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其他 > 统计数据 > 国民经济统计

二〇一六年广州市番禺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17-05-05 11:40:38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广州市番禺区发展和改革局

广州市番禺区统计局

20174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番禺区委、区政府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狠抓稳增长促发展,着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态势,顺利实现了“十三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国民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据初步统计,番禺区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753.98亿元,同比增长8.3%。三次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26.44亿元、619.46亿元和1108.0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1.9%6.6%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529.36亿元,同比增长12.9%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1.6:34.9:63.5微调为2016年的1.5:35.3:63.2。按常住人口计算,2016年人均GDP 11.01万元。

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继续发展。年末全区工商注册登记个体、私营企业共19.01万户,同比增长14.5%;从业人员43.73万人,同比增长9.6%;注册资金2033.88亿元,同比增长53.3%

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年末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人数为54.4万人,同比增长8.1%;参加失业保险53.83万人,同比增长9.1%;参加工伤保险54.09万人,同比增长2.2%;参加生育保险49.96万人,同比增长16.3%;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60.89万人,同比增长4.8%。城镇登记失业率为0.9%,全年推荐安置城镇登记失业就业人员4866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为73%。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为13.73万人,同比下降0.07%,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为47.85万人,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标准提高至每人每年436元。养老金待遇不断提高,我区6.19万名城镇企业职工离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3316元,比2015年提高116元;4.32万人享受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

电力供应稳定。全社会用电量95.9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9%。第一产业用电0.9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9%;第二产业用电45.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其中工业用电44.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第三产业用电24.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5%;城乡居民生活用电24.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

二、农业

农业经济平稳增长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45.64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种植业产值20.47亿元,同比下降2.4%;渔业产值18.12亿元,同比下降0.5%;畜牧业产值4.99亿元,同比下降13.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全区工业总产值2325.28亿元,同比增长11.3%。工业产品销售率98.3%,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68.96亿元,同比增长13.0%;其中:“三资”企业工业总产值927.36亿元,同比增长1.2%;股份企业工业总产值982.86亿元,同比增长27.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业,电气机械业通信设备业,农副食品业五大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94.16亿元,同比增长20.3%,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0.6%其中,汽车制造业产值367.05亿元,同比增长95.4%

 

201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情况表

指标名称

产值(亿元)

同比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1968.96

13.0

     按经济类型分

 

 

国有企业

0.64

-4.0

集体企业

45.80

8.9

    股份合作企业

2.53

17.1

股份企业

982.86

27.1

三资企业

927.36

1.2

其它企业

9.77

-9.3

按行业分

 

 

五大行业产值

1194.16

20.3

汽车制造

367.05

95.4

通用设备

306.82

-2.1

电气机械

288.99

4.5

通信设备

116.53

2.1

农副食品

114.78

15.1

 

全年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实现产值695.75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5.3%,同比增长6.8%,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19.7%

企业效益较好。工业企业利润增长较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202.81亿元,同比增长30.8%,其中利润总额136.97亿元,同比增长37.7%

建筑业总产值高速增长。全年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不含劳务分包,下同)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4.54亿元,同比增长33.8%;其中,建筑工程产值71.92亿元,同比增长33.0%;安装工程产值11.79亿元,同比增长41.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4.36亿元,同比增长4.3%。工业投资146.21亿元,同比下降6.9%;民间投资298.72亿元,同比下降0.7%。按投资性质分,新建和扩建投资264.21亿元,同比增长2.3%;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65.76亿元,同比下降13.0%;房地产开发投资273.89亿元,同比增长11.6%;其他投资0.51亿元,同比下降18.8%按产业投向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86亿元,同比增长1.4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46.25亿元,同比下降5.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57.24亿元,同比增长7.7%。三次产业投资额的比例为0.1:24.2:75.7

全年房屋施工面积1477.7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7.9%;房屋竣工面积287.4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4.8%。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3.04亿元,同比增长10.1%。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942.52亿元,同比增长10.7%;住宿和餐饮业200.52亿元,同比增长7.5%。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中,汽车类零售额增长5.9%,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增长8.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5.0%,日用品类零售额增长2.5%各种业态商业共同发展,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的市场销售格局。全年商品销售总额3021.39亿元,同比增长18.4%。其中,批发业2059.10亿元,同比增长23.2%;零售业962.30亿元,同比增长9.3%

六、营利性服务业

全年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313.94亿元,同比增长16.5%。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以及文化体育娱乐业等规模以上营利性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97.00亿元,同比增长18.8%

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3754.96万人次,同比增长7.2%;旅游总收入404.54亿元,同比增长12.8%

、对外经济

外贸经济有所回暖。按海关口径,全年外贸进出口总1203.78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出口总722.50亿元,同比增长2.8%;进口总481.28亿元,同比增长10.7%。

全年新批三资企业项目为163个,同比增长23.5%;合同利用外资3.42亿美元,同比增长7.8%;实际利用外资3.98亿美元,同比增长15.7%。

、交通邮电

年末机动车拥有量25.61万辆。年末公路通车里程109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89公里,一、二、三、四级公路分别为159公里、165公里、356公里、217公里。年末公路桥梁286座,其中:大型及以上桥梁78座。

