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
2011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番禺为总体目标,增强经济发展驱动力,全力推进转型升级,扎扎实实开展民生工程,全区迎来经济稳定增长、民生持续改善、环境不断优化、社会更加和谐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据初步统计,全年番禺区生产总值1235.78亿元,增长13.1%[注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9.60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504.04亿元,增长12.0%;第三产业增加值682.14亿元,增长14.6%。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436.06亿元,增长14.9%。三次产业比重由2010年的4.27:41.25:54.48调整为4.01:40.79:55.20。按常住人口计算,预计2011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9761元,折合10742美元[注2]。
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继续发展。至年底,全区工商注册登记个体、私营企业共13.85万户,从业人员43.37万人,注册资金290.80亿元,分别增长13.5%、14.0%和37.1%。
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年末参加基本社会养老保险人数50.54万人,增长6.3%,养老金发放率达100%;全年城镇登记失业人数3753人,下降19.4%;城镇登记失业率为0.5%,下降0.2个百分点;全年推荐安置失业就业人员3637人,失业人员就业率为73%;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6.29万人,增长8.4%;年末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人数9.61万人,增长1.3%。年末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52.72万人,覆盖率达99.99%。
电力供应平稳增长。全社会用电量85.40亿千瓦时,增长5.7%;其中,工业用电量54.41亿千瓦时,增长2.0%;生活用电量19.33亿千瓦时,增长13.0%。
二、农业
农业生产在结构调整中平稳发展。通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机械化、标准化和科技化,传统型农业逐步向现代都市型农业转变。全年番禺区农业总产值82.63亿元,增长4.2%。其中:种植业产值40.31亿元,增长6.5%;畜牧业产值11.34亿元,减少8.9%;渔业产值28.34亿元,增长6.3%。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0.01万亩,减少0.4%;甘蔗种植面积 7.34万亩,增长18.4%;蔬菜种植面积29.25万亩,减少6.7%;水果种植面积3.90万亩,减少17.4%;花卉种植面积11.08万亩,增长10.2%。
全年粮食产量3.56万吨,增长0.2%;甘蔗产量61.90万吨,增长25.9%;蔬菜产量47.28万吨,减少2.6%;水果产量9.23万吨,减少18.0%。
全年肉类总产量5.21万吨,减少5.1%;生猪出栏量23.01万头,减少12.1%;牛奶产量0.56万吨,减少3.5%;水产品总产量21.96万吨,增长1.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较快发展。2011年番禺区工业总产值2105.46亿元,增长17.4%。产销衔接良好,工业产品销售率97.8%,比2011年高1.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注3]1905.44亿元,增长18.6%;其中:“三资”企业工业总产值1236.82亿元,增长12.9%;股份企业工业总产值548.51亿元,增长29.4%。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总产值984.67亿元,增长19.1%;重工业总产值920.77亿元,增长18.0%。
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情况表
指标名称
|
产值(亿元)
|
增长(%)
|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
1905.44
|
18.6
|
一、按生产性质分
|
|
|
轻工业
|
984.67
|
19.1
|
重工业
|
920.77
|
18.0
|
二、按经济类型分
|
|
|
国有企业
|
4.53
|
-12.4
|
集体企业
|
69.59
|
37.4
|
股份合作企业
|
2.72
|
28.7
|
股份企业
|
548.51
|
29.4
|
三资企业
|
1236.82
|
12.9
|
其它企业
|
43.27
|
49.2
|
五大支柱产业快速发展。全年规模以上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这五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33.05亿元,增长17.5%,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9.0%,拉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8.7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7.05亿元,增长53.9%;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47.23亿元,增长27.2%。
工业经济效益略有下降。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42.10亿元,增长19.2%;实现利税总额78.20亿元,下降2.1%;实现利润总额50.00亿元,下降12.6%。亏损企业亏损额14.40亿元,增长116.7%;企业亏损面达到20.2%,增加6.7个百分点。
