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番禺区处置食品安全事件2起,均为家庭环节一般性食物中毒事件,致病因子分别为毒蘑菇和河豚毒素,涉及3名病例,无人员死亡,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修订《广州市番禺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番禺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运行机制,明确在市市场监管局和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落实属地责任,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等,分级组织应对工作。
二是迅速调查处置,做好后续跟进。在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区市场监管局立即组织执法人员前往涉事单位开展调查处置,配合区疾控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视情责令相关单位开展清洁消毒,召回、下架或销毁问题食品,或停业整改等有关措施,对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责任单位依法实施相关行政处罚,并安抚病人家属情绪,严防舆情发酵。同时,区市场监管局应急协调部门紧盯事件发展,及时收集相关调查信息,第一时间报告局长和分管领导,严格按照规定上报市市场监管局,对于重要紧急情况做到边报告、边核实。
三是开展应急演练,强化应急培训。印发《2024年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置应急演练工作方案》,制定演练计划,提前确定演练人员、场地、物资,明确演练内容和演练方式,有序开展相关演练。联合区疾控中心开展2024年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置应急演练,模拟社会餐饮环节疑似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组织餐饮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基层监管所执法人员参与演练,共50人观摩。
四是优化值班值守,提升应急效能。实行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组成以副处级以上的局领导为值班领导的7人值班小组,当遇到突发事件,立即响应,迅速赶到现场,及时掌握情况,做到信息早报告、隐患早消除、问题早解决,把安全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减少到最低。经过多次研讨分析,区市场监管局调整应急值班工作措施,根据时段特点来安排值班人员数量,在工作日、周末每组安排5人在岗值班,在节日每组安排6人在岗值班,精简冗余岗位,并合理调整值班任务,优化交接班流程,提升工作效率。
(区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