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番禺区围绕“提质升级、习惯养成、形成长效”目标,抓重点、强弱项、补短板,统筹抓好各项垃圾分类工作。
一是强化措施,压实责任。开展物业管理居住区垃圾分类工作专项提升行动,全面落实教育培训、黑白名单、执法检查等十项措施;制定《投放点保洁管养十步法》,对528个小区的物管、保洁代表开展业务培训1500余人次,提升投放点值守人员业务水平;制定《三查三问一跟上工作法》,对镇街、社区垃圾分类检查人员培训近400人次,提升检查队伍发现处理问题能力;开展点外设桶、三类单位问题整治专项行动,今年以来共检查小区600多个次、三类单位2400多个次,发现并整改点外设桶问题235宗、三类单位问题7002宗,市第三方检查通报“点外设桶”问题由第二季度月均13.3宗减少到第三季度7.3宗,环比减少45.1%;落实垃圾分类“日检查、周评估”工作制度,联合区住房城乡建设局约谈问题较多小区物管45个次;持续开展垃圾分类执法,对小区物管公司不履责、垃圾收运企业混收混运加大处罚力度,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今年全区共行政处罚5691宗,处罚金额98.9万,垃圾分类执法数在全市领先。
二是广泛动员,培养习惯。在全区600多个机团单位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源头减量示范引领行动,带动垃圾分类成为社会层面的“新时尚”;在全区农贸市场、餐饮酒店、超市、便利店等单位配置2万套垃圾分类宣传台牌,扩大垃圾分类宣传覆盖面;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志愿者带头分片展开入户宣传,持续组织“全民行动日”“五进”等特色活动,把宣传深入到社区、学校、家庭、企业中;通过新闻报道、电台广播、小视频、散发宣传手册、户外LED屏循环播放宣传片等形式,扩大宣传面,提高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在全区600多所学校开展“无废校园”创建活动,以30万名学生带动30万个家庭;在全区528个小区开展“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垃圾分类居民自治活动,评选“新时尚之家”,发动户户参与、人人站桶,将“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理念转化成为广大居民的行动自觉。
(番禺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