,普工的平均工资为4413元/月,同比上升8.37%;技工的平均工资为4997元/月,同比上升4.39%;专业技术及管理人员的平均工资为6674元/月,同比上升5.52%。

2-2企业普工、技工、专业技术及管理人员平均工资变化趋势

2021年第一季度,十四个重点城市的企业每月最低工资标准维持去年的水平不变。番禺区企业最低工资标准为2100元/月,非全日制职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20.3元/小时。

2-3国内重点城市最低工资标准


三、求职人员情况

此项数据来源于16个镇(街)劳动保障中心以及24家我区人力资源公司的求职者统计数据。

(一)求职者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

2021年第一季度,求职人员有38834人,其中,外省户籍占比40%,本省外市户籍占比28%,本市户籍占比32%。

3-1求职者户籍情况

(二)求职者期望薪酬水平多在4001-5000元区间

2021年第一季度,求职者期望月薪主要集中在4001-5000元、3001-4000元、5001-6000元,分别占比54%、17%、13%。

3-2求职者期望月薪

(三)求职者求职主要考虑经济收入、是否参加社会保险以及工作时间长短因素

2021年第一季度,求职者求职主要考虑以下因素:经济收入(工资及福利),有39%求职者选择;是否参加社会保险,有22%求职者选择;工作时间长短,有19%求职者选择;工作地点,有12%求职者选择;工作的稳定程度,有12%求职者选择。

3-3求职者求职考虑的因素


四、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情况

此项数据来源于纳入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一内部应用门户中的就业培训信息系统就业登记的备案数据。

(一)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总量大幅增长

2021年第一季度,番禺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总数为8908人,同比增长64.45%;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人数有3665人;期末尚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4513人。

原因分析: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同比增幅大,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处于疫情高峰期,大部分企业生产未能恢复,人员流动处于停顿状态。

(二)期末尚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人数增幅较大

2021年第一季度末,尚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为4513人,同比增加43.59%。

原因分析:上述数据增幅较大,主要原因与第(一)项原因一致。

4-1期末尚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

(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人数增长快

2021年第一季度,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人数为3665人,同比增加78.69%。

原因分析:上述数据增长快,主要原因,一是去年同期处于疫情高峰期,大部分企业生产未能恢复;二是办理失业登记人数较多,实现再就业人数也相应增加。

4-2 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情况


五、外来务工人员情况

此项数据来源于纳入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一内部应用门户中的就业培训信息系统就业登记的备案数据。

(一)外来务工人员总量减少

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末,我区就业登记在册的外来务工人员有822252人,对比上年末减少了6.72%;其中,本省市外户籍占31%,外省户籍占69%。

(二)外来务工人员分布趋势呈阶梯状

2021年第一季度,我区外来务工人员按就业地划分,总体分布趋势呈阶梯状。第一阶梯的是大龙街、南村镇,分别占比13.71%、11.42%;第二阶梯的是大石街、化龙镇、沙头街、石碁镇、市桥街、东环街,人数占比则相差不大。

5-1外来务工人员就业地分布情况

(三)外来务工人员学历普遍偏低

  2021年第一季度,我区外来务工人员按学历划分,初中及以下学历占比49%,高中学历占比15%,中专学历占比13%,高等教育学历合计占比23%。外来务工人员学历普遍偏低。

5-2外来务工人员学历情况


六、番禺区就业失业监测企业情况

为更广泛地了解我区企业的用工形势,我们联合各镇(街)劳动保障中心对辖区内1000多家“四上”企业开展就业失业情况动态监测工作。

(一)企业基本情况

2021年第一季度,我区共对1039家“四上”企业开展就业失业情况动态监测工作,在岗总人数为165374人,其中:普工101467人、技工28134人、管理人员23006人、其他人员12767人。有招聘计划的企业有628家,占比60.44%;计划招聘总人数(缺工人数)为13734人,其中:普工9553人,技工2925人,管理人员1256人。有流失员工的企业有579家,占比55.73%,流失总人数为7389人,其中:流失的普工5664人,技工1231人,管理人员494人。

(二)监测企业以老牌企业为主

2021年第一季度,我区1039家“四上”企业中,成立5年或以下的占16%,成立6至10年(含)的占25%,成立10年以上的老牌企业占59%。由此可见,“四上”企业以老牌企业为主。

6-1 企业成立年限

(三)批发和零售业的企业数量占比超过四分之一

2021年第一季度,我区1039家“四上”企业主要分14个行业分析,分别是: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属制品业,住宿和餐饮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皮革和制鞋业,汽车制造业,珠宝首饰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家具制造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其中,企业数量最多的是批发和零售业,占比26%;企业数量最少的是“家具制造业”和“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占比都只有1%。

