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其他 > 统计数据 > 专项统计报告

番禺区现代农业发展亮点纷呈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14-03-02 09:48:57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2013年番禺区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精心打造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为目标,着力发展花卉种植、渔业养殖两个特色主导产业,农业生产亮点纷呈。

一、农业生产基本情况

全区农业生产平稳增长,初步汇总数据显示,2013年全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1%,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5.3亿元,同比增长1.0%

从各行业产业结构看,种植业、畜牧业比重提高,林业、渔业、农林牧渔业服务业比重下降。其中:种植业、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0.30.4个百分点;林业、渔业、服务业产值比重下降,同比分别下降0.10.50.1个百分点。

二、种植业生产稳中求发展

全区着力优化种植业生产结构,推进花卉种植特色优势产业可持续发展,花卉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实现种植业产值17.7亿元,其中:花卉销售产值9.8亿元,同比增长1.0%;花卉产值在种植业中的比重为55.4%,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22.9%

(一)粮食生产稳定。

2013年全区认真贯彻落实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全年气候无极端天气出现,春耕播种顺利,56月份雨水较充足,无重大病虫害现象,自然灾害影响较少,粮食作物长势良好,生产稳定。

1.水稻生产略有调减。全年水稻播种面积6468亩,同比减少40亩;总产量2176吨,同比减少9吨,亩产336公斤,与上年持平。

2.玉米种植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年玉米播种面积2.0万亩,同比增长0.5%;总产量7065吨,同比增长1.0%;亩产356公斤,同比增加2公斤/亩。由于玉米的复种指数较高,不但有种粮补贴,而且市场价格高于稻谷,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较高。

(二)花卉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

2013年全区花卉种植面积达8.9万亩,同比增长2.3%,其中苗木、盆栽种植面积6.7万亩,占花卉种植面积的86%。全年完成花卉产值9.8亿元,同比增长1.0%,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9%


形成两条花卉产业带:一是以化龙镇为中心的东北部荫生花卉、观叶植物、绿化苗木带,绿萝、也门铁、白掌等花卉品种的生产技术规程得到健全和完善;二是以沙湾镇为中心的西部兰花种植带。

我区成为全国闻名的荫生观叶植物、花卉种植生产基地,产地市场逐渐形成并向周边的镇街辐射带动,产业化发展得到进一步推进,花卉种植成为我区农业优势特色主导产业。

(三)开展蔬菜病虫害监测,实施蔬菜产品标识管理,保障蔬菜生产。

2013年区农业部门在种植蔬菜比较有代表性的石碁镇、沙湾镇建立蔬菜病虫害监测点,完善我区植物保护体系建设;在蔬菜种植场所实施蔬菜产品标识管理,从源头抓好质量安全问题,保障全区蔬菜种植安全生产。全年蔬菜播种面积12.1万亩,同比增长1.1%,总产量17.4万吨,同比增长0.3%

三、畜牧业生产逐步恢复

全区畜牧养殖场户、农业部门积极应对H7N9禽流感及畜禽产品价格下降等不利因素影响,下半年以来畜牧业生产,特别是家禽养殖逐步恢复,呈现回升态势。全区实现畜牧业增加值6.8亿元,同比增长6.8%

(一)生猪生产大幅增长。

2013年末全区生猪存栏9.0万头,同比增长25.9%;全年生猪出栏15.2万头,同比增长21.6%。存栏、出栏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为规范畜禽养殖,减少环境污染,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全区开展清理、搬迁、关闭或取缔禁养区范围内的畜禽养殖场户,出栏增多;二是年初新增两个万头猪场,因而存栏、出栏增多。全年实现生猪产值2.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1.9%

(二)H7N9禽流感影响,积极应对,家禽养殖逐步回暖。

全区家禽养殖积极应对H7N9禽流感,全面落实H7N9禽流感防控措施;由于畜禽产品价格大幅下降,为稳定家禽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障市场供应,以临时补贴方式扶持家禽养殖场户,全区110个申请补贴的养殖场户,共发放补贴400多万元。三季度家禽养殖生产逐步恢复,呈现回升态势,四季度受H7N9禽流感又出现的影响,回升势头受阻。全年实现家禽产值4.1亿元,同比增长0.2%

(三)禽蛋、牛奶价格上涨。

1.禽蛋价格持续上升,促进禽蛋生产。禽蛋价格上涨主要原因:一是H7N9禽流感影响,减少活禽消费,从而拉动了禽蛋价格;二是饲料等饲养成本大幅上涨也拉动了禽蛋价格的提高。全区禽蛋产量4191吨,同比大幅增长15.2%

2.奶牛存栏1967头,同比下降1.3%,牛奶产量3664吨,同比下降11.6%。由于大龙街部分奶牛场上半年的牛奶产品存在质量问题而销毁,导致牛奶产量出现较大幅度下降。

四、渔业生产稳定增长

番禺区渔业生产结合实际,按照“常规品种挖潜、优质鱼虾增效、新特品种慎试”的思路,进行水产养殖生产指导。实施水产品标识化管理,加强水产品生产和管理,积极开展政策性水产养殖保险试点工作。创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其中:罗非鱼、草鱼、鲮鱼、鲢鱼、青鱼、鳙鱼等将纳入保险范围,提高水产养殖业的抗风险能力和生产能力,减少灾害对养殖户造成的损失,确保我区渔业实现增产增收。全年水产品产量15.7万吨,同比增长3.1%,完成渔业产值16.3亿元,同比增长3.0%,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37.9%

五、现代农业发展亮点纷呈

(一)农业重大项目推进加快。

2013年番禺区以农业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标准化鱼塘改造资金53万元,机耕路硬底化建设资金496万元。

扎实推进海鸥岛现代渔业园区、莲花山中心渔港等重大项目建设。石楼镇海鸥岛的水产养殖面积达3.1万亩,2013年区政府拨付了石楼镇海鸥岛现代渔业园区名优水产养殖试验基地建设资金399万元,现园区内有渔业企业15家,其中上千亩的标准化养殖企业6家,预计2014年完成建设。莲花山中心渔港拥有岸线长度1152.52米,码头长度739.5米,陆域面积37.52万平米。此外,还正在筹建番禺花卉产业基地,以及规划建设区农科所现代农业园区。

(二)农业生产产业化、组织化程度增强。

1.全区农业龙头企业达13家,数量居全市各区(县级市)前列。近年来,番禺区积极组织农业企业申报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经广州市人民政府认定,2013年新增2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新增1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对象。对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采取分批次、择重点、给项目的方式予以扶持,推动龙头企业集群集聚,带动农民增收。

2.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突破30家。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出台《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2013年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共30家,社员总数992户(人),成员出资额945万元。2013年区政府拨付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专项资金100万元,支持其提升生产经营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执笔:邓泽明

审核:黄建班张海虎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