全社会货运量0.29亿吨,同比增长18.6%,货运周转量14.60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2.0%;客运量3.01亿人次,同比下降4.4%,客运周转量30.31亿人公里,同比下降3.0%。港口吞吐量559万吨,同比增长27.4%。

    全年邮政业务收入1.93亿元,同比增长1.1%。完成邮政函件业务量483.7万件,订销报纸业务量113.8万份,订销杂志业务量72.9万份,包裹业务量446.3万件,特快专递业务量14.4万件。

   全年电信业务收入36.59亿元,同比增长4.1%。年末全区程控电话用户53.02万户,同比下降0.4%;移动电话用户284.88万户,同比增长1.7%;互联网宽带用户43.15万户,同比增长12.9%。

、财税、金融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1.82亿元,同比口径增长5.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3.07亿元,同比下降1.4%。税收总额(不含海关代征)278.89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国税155.96亿元,同比增长16.3%,地税122.93亿元,同比下降7.7%。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258.51亿元,比年初增长8.6%;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494.15亿元,比年初增长5.1%。

大力推动企业上市,市授牌万博基金小镇,上市企业14家、新增4家,“新三板”挂牌企业44家、新增25家,广州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255家、新增131家。

、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全年开发重点科技项目20项,全年共鉴定科技成果5项,推广及应用科技成果4项;全区高新技术企业580家、区级以上研发中心322个,同比分别增长203.7%、47.0%。全区专利申请量14907个,同比增长76.3%;专利授权量8677个,同比增长61.6%;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804个,同比增长41.5%。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年末已取得专业技术职称人数1573人,其中:高级职称280人,中级职称357人,初级职称936人。

教育事业优质发展完善基础教育以区为主的办学体制,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100%标准化,获评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和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全面推进“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稳步推进番禺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全年教育财政预算支出35.43亿元,同比增长12.9%。全区共有幼儿园314所,在园幼儿8.39万人。普通小学135所,在校学生12.9万人,毕业生1.82万人。普通中学62所,在校学生7.07万人毕业生2.3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所,在校学生0.86人。目前,全区有广州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189所,其中:公办学校152所,民办学校37所。

高考成绩稳居全市前列。全区报普通高考人数8508人,其中:普通高考上线人数8107人(未含非师范艺术类的上线人数),上线率为96.36%,同比提高0.71个百分点;录取总人数8299人,录取率达97.54%,其中:本科生5152人,专科生3147人。

、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成功举办第十届星海艺术节、2016年广州国际美食节、第三届番禺珠宝文化节,区图书馆新馆奠基动工。农家书屋、绿色网园实现全覆盖现有文化馆1间、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博物馆2个;公共图书馆1间,藏书82.6万册。全区共有16个镇街级以上文化广场,总面积15.4万平方米;镇街文化站有16个,其中省特级文化站15个,省一级文化站1个。全区有3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8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个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医疗卫生事业继续发展。引导公立医院成立医务监督委员会,推进祈福医院二期、何贤医院医疗综合大楼等项目以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成功创建国家妇幼健康示范区,医保门诊统筹支付比例由45%提升至55%。全区共有各类卫生医疗机构337个(含计生服务机构1个),医疗病床5947张,卫生人员10870人,其中:执业医师(含助理)3935人,注册护士4567人。

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发展。成功举办了番禺区第七届运动会、传统醒狮高桩狮、篮球、轮滑、健身气功等群众体育赛事32项次,参加人数超过12万人次。区属公共体育场馆的免费开放时段从每周的10小时增加到14小时,同时增加优惠项目和提高优惠幅度。番禺籍运动员参加国际比赛获银牌2块、铜牌3块;全国比赛获金牌16块、银牌10块、铜牌15块;省比赛获金牌63块、银牌34块、铜牌40块;市比赛获金牌141块,银牌101块、铜牌83块。

、环境保护

加大了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全区有监测站1个,环境监测人员51人,全年总投资1490万元,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6个,加强对沙湾滴水岩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加快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完成河涌整治11.31公里,新建污水主管网13.47公里全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3.52%,同比提高2.37个百分点。

汽车尾气达标率93.1%,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4.8dB(A),2015年持平;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有303天,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2.8%。全面整治城市“六乱”,城乡环境得到进一步净化。全年共限改制止各类违章违法案件14.4万宗;实施行政处罚2440宗,其中:处罚市容环卫类案件1993宗,建设工地管理类案件24宗,建筑废弃物排放运输管理类案件407宗,其他案件16宗;清拆违法建设2643宗,拆除面积45万平方米。

、人口与人民生活

年末全区常住人口164.11万人。户籍人口88.65万人,户籍人口出生率16.54‰,户籍人口死亡率4.38‰,自然增长率为12.15‰。流动人口131.15万人,其中居住满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104.91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提高。据城乡居民住户调查资料显示,全区城镇常住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48674元,同比增长9.0%;农村常住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0143元,同比增长10.0%。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5年的1.63:1缩小到1.61:1(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年末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415.99亿元,比年初增长7.2%。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番禺统计年鉴》为准。

   2.本公报番禺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本公报中的各项增、降速度,除注明外均与2015年比较。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限额以上批发企业指年销售额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限额以上零售企业指年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指年营业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单位指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或年末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的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等行业(其中: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或年末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

   4.本公报中对外经济、交通、邮电、旅游、财税、金融、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人口、人民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数据取自相关部门统计数据。

   5.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