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目录 > 就业创业 > 监测统计

2024年第一季度番禺区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

来源:番禺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时间:2024-05-09 09:00:00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摘    要

  一、本期结论

  根据2024年第一季度番禺区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基本情况以及对番禺区就业失业监测企业的分析,得出本期结论如下:

  (一)番禺区人力资源市场情况

  1.企业用工需求和求职人数同比减少。

  2.求人倍率0.47,人力资源市场职位供不应求。

  3.用工需求同比变化较大的行业比较多。教育,住宿和餐饮业,食品饮料业,批发和零售业同比上升;建筑业,金融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同比下降。

  4.第二产业用工需求同比上升,第三产业用工需求同比下降。

  (二)番禺区就业失业监测企业情况

  1.有流失员工的企业数量同比减少;人员流失率3.22%,呈下滑趋势;企业总体就业形势稳定。

  2.企业招聘需求率4.38%,呈下滑趋势;企业总体缺工率1.62%。

  3.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参保人数呈下滑趋势。

  二、意见与建议

  (一)强化就业优先意识。

  (二)强化就业优先政策。

  (三)大力开展终身职业技能培训。

  (四)健全适应新就业形态特点的社会保障政策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注:因广州市内部统一门户系统的业务全面迁移到省集中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一体化信息系统,造成部分业务统计数据不全,所以本期分析报告暂不分析外来务工人员情况及其他就业补助类情况。

  编 制 说 明

  一、目的

  完善番禺区人力资源供求信息收集、分析、发布制度,掌握番禺区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动态预测就业变化趋势,为就业服务工作以及相关政策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数据来源

  (一)报表:《各类招聘会统计报表》、《番禺区求职人员信息统计表》、《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情况》、《番禺区企业行业分类》、《番禺区求职人员信息调查问卷数据统计》、《流动人员入穗就业情况汇总表》等报表。

  (二)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番禺就业网、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一内部应用门户。

  (三)番禺区企业用工定点监测数据、番禺区企业就业失业情况动态监测数据。

  (四)番禺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三、统计范围与对象

  统计范围涵盖番禺区人力资源市场就业、用工情况。统计对象主要包括进入番禺区人力资源市场和各镇(街)劳动保障中心登记招聘的企业和求职者、番禺区就业失业监测企业、区内主要人力资源机构的求职者。

  四、统计方法与报告

  (一)行业分类参照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4754-2017),并结合番禺区行业特色对番禺就业网的行业分为19大类,对番禺区就业失业监测企业行业分为14大类。

  (二)番禺区就业中心收集数据进行汇总后形成分析报告。

  五、阅读报告的对象

  相关职能部门、区厂商会、与本中心有联系的学院(校)、企业、求职者。

一、番禺区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总体情况

  (一)总体情况

  此项数据来源于“番禺就业网”用人单位登记招聘各类人员信息以及求职者信息,番禺区人力资源市场举办的招聘会和镇(街)举办的招聘会求职者信息。

  1.用工需求和求职人数同比减少

  2024年第一季度,用人单位登记招聘各类人员4549人次,同比减少34.53%。求职9638人次,同比减少26.41%。

图片1.png

图1-1 需求人数与求职人数变化走势

  2.求人倍率偏低,人力资源市场职位供不应求

  2024年第一季度,用工需求人数与求职人数的比率(求人倍率)为0.47,同比下降0.06,即从去年同期平均0.53个岗位对应1名求职者,下降到今年平均0.47个岗位对应1名求职者。

图片2.png

图1-2 求人倍率变化走势

  (二)需求分析

  此项数据来源于“番禺就业网”用人单位登记招聘各类人员信息。

  1.第二产业用工需求比例上升,第三产业用工需求比例下降

  2024年第一季度,第一产业用工需求比例1.88%,同比下降0.68%;第二产业用工需求比例37.95%,同比上升4.75%;第三产业用工需求比例60.17%,同比下降4.07%。

图片3.png

图1-3 产业用工需求比例

  2.用工需求变化较大的行业较多

  2024年第一季度,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教育占用工需求前三位。用工需求同比变化较大的行业有:教育,同比上升8.52%;住宿和餐饮业,同比上升8.20%;食品饮料业,同比上升5.48%;批发和零售业,同比上升3.88%;建筑业,同比下降19.72%;金融业,同比下降5.3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下降3.6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同比下降3.37%。

图片4.png

图1-4 行业用工需求比例与去年同期对比

  3.用人单位对高等教育学历人员的需求下降

  2024年第一季度,用人单位对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需求890人,占用工需求总量19.56%,同比下降1.47%。

