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目录 > 食品药品安全 > 专项整治

区食药监局多措并举有序推进食品小作坊综合治理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6-08-04 08:01:44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连日来,我区首家烧腊小作坊样板间备受广州日报、广州电视台等各大媒体的青睐,也让我区食品小作坊综合治理步入了快车道。实则,以样板间为引领示范只是区食药监局有计划、有步骤、有策略、有方法推进食品小作坊综合治理众多举措其中之一。

    一、以“宣传动员”为切入点,发挥“引导”作用

   《广东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出台,填补了立法空白,小作坊迎来了春天。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食品小作坊无证生产、环境脏乱差的老大难问题由来已久,一直得不到解决,监管部门感到束手无策,经营者也习以为常。而今,让经营者转变思想、改变习惯、增加投入,并非一蹴而就之易事,需要一个接受和适应的过程。

    区食药监局积极换位思考,对小作坊经营者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宣传动员工作,以求《条例》深入其心。一是做好社会宣传。张贴海报、广拉横幅、刊登报纸,力求营造宣传氛围;二是做好点位传达。向75个农贸市场中的各经营业户派发800份《告知书》和《监督意见书》,力求让经营者心中有数;三是做好培训教育。召开宣贯培训会议,讲清形势、讲解法规、讲明办证流程、讲透改造要求,力求加深经营者认知;四是做好民意收集。召开座谈会、开展实地调研,听取心声、了解困难、集思广益,力求后续措施更接地气。  

    二、以“样板间”为突破点,发挥“示范”作用

    宣传动员工作成效显著,大部分小作坊经营者愿意升级改造,但是普遍有不知道如何改造的困惑和改造费用过高的担忧。为此,区食药监局决定打造两个样板间(一个是烧腊小作坊样板间,另一个是豆制品小作坊样板间)来供其它小作坊参考,力求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首个烧腊小作坊样板间于7月1日建成投产,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样板间分区科学、设施齐全、干净卫生,完全颠覆了人们对小作坊的固有印象,堪称行业标杆,令人耳目一新。更可贵的是,改造费用并不高,经营者普遍能够接受。抢先进驻的严鉴明食品加工店,由于领取了《登记证》,可以供应的渠道更广,生意变火爆了,令其他经营者心动不已。目前,已有13家烧腊小作坊对照样板间启动升级改造,样板间示范带动作用凸显。

    三、以“市场准入”为关键点,发挥“倒逼”作用

    生产的目的在于盈利,而只有产品销售出去了才能实现盈利。按照《条例》规定,无证生产加工的食品不得进入市场、超市等销售。经调查,我区的小作坊生产的食品主要销往区内各市场,该局要求各市场不得销售从无证食品小作坊生产的食品,否则将对销售者和市场开办方进行处罚。把住了市场准入关,就等于扼住了小作坊的咽喉、把握了小作坊的命脉,将起到很好的倒逼作用。

    四、以“集中加工”为制高点,发挥“平台”作用

    统一规划建设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区,对食品小作坊实行集中“围院式”管理,进出货物进行统一查验,全程视频监控,并建立统一的化验室,所有加工区内生产的食品必须经过化验室进行出厂检验。实现统一的规范化管理,这是更高层次的管理模式,将更有效防范系统性的食品安全风险,同时,也将形成品牌效应,提升区内商户的经济效益。

   大龙街清河市场、中兴市场周边两处场地作为集中加工区建设试点现已初见雏形,首家持证经营的小作坊就诞生在大龙街的加工区内,并陆续有更多的小作坊进驻加工区,该局积极倡议和引导食品小作坊进驻加工区,但只要能够按照要求进行升级改造并领取《登记证》,在加工区外生产经营亦可。

    目前,番禺区食品小作坊综合治理已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全面总攻的冲刺阶段,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将继续坚持不懈抓好该项工作,扭住不放、一抓到底,力求彻底改变食品小作坊脏乱差的状况,切实保障辖区群众的食品安全。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