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模式改革工作要求,化龙镇政务服务中心多措并举,重点推进,分步实施,改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领导重视,责任到位。为贯彻落实番禺区推进“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模式改革的工作要求,化龙镇制定了《化龙镇推进行政审批“集成服务”改革实施方案》,成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以镇委副书记、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明确责任,为推进工作提供政策支撑,按要求分步推进改革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二是资金到位。化龙镇严格按照上级的工作部署,将推进“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模式改革工作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此外,还下拨专款为镇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和15条村(居)公共服务站综合窗口工作人员统一制服;集成服务改革要求每个村(居)公共服务站至少配备一名专职的综合窗口工作人员,镇政府又每年新增人员经费给镇政务服务中心。
三是人员到位。人员到位是完成集成服务改革的关键一步也是最困难的一步,根据上级改革工作要求,镇街政务服务中心及其村(居)公共服务站的工作人员由所在镇街政务服务中心统一管理和调配使用。化龙镇集成服务改革工作草案经镇班子会议讨论顺利通过,镇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劳动窗口4人,来穗中心3人,计生办1人合计8人的人事关系已经在7月全部调入镇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同时,通过镇组织办对外公开招聘的形式,经过层层筛选,挑选15名优秀应聘者作为村(居)公共服务站综合窗口工作人员,这15名人员的人事关系也是归属镇政务中心管理。至此,加上镇政务服务中心原有的10人,人事关系归属镇政务服务中心管理的人员达到33人。新进人员均为年轻、高学历者,综合素质较高。为使新进村(居)公共服务站综合窗口专职工作人员尽快适应政务服务工作环境,化龙镇组织新进的村(居)公共服务站综合窗口专职工作人员开展为期6天的岗位培训。
四是事项到位。镇政务服务中心整合了进驻政务中心办事大厅事项和流程,将对外办事窗口统一设为“集成服务综合窗口”。按功能划分为受理窗口和办理窗口,缩短群众和企业代表等候时间。目前已将镇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所、劳动中心、来穗中心、整规办、食药监所、计生等9个部门84项事项全部纳入改革范围。其中,市场和质监所、劳动中心、来穗中心、计生办等主要部门的所有对外服务业务均已集中至镇政务服务中心统一办理,各部门不再设对外服务窗口。这一举措让广大群众和企业代表到镇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即可办理多项业务,进一步提升了便民度。另外,化龙镇村(居)公共服务站整合计生、人社、民政等部门共72项业务事项,同时可办理或代办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手机充值、医院挂号、农业等业务。村(居)公共服务站与政府光纤对接,统一使用番禺区社会管理综合服务平台办理业务,实现“群众在家门口办事”。截止至12月20日,各村(居)使用使用番禺区社会管理综合服务平台办理业务共计3225件。
五是培训到位。为更好地推进“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模式改革工作,提升窗口的服务水平和办事质量,镇政务服务中心要求每进驻一项事项,业务主管部门老同事都必须对综合窗口工作人员进行一对一培训和指导。平时各窗口开展“互相学习”活动,熟悉其他部门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掌握业务受理操作流程,使各窗口工作做到互通有无,一窗多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