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区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积极落实强农惠民富民的各项政策措施,优化都市农业产业结构,重点发展花卉种植、水产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农业生产保持平稳发展。
一、农业生产平稳增长
据初步统计,我区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①]45.05亿元,同比增长1.3%,比三季度增速提高0.4个百分点,总量在全市12区(县级市)中居第五位。种植业、渔业的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40.7%和39.0%。
2014年农业总产值构成表
指标名称 |
产值(亿元) |
同比增长 (%) |
占农业总产值比重 (%) |
农业总产值 |
45.05 |
1.3 |
100 |
种植业 |
18.35 |
0.3 |
40.7 |
林业 |
0.08 |
— |
0.2 |
畜牧业 |
6.91 |
0.9 |
15.3 |
渔业 |
17.55 |
2.4 |
39.0 |
农林牧渔服务业 |
2.16 |
0.2 |
4.8 |
二、主要特点
(一)种植业生产稳中求发展
1.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平稳增长。我区加大农业生产的扶持力度,采取多项举措抓好粮食生产工作,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5.42万亩,同比增长1.1%。其中粮食作物面积4.02万亩,粮食产量1.4万吨;以花卉为主的经济作物面积8.97万亩;以蔬菜为主的其他作物播种面积12.44万亩,同比增长2.4%。全年实现种植业产值18.35亿元,同比增长0.3%。
2.花卉种植产值进一步扩大。我区着力优化种植业生产结构,推进花卉种植特色优势产业可持续发展,花卉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全年实现花卉产值10.24亿元,占种植业产值的比重达55.8%,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占农业总产值的22.7%。花卉种植面积8.92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35.1%。我区形成两条花卉产业带:一是以化龙镇为中心的东北部荫生花卉、观叶植物、绿化苗木带,绿萝、也门铁等花卉品种植带;二是以沙湾镇为中心的西部兰花种植带。我区成为全国闻名的荫生观叶植物、花卉种植生产基地,产地市场逐渐形成并向周边地区辐射带动,产业化发展得到进一步推进,花卉种植为我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2012—2014年,花卉产值占种植业的比重均在55%以上,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均在22%以上。
3.蔬菜生产总体形势良好。2014年,蔬菜播种面积12.42万亩,同比增长2.4%。产量17.83万吨,同比增长2.3%。蔬菜产值6.63亿元,同比增长2.0%。蔬菜增产:一是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进行测土配方,结合本地实际,指导农民科学施肥,积极做好气象和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农户田间管理措施到位;二是加强特色蔬菜园区的投入,积极推进专业蔬菜村和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建设,打造蔬菜观光示范园;三是加大对蔬菜大棚等设施投入建设,引导发展设施栽培和蔬菜反季节栽培,使蔬菜生产抗灾能力不断加强,蔬菜生产效率和土地产出率不断提高。
(二)进一步加大资源开发,现代渔业较快发展
我区全力协调落实“边防码头”、“渔政码头”临迁工程,妥善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难题。海鸥岛现代渔业园区再次成功获得市级现代农业发展平台专项资金1171万元。受此积极因素影响,渔业实现较快增长,全年实现渔业产值17.55亿元,同比增长2.4%。水产品总产量15.2万吨,同比增长3.1%。其中海水产品、淡水产品的产量分别为5.16万吨和10.04万吨,同比增长分别为5.7%和1.8%。水产品产量稳步提高,一是大力开展低产鱼塘改造、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和设施渔业建设;二是积极引进、试养优质品种,优化养殖品种结构,提高水产养殖收益。
(三)农林牧渔服务业为农业生产活动提供各种支持
我区不断加大“三农”投入,有效扶持农业生产发展,农林牧渔业服务业平稳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服务业产值2.16亿元,同比增长0.2%。
三、存在问题
(一)生猪生产下降
2014年,生猪出栏14.68万头,同比下降3.4%。猪肉产量1.1万吨,同比下降3.4%。造成生猪生产下降原因:一是清理整顿禁养区散养及小型猪场,加大对不符合养殖规范的生猪养殖场的清理整治,规范整治“散小乱养猪场”已关停多处不符合条件的养殖场;二是生猪养殖成本上升,我区生猪受外地调配供给充足,使生猪市场价格相对偏低,在养殖成本上升和市场价格偏低的双重挤压下生猪养殖户盈利减少,养殖户养殖生猪意愿下降。
(二)耕地资源仍以散户种养为主,专业大户较少
从流转规模来看,连片面积100亩以上生产或经营的耕地及鱼塘面积,全区仅有6万亩。耕地的分散经营,一定程度制约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也阻碍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
四、建议
(一)多措并举,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
1.不断推进生态平衡的养殖生产基地建设,鼓励规模养殖的发展。在对不符合养殖标准的大量违章乱搭的畜牧养殖场进行清理的基础上,构建一批标准化生产养殖的畜牧示范养殖基地,既能规范畜牧养殖市场,也不会因清理整治行动造成畜牧业下滑。
2.出台畜牧业相关的有效扶持政策,完善农业保险和畜牧良种补贴,建立目标价格制度。将畜禽养殖纳入农业保险范围,减少疫情灾害对养殖户造成的损失,提高畜牧良种补贴的适用范围和额度。
(二)抓好交易平台建设
运用媒体推广平台,通过新兴的网络销售渠道进行产品推广销售,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目前我区初步建成集资产资源管理、程序审核、交易服务、廉情预警、信息公开五大功能于一体的“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交易平台”。该平台覆盖全区所有行政村,提供耕地招投标信息,要利用好网络资源,扩大耕地流转信息的覆盖面,为农村耕地流转增加新渠道,建议不断完善平台建设,增强服务功能,使耕地流转工作更加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