图片5.png

图1-5 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用工需求

  4.生产工、业务员和见习生需求大

  2024年第一季度,用人单位需求排名前三位的工种是生产工、业务员、见习生,分别占用工需求总量25.98%、11.96%、10.07%。其中,实习生需求同比上升5.40%,生产工需求同比上升4.20%,见习生需求同比上升3.67%,业务员需求同比下降8.65%。

图片6.png

图1-6 工种需求对比

  (三)供给分析

  此项数据来源于番禺区人力资源市场举办的现场招聘会、番禺就业微信公众号、前台求职者的统计数据。

  1.微信平台人气下降

  传统招聘会、服务窗口职业介绍等线下平台的求职热度低,移动端等线上平台的求职热度也降低。2024年第一季度,番禺区人力资源市场无举办现场招聘会。求职者主要通过番禺就业网和番禺就业微信平台求职。2024年第一季度,通过番禺就业微信查看招聘信息的有92269人次,同比减少25.89%。

  2.求职者以男性为主,且大龄求职者居多

  2024年第一季度,到前台求职的人员有276人,其中,男性求职者占比65%,女性求职者占比35%;16至35岁的求职者占比40%,36岁及以上的求职者占比60%。

  3.受过高等教育的求职者占比不低

  2024年第一季度,到前台求职的人员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比35%;高中(含中专、中技)占比40%;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比25%。

二、业务系统在场人员情况

  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减少

  此项数据来源于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一内部应用门户中的就业培训信息系统中的就业登记备案数据。

  2024年初至2024年第一季度末,番禺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有3195人,同比减少68.87%;其中,番禺区户籍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占比31.99%。

三、求职人员情况

  此项数据来源于16个镇(街)劳动保障中心的求职者统计数据。

  (一)本市户籍求职者占比上升

  2024年第一季度,求职者有8254人,其中,本市户籍占比50%(番禺区户籍占43%,广州市其他区户籍占7%),同比上升6%;本省外市户籍占比26%,同比下降4%;外省户籍占比24%,同比下降2%。

  (二)16岁至25岁求职者占比上升

  2024年第一季度,求职者按年龄段划分:16岁至25岁占比15%,同比上升3%;26岁至35岁占比32%,同比上升3%;36岁至45岁占比31%,同比下降3%;46岁及以上占比22%,同比下降3%。

  (三)高等学历水平求职者占比上升

  2024年第一季度,求职者按学历划分:初中及以下学历占比27%,同比上升1%;中专、中技、高中学历占比33%,同比下降9%;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40%,同比上升8%,其中应届毕业生占比7%,同比上升5%。

  (四)较多求职者期望从事普工类、文职类、营销类、新业态类工种

  2024年第一季度,求职者期望从事工种排名前三是:普工类、文职类、营销类、新业态类,分别有26%、22%、19%、19%求职者选择。

图片7.png

图3-1 求职者求职意向

  (五)求职者期望从事行业分布比较分散

  2024年第一季度,求职者期望从事行业排名前三是:批发和零售业,有28%求职者选择;住宿和餐饮业,有21%求职者选择;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有17%求职者选择。

图片8.png

图3-2 求职者期望从事行业

  (六)求职者期望就业地比较分散

  2024年第一季度,求职者期望就业地排名前三是:洛浦街,有33%求职者选择;桥南街,有31%求职者选择;沙湾街,有29%求职者选择。

图片9.png

图3-3 求职者期望就业地

  (七)求职者期望月薪主要集中在4001-5000元区间

  2024年第一季度,求职者期望月薪主要集中在:4001-5000元,占比36%。

图片10.png

图3-4 求职者期望月薪

  (八)求职者求职更注重经济收入、是否参加社会保险

  2024年第一季度,求职者求职主要考虑以下因素:经济收入,有82%求职者选择;是否参加社会保险,有77%求职者选择。

图片11.png

图3-5 求职者求职考虑的因素

四、番禺区就业失业监测企业情况

  为更广泛地了解我区企业的用工形势,我们联合各镇(街)劳动保障中心对辖区内1060家“四上”企业开展就业失业情况动态监测工作。

  (一)企业基本情况

  2024年第一季度,我区企业就业失业情况动态监测的有效数据1060家,在岗总人数164844人,其中:普工、技工、管理人员、其他人员分别占比59%、22%、15%、4%。有招聘计划的企业有444家,占比41.89%,同比减少12.77%;计划招聘总人数7223人,其中:普工、技工、管理人员分别占比74%、19%、7%。有流失员工的企业有467家,占比44.06%,同比减少11.89%;流失总人数5312人,其中:普工、技工、管理人员分别占比76%、17%、7%。