建筑业增长较快。全年全区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不含劳务分包,下同)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0.23亿元,增长21.0%。完成竣工产值26.65亿元,增长16.6%。房屋施工面积201.69万平方米,增长32.4%;房屋竣工面积47.58万平方米,下降3.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注4]增幅收窄。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351.99亿元,增长10.2%,增幅比2010年收窄19.9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49.93亿元,增长44.3%;新建和扩建投资151.10亿元,增长5.7%;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 50.39亿元,下降30.6%;其他投资0.57亿元。
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37亿元,下降16.5%。第二产业完成投资72.76亿元,增长34.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78.86亿元,增长5.3%。三次产业投资额的比例为0.1:20.7:79.2。
从投资行业看,制造业投资71.41亿元,增长47.5%;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投资40.85亿元,增长42.2%;房地产业投资[注5]162.03亿元,增长45.3%;教育投资9.09亿元,增长2.8%;批发零售投资18.73亿元,增长37.3%;其他投资49.88亿元,下降54.0%。
五、国内贸易
番禺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1.88亿元,增长18.1%。其中:批发零售业606.23亿元,增长18.3%;住宿和餐饮业135.65亿元,增长17.2%。全年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628.0亿元,增长33.8%。
大型商贸项目不断进驻我区,各种业态商业共同发展,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的市场销售格局。全年商品销售额超亿元企业有141家。城乡集市贸易市场商品丰富,成交额超亿元的大型集市贸易市场有8个。
六、对外经济
全年商品进出口总额167.69亿美元,增长10.9%。其中,商品出口总额100.19亿美元,增长12.2%;商品进口总额67.50亿美元,增长9.0%。
贸易结构继续优化。全年一般贸易出口额27.49亿美元,增长23.2%,占全区出口总额比重的27.4%,比2010年提高2.5个百分点。出口贸易结构继续优化。出口到拉丁美洲、非洲、俄罗斯联邦的商品总值分别增长120.7%、39.6%、34.4%。
全年新签三资企业项目为111个,下降12.6%,合同利用外资4.68亿美元,增长81.7%,实际利用外资3.87亿美元,增长8.0%。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年末机动车拥有量38.16万辆,下降2.2%。其中:汽车25.82万辆,增长18.1%;摩托车12.34万辆,下降28.1%。年末公路通车里程1287公里,增长6.9%,其中:高速公路137公里,一、二、三、四级公路分别为158公里、165公里、396公里、271公里。年末公路桥梁373座,其中:大型及以上桥梁83座。全社会货运周转量13.40亿吨公里,下降6.7%;客运周转量30.45亿人公里,增长18.9%。港口吞吐量781万吨,增长11.6%。
邮电通讯业务发展较快,现代化通讯工具进一步普及。全年邮政业务收入1.36亿元,增长1.9%。全年电信业务收入29.75亿元,增长7.9 %。年末,全区程控电话普及率为67.94部/百人,增长4.3%;移动电话用户214.63万户,增长24.2%;互联网宽带用户36.86万户,增长13.2%。
旅游业较快发展。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达1960.15万人次,增长25.1%,实现旅游总收入89.58亿元,增长17.8%。
八、财政、金融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0.84亿元,增长20.1%;一般预算内可支配财力101.93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81.23亿元,增长3.7%。
金融机构存贷款较快增长。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782.07亿元,比年初增长9.1%;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086.99亿元,比年初增长10.4%。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政府注重对科技的投入,推动了科技事业的发展。全年科学技术支出3.13亿元,增长52.0%。
科技创新步伐加快,科技服务支撑体系不断完善。全年开发重点科技项目22项。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2家。全年共鉴定科技成果5项,推广及应用科技成果21项;全区受理专利申请4184个,批准专利授权2746个,分别增长33.5%和32.8%。
深化教育改革,教育事业优质发展。成功创建了“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和“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完善“积分制”申请入学办法,多渠道逐步解决外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在全市率先制定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年教育支出19.50亿元,增长25.6%。全区共有幼儿园325所,在园幼儿7.20万人,增长6.6%。普通小学159所,在校学生13.03万人,增长1.4%。普通中学65所,在校学生8.78万人;其中,高中3.07万人,增长0.3%,初中5.71万人,下降0.4%。目前,我区有广州市规范化学校171所。
