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番禺区社区精神康复综合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番禺精综”)依托30亩农疗基地,打造农趣特色项目,开展趣味农耕活动,将农疗模式融入精神康复服务,为精神康复者提供创新的康复体验。通过创造自然、积极的康复环境,降低精神康复者的焦虑水平,增强社会支持网络,提升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心。
一是实现心理松弛。通过参与农疗活动,康复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得到了显著缓解。70%的参与者表示焦虑和抑郁症状明显减轻,心理状态的改善得益于农疗活动的自然环境和劳作过程,精神障碍患者在与自然的互动中获得了内心的平静和安宁。在日常的农疗活动中,康复者不仅能够接触到新鲜的空气、阳光和绿色植物,还能在劳动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这些对他们的心理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是提升多项技能。农疗活动提升了康复者的生活技能和认知能力。在种植南瓜苗和中期培育过程中,康复者学习了多项实用技能,如种植技巧、工具使用、病虫害防治等。这些技能不仅有助于他们的日常生活,还促进了记忆力、注意力等认知能力方面的提升。通过实践活动,康复者不仅学会了如何种植农作物,还培养了耐心和责任感,这些技能和品质将对他们未来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三是促进社会融入。农疗活动为康复者创造了社交互动的机会,增强了他们的社会支持网络。在活动中,康复者互相交流、合作,结识了新的朋友,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通过完成种植任务,他们获得了成就感,自信心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这种社交互动不仅有助于康复者缓解孤独感,还能提升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四是助力辅助就业。通过农疗实现辅助性就业是番禺精综的一大创新。南瓜种植技术门槛较低,市场需求稳定,适合精神康复者参与。待南瓜收成时,番禺精综社工将积极协调销售渠道,南瓜成品可在店铺或自主销售,一方面帮助康复者掌握销售技能,另一方面向社会公众展示他们的劳动成果。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康复者的职业技能,还为他们提供了辅助性就业的机会,促进了社会共融。通过这种创新的辅助性就业模式,康复者不仅能够获得经济收入,还能在实践中积累工作经验,提升就业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区残联)
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