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番禺经济保持平稳发展,职工收入增长较快,人们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幸福感不断提升。职工工资收入呈现出产业结构工资差距减少、政企工资差距缩小、行业工资差距收窄的特点。
一、职工收入概况
2011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均工资41636元,比上年增长12.5% (按可比口径计),在岗职工增速与GDP水平(13.1%)接近,职工收入水平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一)第二产业的收入增长远超第一、三产业
2011年,从事第一产业在岗职工年均工资34879元,比上年略降3.8%,第二产业在岗职工年均工资33235元,比上年增长15.2%,第三产业在岗职工年均工资68397元,比上年增长1.1%。近年第二产业的工资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主要以制造业带动为主,增长速度远高于第一、三产业,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工资之比由2010年的1:2.3缩小到2011年的1:2.1,产业间的工资差距有所减少。
(二)企业职工收入增速较行政事业单位快
2011年,企业在岗职工年均工资35324元,比上年增长12.8%;行政事业单位在岗职工年均工资84298元,比上年增长6.3%,企业与行政事业单位工资之比由2010年1:2.5缩小到2011年1:2.4,企业工资增速较行政事业单位高1倍,企业与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差距逐步缩小。
(三)劳动密集型行业和垄断行业带动整体工资快速增长
1.制造业工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2011年,制造业在岗职工年均工资32887元,比上年增长16.2%,虽然制造业工资水平一直都处于下游的位置,但近几年工资增长明显,制造业工资与整体平均工资差距由2010年1:1.4缩小到1:1.3,制造业工资与整体平均工资差距进一步收窄。制造业人员占比最大,工资大幅提升直接拉动我区整体工资水平上涨。
2.金融、电信、邮政、供电等垄断行业工资增长较快
2011年,金融业在岗职工年均工资120459元,月收入超万元,比上年增长16.5%,工资继续稳居各行业之首。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在岗职工年均工资66931元,比上年增长22.4%。交
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在岗职工年均工资48534元,比上年增长13.6%。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在岗职工年均工资68534元,比上年增长13.6%。金融、电信、邮政、供电行业的业绩良好、利润增多,给员工发放的福利补贴也随之增多,拉动工资较快增长。
3.教育、卫生行业工资保持平稳增长
2011年,教育业在岗职工年均工资99370元,比上年增长4.0%,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在岗职工年均工资72199元,比上年增长9.5%。继前几年我区大幅调升公办教师福利待遇后,2011年我区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没有调整,工资相对固定,教育、卫生行业工资保持小幅增长。
在十八大行业中(见下图),有8个大行业工资低于平均工资水平,最高收入的金融业是最低收入的住宿和餐饮业工资3.8倍,行业差距较上年缩小了0.1个百分点,行业差距有所收窄,但贫富悬殊问题不可忽视。
2010-2011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
|
||||
单位:元
|
||||
行业
|
2011年
|
排名
|
2010年
|
排名
|
金融业
|
120459
|
1
|
103392
|
1
|
教育
|
99370
|
2
|
95505
|
2
|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
77698
|
3
|
76152
|
3
|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
72199
|
4
|
65960
|
4
|
续上页:
行业
|
2011年
|
排名
|
2010年
|
排名
|
房地产业
|
69482
|
5
|
48832
|
9
|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68534
|
6
|
60306
|
5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66931
|
7
|
54678
|
6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56704
|
8
|
54134
|
8
|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
52267
|
9
|
54636
|
7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47412
|
10
|
41763
|
10
|
批发和零售业
|
40529
|
11
|
41051
|
11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37193
|
12
|
33648
|
15
|
建筑业
|
34916
|
13
|
26452
|
18
|
农,林,牧,渔业
|
34879
|
14
|
36249
|
13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33406
|
15
|
38433
|
12
|
制造业
|
32887
|
16
|
28296
|
17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32213
|
17
|
34084
|
14
|
住宿和餐饮业
|
32093
|
18
|
29495
|
16
|
二、值得关注问题
(一)生产成本快速上升
受劳动成本、原材料价格、人民币汇率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利润空间逐步收窄,经营越来越来困难。近几年劳动成本来普遍上升15%-20%,企业为了留人不得不大幅提高薪酬待遇,从而提高了企业生产成本。
(二)地区收入差距缩小
随着沿海、中西部地区大发展,近几年经济增长迅猛,带动薪酬待遇快速增长。2011年我区在岗职工月均工资比湖北、湖南、河北、河南水平高400元至600元,加上当地的物价水平,外省工资与本地区相差不远,导致部分的外来务工人员选择回流家乡。地区薪酬差距不断缩小,用工吸引力有所下降。
三、建议
(一)继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引导低附加值企业转移出去,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
借用工难、就业难之机,继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实施“双转移”战略,合理引导一些在本区域内发展空间不大、低附加值的企业向中西部地区或其他地区转移,为我区今后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腾出更多的空间,努力提高中高收入人员比重,提高我区职工工资整体水平。
(二)实行最低工资同城同酬标准,提升吸引力
一直以来,番禺最低工资标准都低于广州市老区水平,对于外来务工来讲,最低工资就是最低门槛,门槛定得太低,不利于留人和吸引人才,建议取消原来同城不同酬的最低工资划分标准,全面实施全市统一的标准。通过大幅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地区薪酬吸引力和优势。
撰写:李慕贤
审核:张海虎
附注:
1.统计范围
城镇地区全部非私营法人单位,具体包括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等单位。工资统计是统计单位的就业人员,而个体就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非单位就业人员不在工资统计范围内。
2.指标解释
(1)在岗职工:指在本单位工作且与本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由单位支付各项工资和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的人员,以及上述人员中由于学习、病伤、产假等原因暂未工作仍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
(2)工资:是指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本单位在报告期内(季度或年度)直接支付给本单位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