积极推进办学多元化。全区有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5所,在校学生1.42万人。其中,番禺职业技术学校获评首批广东省示范性中职学校,纳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残疾学生304人。
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均达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7.8%。全区报考普通高考人数9489人,其中:普通高校上线人数7945人,上线率达84.0%;录取总人数8630人,录取率达91.0%,比2010年提高5.3个百分点,其中:本科生4224人,专科生4406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扎实开展“创文”工作,为广州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出重要贡献;成功举办第七届星海艺术节、第13届“莲花杯”、“禺山杯”龙舟赛等大型活动,圆满举办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系列活动、纪念第16届广州亚运会成功举办一周年活动。现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间;公共图书馆1间,藏书58.16万册;博物馆1个,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
医疗卫生事业继续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公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00%实施国家基本药品制度。实施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增加普通门诊统筹医疗待遇。积极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番禺模式”,提高了筹资标准。区中心医院成功晋升为三甲医院。目前,全区共有各类卫生医疗机构492个,医疗病床6034张,卫生人员11914人,其中:执业医师(含助理)3563人,注册护士3748人。
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发展,竞技体育成果累累。举办了“传祺杯”男子篮球锦标赛、“市长杯”乒乓球和羽毛球联赛、“体彩杯”足球联赛等全区性群体活动20多项;组织镇街级、社区级体育活动170多项,参与人数超过25万人次。番禺籍运动员参加国际比赛获金牌1块、银牌2块;全国比赛获金牌19块、银牌23块、铜牌9块;省比赛获金牌45块、银牌32块、铜牌24块;市比赛获金牌327块,银牌176块、铜牌104块。在广州市第十五届运动会中,我区以327枚金牌蝉联金牌总数第一名;在第七届城运会中,14名番禺籍运动员中3人获得金牌,8人获得银牌,2人获得铜牌,为家乡争得了荣誉。
十一、环境保护
加大了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城市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全区有监测站1个,环境监测人员43人。全年总投资1190万元,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11个,加强了对沙湾滴水岩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我区汽车尾气达标率为92%;区域环境噪声平均55.0分贝,下降0.8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平均69.4分贝,上升1.5分贝。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61天,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1%,比2010年提高1.1个百分点。
改善和整治城区环境卫生和交通秩序。全年处理各类违章案件12.4万宗,受理群众来信来访2.2万宗,办结率99.6%。
十二、人口与人民生活
年末全区户籍人口[注6]100.8万人,比2010年末增加0.4万人;全区人口出生率11.46‰,提高了0.21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4.42‰,下降了0.26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7.04‰,提高了0.47个千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提高。据我区100户城镇居民住户调查资料显示,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1745元,增长12.5%;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7.03平方米;年末城镇居民每百户家庭拥有彩电177台、空调机260台、家用电冰箱106台、家用洗衣机105台、家用电脑108台、移动电话249部、摩托车92辆、汽车24辆、组合音响65套。据我区120户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显示,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为17428元,增长16.9%;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60.79平方米;年末农村居民每百户家庭拥有彩电159台、空调机202台、家用电冰箱102台、家用洗衣机98台、家用电脑103台、摩托车118辆、汽车24辆、淋浴热水器125台、固定电话机141部、移动电话292部。年末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069.03亿元,比年初增长12.0%。
注:
1.本公报所列2011年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番禺区生产总值、各产业的产值、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则按可比价格计算。本文中的各项增、降速度,除注明外均与上年比较。
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折算成美元,按2011年平均汇率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