6-2 行业结构


(四)汽车制造业企业数量少,但用工人数多

2021年第一季度,14个行业中用工量占比排名前三的是批发和零售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分别占用工总量的13.14%、9.06%、8.72%。用工量最少的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占用工总量的0.33%。汽车制造业企业数量少,但用工人数多。

6-3 行业用工比例

(五)企业缺工情况

1.企业缺工以普工、技工为主

2021年第一季度,监测企业缺工总人数为13734人,其中普工、技工、管理人员分别占比70%、21%、9%。缺工人数与用工人数之比(缺工率)为8.30%。企业缺工以普工、技工为主。

6-5工种缺工比例

2.缺工人数较多的集中在三大行业

14个行业中,缺工人数占缺工总人数比例排名前三的是批发和零售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分别占比12.80%、12.28%、11.87%;占比最低的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只有0.29%。

6-6行业缺工比例

3.企业总体缺工率为8.30%

企业总体缺工率为8.30%。14个行业中,缺工率排名前三的是住宿和餐饮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分别是12.75%、12.16%、11.70%。缺工率最低的是汽车制造业,只有2.52%。

6-7行业缺工率

4.生产工、车缝工、业务员为三大紧缺职位

监测企业紧缺的职位总人数有5737人,其中排名前三的是生产工、车缝工、业务员,分别占比9.27%、8.19%、8.07%。

6-8紧缺职位

(六)人员流失情况

1.企业人员流失较少,流失人员主要为普工

2021年第一季度,监测企业流失总人数为7389人,其中普工、技工、管理人员分别占比76%、17%、7%。流失人数与用工人数之比(流失率)为4.47%。企业经营情况对人员流失的影响较小。

6-9工种流失比例

2.批发和零售业流失人数占比较大

14个行业中,流失人数占流失总人数比例排名前三的是批发和零售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分别占比15.05%、10.12%、9.66%;占比最低的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只有0.16%。

6-10行业人员流失比例

3.用工总体稳定,人员流失率各行业差异不大

企业员工总体流失率为4.47%。14个行业中,流失率排名前三的是住宿和餐饮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分别是6.90%、5.33%、5.19%。流失率最低的是珠宝首饰业,只有2.15%。

6-11行业人员流失率

4.人员流失原因以员工个人原因为主

监测企业中,人员流失原因选“个人原因(其他)”的有47.93%,选“其他原因”的有26.18%,选“个人原因(返乡)”的有20.50%,选“订单不足”的有5.39%。造成人员流失的主要是员工个人原因,因企业经营问题造成流失的占少数,由此可见企业经营总体情况稳定。

6-12人员流失原因

(七)问题剖析

1.普工短缺的原因

一是新业态行业的迅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劳动力(尤其是新生劳动力),对传统行业尤其是制造业带来强烈冲击。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进一步催化了新业态,吸引了更多的就业者。

二是新生代劳动力择业观的改变也是造成目前企业普工短缺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日渐丰富,新生代劳动力已由生存型需求逐渐转变成发展型需求,他们求职选择面更宽广,观念也大不相同,他们大多不愿进制造企业从事生产一线的工作,而更青睐到工作环境好、薪酬待遇高、自由度大的行业工作。

2.技工短缺的原因

一是我区企业在经历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对研发的需求日益增长,导致高级人才供不应求。

二是伴随劳动力更新换代,一部分成熟技工退出劳动力市场后,新生代劳动力往往不愿在工厂多提升自己的技能,流动性较大,难以培养出真正的成熟技工。


七、促就业、稳就业工作情况

(一)积极推进就业登记和社会保险登记业务统一办理工作

根据《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统一做好就业登记和社会保险登记工作的通知》(穗人社函〔2020〕750号)相关要求,从2021年2月1日起,实现就业登记和社会保险登记统一办理。用人单位在进行社会保险登记时,对于社保增员的,即视为完成办理就业登记;对于社保减员的,同时注销相应人员的就业登记。今年2月至3月,社会保险登记视同办理就业登记人数有372096人,其中,新签的有337856人,解除登记的有34240人。

(二)落实就业补助政策,促进就业稳定

1.为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留在我市就业,我区积极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补助政策,为促进就业稳定作出积极贡献。据统计,2020年,申领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补贴4757人,比2019年增长60多倍。补贴对象为:毕业2年内到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社会组织等就业,或到乡镇(街道)、村居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含参加政府部门组织的服务基层项目,非属机关事业单位编内人员),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办理就业登记并已缴纳社会保险费6个月以上的高校毕业生。补贴标准:按每人3000元标准给予补贴。由此可见,我区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还是较高的。

