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行政能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番禺区政务办围绕“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持续推进改革,以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平台为抓手,紧扣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审批服务体系延伸、“互联网+政务服务”、工程建设领域联合验收等改革重点,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一、在推进行政审批“集成服务”改革上取得新突破
一是制定出台“集成服务”改革实施方案及系列配套方案。印发了《番禺区推进行政审批“条块结合、四级联动、以区为主、重心下移、集成服务”改革工作方案》和《番禺区行政审批“集成服务”改革实施细则(试行)》、《番禺区绿色通道项目集成服务办理实施意见》。二是改造及调整区政务服务中心场地设置。由以往按部门设置窗口模式,改为7个业务大厅集成服务模式,将原115个办事受理窗口压减至30个综合办事窗口。如商事主体设立“一口式”综合受理窗口集成服务,仅此一项就为群众减少7个工作日的办理时间。各办证大厅的装修改造正在有序开展,预计4月可完成集成服务改革。三是在镇(街)全面推进商事主体设立登记“集成服务”改革。在各镇(街)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全面实施企业设立登记“一口式”照章同办服务项目,实现商事主体注册登记、印章备案业务“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集成服务,群众在镇(街)办理营业执照后,无需前往区级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刻章备案核验身份证原件。
二、在行政审批服务体系向基层延伸上取得新突破
番禺区是省第二批基层公共服务平台的试点,目前已完成272个基层公共服务站点的建设。整合了卫计、民政等7个部门共72项业务下沉到公共服务站。统一使用区社会管理综合服务平台受理业务,有效解决政务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引入互联网+政务、互联网+农业、互联网+医疗健康及智慧邮政,在公共服务站进行智能自助服务区建设。目前已完成智能自助服务区建设的公共服务站有79个,3月中旬,广州市对该区公共服务站建设进行考核验收,充分肯定了该区建设村(居)公共服务站工作。
三、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上取得新突破
番禺区网上办事大厅各部门共发布422个事项,100%的行政审批事项和社会服务事项具备在线申办功能。16个镇(街)网上办事站共发布1328个事项,267个村(居)网上办事点共发布8277个事项,并且都可以提供网上办事服务功能。移动网办功能已扩展到民生卡APP、番禺政务微信、村(居)微站上,并与邮政部门联动,和电子证照库对接,进一步减少市民上门次数。
四、在压减行政审批时间上取得新突破
番禺区已完成了第五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任务,区直部门精简行政审批事项42.1%、备案事项42.4%。在此基础上,启动了行政审批标准化工作以及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联合审批流程优化。区、镇(街)两级政务服务中心按照“环节最少、程序最简、时效最短、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要求,初步形成了规范有序的工作运行机制。如,区国规局实现“两集中、三到位、五统一”改革,进驻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审批事项承诺的办事时间原则上比法定办理时间减少了50%;建设工程项目按照联合审批流程办理,36个相关审批事项的总办事时间由原来的534天承诺办事时间压减至185天,审批时间总体缩减65%。
五、在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服务上取得新突破
试点以预审批和正式审批相结合的方式,行政审批机关提前介入审批服务工作为项目单位提供审批前期咨询服务,为审批工作提速增效。同时,以番禺区政务服务中心(番禺区重点项目服务中心)为平台,为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开展全程代办、上门服务、急件审批延时等绿色通道服务。
六、在行政服务效能监督上取得新突破
制定《番禺区行政服务效能考评办法(试行)》,以电子监察和社会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引入社会第三方评价机构参与行政服务效能考评工作,由社会第三方评价机构站在专业角度对调查测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撰写分析报告、提出改进措施,具有客观性、专业性等优点。对于持续推进本区行政服务效能建设,提高政务服务质量,打造廉洁高效政府具有积极意义。
下一步,番禺区将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深化我区“集成服务”和“放管服”改革,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加快推行该区行政审批标准化及优化审批流程;进一步放宽市场主体准入条件和简化商事主体退出机制;加快推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服务,推进实体大厅业务系统与网上办事大厅系统无缝对接,实现一窗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改革;优化政务服务绿色通道服务;加快全区村居公共服务站(智能自助区)建设,推进基于GIS的社会、企业监管及服务的政务大平台建设,打造具有番禺特色的智慧型政务服务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