4.从2011年起,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起点从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指标改称为“固定资产投资”。
5.房地产业投资包括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其他房地产业。
6.人口数按公安部门总人口统计口径,未包外来人口。
2007年至2011年我区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2007年
|
增长%
|
2008年
|
增长%
|
2009年
|
增长%
|
2010年
|
增长%
|
2011年
|
增长%
|
番禺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661.30
|
13.8
|
782.88
|
14.0
|
880.58
|
12.5
|
1063.15
|
15.5
|
1235.78
|
13.1
|
人均GDP
|
元
|
44003
|
9.7
|
49983
|
9.4
|
53766
|
7.6
|
61765
|
9.9
|
69761
|
9.9
|
税收总额
|
亿元
|
101.15
|
18.9
|
113.71
|
12.0
|
124.64
|
9.6
|
143.19
|
14.9
|
162.81
|
13.7
|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
亿元
|
37.20
|
18.7
|
43.88
|
18.0
|
50.92
|
16.0
|
63.17
|
24.1
|
70.84
|
20.1
|
财政一般预算支出
|
亿元
|
53.26
|
13.4
|
60.75
|
14.1
|
64.13
|
5.6
|
78.36
|
22.2
|
81.44
|
3.9
|
农业总产值
|
亿元
|
55.55
|
4.1
|
64.72
|
5.1
|
66.17
|
5.3
|
75.54
|
5.0
|
82.63
|
4.2
|
工业总产值
|
亿元
|
1208.20
|
14.5
|
1411.52
|
14.5
|
1487.93
|
10.0
|
1791.22
|
24.3
|
2105.46
|
17.4
|
固定资产投资额
|
亿元
|
180.51
|
14.8
|
205.77
|
14.0
|
257.97
|
25.4
|
335.59
|
30.1
|
351.99
|
10.2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332.30
|
23.0
|
415.47
|
25.0
|
492.34
|
18.5
|
628.40
|
28.6
|
741.88
|
18.1
|
全社会用电量
|
亿度
|
66.47
|
2.9
|
73.17
|
10.1
|
72.46
|
-1.0
|
80.78
|
11.5
|
85.40
|
5.7
|
工业用电量
|
亿度
|
46.42
|
29.3
|
48.51
|
4.5
|
47.06
|
-5.2
|
53.33
|
13.3
|
54.41
|
2.0
|
汽车拥有量
|
万辆
|
13.24
|
15.2
|
15.23
|
15.0
|
17.73
|
16.5
|
21.88
|
23.4
|
25.82
|
18.1
|
摩托车拥有量
|
万辆
|
25.50
|
-9.3
|
23.25
|
-8.8
|
20.85
|
-10.3
|
17.15
|
-17.8
|
12.34
|
-28.1
|
实际利用外资
|
亿美元
|
3.10
|
10.3
|
3.17
|
3.3
|
3.34
|
5.2
|
3.58
|
7.4
|
3.87
|
8.0
|
外贸出口总额
|
亿美元
|
82.81
|
16.8
|
90.82
|
9.7
|
71.78
|
-15.4
|
89.26
|
24.1
|
100.19
|
12.2
|
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
亿元
|
1084.27
|
13.4
|
1218.02
|
12.3
|
1443.55
|
19.4
|
1633.45
|
13.2
|
1782.07
|
9.1
|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
亿元
|
539.97
|
25.8
|
536.91
|
-0.6
|
737.03
|
37.1
|
984.46
|
33.6
|
1086.99
|
10.4
|
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
|
万人
|
8.58
|
2.8
|
8.89
|
3.5
|
8.76
|
-1.5
|
8.79
|
0.4
|
8.78
|
-0.1
|
普通小学在校学生数
|
万人
|
12.84
|
2.2
|
12.98
|
1.1
|
12.88
|
-0.7
|
12.86
|
-0.2
|
13.03
|
1.4
|
旅游总人数
|
万人次
|
1155.26
|
35.5
|
1208.57
|
4.6
|
1373.72
|
13.7
|
1567.37
|
14.1
|
1960.15
|
25.1
|
旅游总收入
|
亿元
|
52.14
|
33.6
|
56.76
|
8.9
|
65.15
|
14.8
|
76.03
|
16.7
|
89.58
|
17.8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20448
|
6.3
|
23108
|
13.0
|
25432
|
10.1
|
28226
|
11.0
|
31745
|
12.5
|
农民人均纯收入
|
元
|
9992
|
6.0
|
11070
|
14.2
|
12988
|
13.0
|
14905
|
14.8
|
17428
|
16.9
|
注:1、2011年数据为初步数据,人均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
2、税收总额包括国税和地税,国税收入为区国税局征收的国内税收收入和免抵调增值税收入。
3、从2011年起,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起点从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指标改称为“固定资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