原因分析:2020年申领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补贴人数同比激增的主要原因,一是2020年放宽了申请补贴的条件,2019年的条件是毕业1年内的高校毕业生,2020年的条件是毕业2年内的高校毕业生,从而导致申请补贴人数激增;二是2019年政策实施初期,了解补贴的人较少,随着各方对政策的不断宣传,了解政策的人越来越多,申请补贴的人也越来越多。

2.为进一步拓展就业渠道,稳定灵活就业市场,我市自2019年推出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人员每月按600元给予补贴,除对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人员可延长至法定退休年龄外,其余人员累计最长补贴不超过3年。2020年办理灵活就业登记的有7161人,同比增长了2.4倍。2020年申领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的有9618人次,同比增长了4.9倍。由此可见,补贴政策促进了灵活就业市场的发展,对稳定就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原因分析:2020年两项灵活就业类补贴申请人数同比增长大的主要原因是,2019年了解补贴政策的人较少,随着各方对政策的不断宣传,了解政策的人越来越多,申请补贴的人也越来越多。


八、意见及建议

(一)部门联动,强化对企业的服务水平。番禺区就业失业监测企业总体用工情况较稳定,个别行业缺工现象不容忽视,尤其缺普工、技工,需引起重视。一是以重点行业企业为抓手,同时重视中小微企业的经营运转情况,以实际调研为基础,掌握其生产、用工、经营等方面的难点、痛点,从而对症下药,为其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府服务。针对招聘需求较大的企业,就业服务部门应加大帮扶力度,协助企业招聘新员工。二是强化镇(街)、社区(村)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与辖区企业的联系与互动,借助电子政务、即时通讯软件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力量,增强政策信息宣传、政策服务的精确性。三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构建行政部门、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及其他相关组织共同参与的校企合作体系和运行机制,促进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更好地开展“校企合作”,持续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四是引导企业积极建立内部技能培训体系,保障员工的受训机会、提升其参训意愿。建立企业与区训练中心的合作关系,互相输送培训师资和课程资源。

(二)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确保提供均等化服务。通过多种措施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归属感,吸引更多外来务工人员来番禺就业。一是强化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健全积分入户政策,强化医疗、养老、教育等多维度社会政策和福利方案的递送。二是进一步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确保外来务工人员与本地人享受一致的就业服务。三是与外地院校开展校企合作以及与开展扶贫活动过程中,加大对番禺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外来务工人员来番禺就业。

(三)拓宽公共招聘服务的方式。一是深入推进“互联网+就业服务”模式,不断完善网上招聘会功能,拓展“云招聘”“微招聘”服务模式,免费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线上面对面的便捷高效的就业服务,增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互动性,提高双方识别的准确度和针对性。二是继续办好现场招聘活动。虽然线上招聘求职是主流,但通过走访企业了解到不少企业在线下平台能招聘到合适人才,反而在线上平台招聘成功率较低,由此可见,企业对现场招聘需求较大。番禺区人力资源市场现场招聘会求职热度偏低,导致企业参会积极性不高(缺少大型或四上企业参会),相互影响下,进场求职人员学历平均水平也偏低,形成恶性循环。纵观近年校园招聘会的情况,参会企业数量大、质量高,参会人数多,形成良好的氛围。人社部门应该加大宣传和服务力度,提高现场招聘会知名度,吸引更多高质量企业和高素质求职者参会,更好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就业服务。

(四)扩大就业失业监测面。镇(街)劳动保障中心对增加番禺区就业失业监测企业这项新的工作任务感到任务重、压力大,且企业填报意愿不高,影响了填报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建议,整合各有关部门的力量扩大就业失业监测面,整合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减轻企业填报工作量,并开发监测填报系统,使填报工作更顺畅,数据统计更方便。


九、结 语

“十四五”规划要求: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因此,我们要立足全区就业工作大局,以“服务贴心、就业称心”“群众满意”为宗旨,大力推进“互联网+就业服务”,加大力度完善番禺就业网站、微信公众号、自助招聘市场等线上线下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推进落实“六稳”“六保”工作,落实《广东省进一步稳定和促进就业若干政策措施》,让群众和企业能更便捷地获得就业信息、就业政策、就业服务,形成良好的就业工作格局,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求职热度是反映现场招聘会人气指数的一项重要指标,能够反映出人力资源市场现场招聘会的社会影响力。

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指在劳动年龄(16周岁至退休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处于无业状态并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失业登记的番禺区城镇常住人员。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