  (二)批发和零售业的企业数量最多

  2024年第一季度,我区1060家就业失业情况动态监测企业主要分为14个行业(如图4-1),其中,企业数量最多的是批发和零售业,占比25%;企业数量最少的是家具制造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占比都只有1%。

图片12.png

图4-1 行业结构

  (三)企业用工情况

  1.汽车制造业用工量最大

  2024年第一季度,14个行业中用工量占比排名前三是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分别占用工总量14.96%、8.45%、7.87%。用工量最少的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占用工总量0.34%。

图片13.png

图4-2  行业用工量比例

  2.企业在岗员工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

  2024年第一季度,企业在岗员工中,番禺区户籍占比16%,市内非本区户籍占比12%,省内市外户籍占比29%,外省户籍占比43%。

  3.企业在岗员工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不低

  2024年第一季度,企业在岗员工中,初中及以下学历占比29%,高中、中专、中技学历占比29%,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42%。

  4.企业在岗员工中2021至2023届的毕业生占比不少

  2024年第一季度,企业在岗员工中,2021届至2023届中专、中技、高中毕业生有5214人,占在岗总人数3.16%;其中,2021届占比1.27%,2022届占比1.17%,2023届占比0.72%。

  2024年第一季度,企业在岗员工中,2021届至2023届高校毕业生有5353人,占在岗总人数3.25%;其中,2021届占比1.51%,2022届占比1.21%,2023届占比0.53%。

  5.员工月平均工资同比上升

  2024年第一季度,企业在岗员工中,普工月平均工资4586元,同比上升1.93%;技工月平均工资5862元,同比上升3.46%;管理人员月平均工资8437元,同比上升4.72%。

图片14.png

图4-3 在岗员工月平均工资变化走势

  2024年第一季度末,十四个重点城市企业最低工资标准与去年相比,武汉2210元/月,提高了9.95%%,其他城市不变。番禺区企业最低工资执行广州市的标准2300元/月,非全日制职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22.2元/小时。

图片15.png

图4-4 国内重点城市最低工资标准

  (四)企业参保情况

  1.企业参保总人数同比减少,呈下滑趋势

  2024年第一季度,1060家企业参保总人数有131831人,同比减少5.64%,较2022年和2021年同期相比分别减少8.68%、5.42%,呈下滑趋势。

图片16.png

图4-5 企业参保总人数变化走势

  2.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参保人数同比呈下滑趋势

  2024年第一季度,1060家企业中第二产业企业参保人数有68887人,同比减少5.64%,较2022年同比减少1.10%,较2021年同比增加10.66%,呈下滑趋势。第三产业企业参保人数有33431人,同比减少9.68%,较2022年和2021年同期相比分别减少14.91%、18.06%,呈下滑趋势。

图片17.png

图4-6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参保人数变化走势

  (五)企业招聘及缺工情况

  1.企业计划招聘以普工为主,招聘需求呈下滑趋势

  2024年第一季度,企业计划招聘总人数7223人,其中普工、技工、管理人员分别占比74%、19%、7%。计划招聘总人数与在岗总人数的比(招聘需求率)4.38%,同比下降2.80%,呈下滑趋势。

图片18.png

图4-7招聘需求率变化走势

  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计划招聘人数占比最高

  14个行业中,每个行业计划招聘人数占计划招聘总人数比例最高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占比19.77%。

图片19.png

图4-8 行业计划招聘人数比例

  3.企业总体缺工率较低

  企业在2024年第一季度内已招聘了4546人,实际缺工总人数2677人。实际缺工总人数与在岗总人数的比(缺工率)1.62%,同比下降0.74%。14个行业中,缺工率排名前三是家具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分别为3.93%、2.74%、2.57%。

图片20.png

图4-9 行业缺工率

  4.生产工最紧缺

  2024年第一季度,企业紧缺职位总人数有1084人,其中排名前三是生产工、业务员、工程师,分别占比32.10%、15.96%、6.92%。

图片21.png

图4-10 紧缺职位

  5.大部分企业不存在招工方面问题

  1060家企业中认为招工容易的占比7%,较容易的占比17%,一般的占比61%,较困难的占比11%,困难的占比4%。

  有“招工难”现象的企业中认为存在“招工难”问题的主要原因排名前三是“工人技能水平达不到企业要求招不到人”,有42.94%企业选择;“人才供求错位,结构性矛盾招不到人”,有32.52%企业选择;“企业员工工资福利待遇问题招不到人”,有31.29%企业选择。

图片22.png

图4-11 造成“招工难”的主要原因

  6.企业对新招聘人员的年龄要求总体比较宽松

  企业对新招聘人员的年龄要求:普工平均43岁以下,技工平均43岁以下,管理人员平均44岁以下。

  企业对新招聘普工的年龄要求按年龄段划分:16-35岁,有22%企业选择;36-45岁,有45%企业选择;46岁及以上,有33%企业选择。

  企业对新招聘技工的年龄要求按年龄段划分:18-35岁,有20%企业选择;36-45岁,有49%企业选择;46岁及以上,有31%企业选择。

  企业对新招聘管理人员的年龄要求按年龄段划分:18-35岁,有15%企业选择;36-45岁,有52%企业选择;46岁及以上,有33%企业选择。

  7.企业招聘以网络招聘和通过老员工介绍新人入职的方式为主

  企业招聘新员工方式排名前三是网络招聘,有78.49%企业采用;通过老员工介绍新人入职,有61.13%企业采用;到政府办的就业服务机构招聘(市、区、街),有34.15%企业采用。

图片23.png

图4-12 企业招聘方式

  8.用工规范、合理的工资水平、良好的工作环境是企业吸引求职者的主要优势

  企业吸引求职者的主要优势排名前三是“用工规范,严格执行劳动法律法规和用工管理的相关规定”,有65.28%企业选择;“有合理的工资水平”,有64.62%企业选择; “有良好的工作环境”,有61.60%企业选择。

图片24.png

图4-13 企业吸引求职者的主要优势

  (六)人员流失情况

  1.企业流失人员主要为普工;人员流失率较低,呈下滑趋势 

  2024年第一季度,企业流失总人数5312人,其中普工、技工、管理人员分别占比76%、17%、7%。企业流失总人数与在岗总人数的比(流失率)3.22%,同比下降0.85%,呈下滑趋势。

图片25.png

图4-14 人员流失率变化走势

  2.人员流失原因以个人原因为主

  企业人员流失原因排名前三是“个人原因”,有61.51%企业选择;“受经济环境影响订单不足”,有26.60%企业选择;“员工认为工资待遇不理想”,有17.64%企业选择。

图片26.png

图4-15 人员流失原因

五、春节后员工返岗及企业招聘情况

  (一)春节后企业员工返岗率高。截至3月4日,全区节前返乡员工返岗率94.65%,其中外省籍员工返岗率95.94%,同比提高5.31个百分点,企业开工率100%。

  (二)春节后企业参加招聘会意愿下降。发动企业参加南站招聘会和区外招聘会比以往困难,反映出企业的招聘需求减少,参加招聘会的意愿下降。

  总的来说,企业的招聘需求减少,求职者可选择的职位减少,求职难度增大,从而离职的人也减少,企业的流失率也下降,反映出人力资源市场的活力不足。

六、意见及建议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稳就业就是保民生。实现稳就业保就业的目标意义重大,需各方努力。

  一是要强化就业优先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经济发展的就业导向,保持经济拉动就业能力,实现经济转型与就业转型同步、高质量发展与高质量就业同步;发挥人力资源服务业优势,提高人力资源开发和配置效率,实现人口红利到人力资本新优势的转变,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

  二是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建立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的就业影响和效应评估机制,并针对重点领域出台更加有力、更有针对性的就业促进政策。加强与脱贫地区的劳务对接工作,引导脱贫人员到我区就业,促进脱贫人员和就业困难群体稳定就业。

  三是大力开展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加强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加强到我区就业的脱贫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促进低收入劳动者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完善职业发展通道,形成纵向有阶梯、横向可贯通的人才发展路径。

  四是健全适应新就业形态特点的社会保障政策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一是把促进数字经济就业纳入就业优先政策之中。构建和完善对行业企业平台主体进行管理服务的体系、制度和机制,鼓励引导不同行业的市场主体逐步建立完善治理机制和行为规范。二是研究制定符合当前新就业形态特征的非标准劳动关系体系,建立多元化劳动标准制度,支持劳动者通过新就业形态实现多元化就业。三是健全适应新就业形态特点的社会保障政策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鼓励平台企业和劳动者合理分担社会保险缴费义务,有效支持和促进新就业形态发展。同时,应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保障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基本权益。

七、结 语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因此,我们要立足全区就业工作大局,以“服务贴心、就业称心”为宗旨,“群众满意”为标准,大力推进“互联网+就业服务”,加大力度完善番禺就业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推进落实“六稳”“六保”工作,落实《广东省进一步稳定和促进就业若干政策措施》,让群众和企业能更便捷地获得就业信息、就业政策、就业服务,形成良好的就业工作格局。围绕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四个出新出彩”目标,打造优质便民的就业服务品牌,为落实人社服务“百千万工程”若干措施出一份力。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