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番禺区积极探索并深化医防融合服务模式,以体系创新强基础、技术驱动提效能、重点突破补短板,真正实现结核病“医”“防”深度融合,在降低发病率、提升诊断质量、守护重点人群健康等方面取得扎实成果。
一是打通防治全流程。建立“综合医疗机构-区慢性病防治站-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协同模式:前端依托20家综合医疗机构,通过门诊、住院、体检多渠道筛查疑似患者,实现“早发现”;中端以区慢性病防治站为核心,负责确诊、登记、治疗管理及技术指导,做好“中衔接”;后端由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专责人员随访督导、管控服药、开展宣教,完成“后追踪”,彻底畅通转诊渠道,做好患者归口管理。
二是提升诊断精准度。推动分子生物学诊断、CT等先进技术在临床一线的普及应用,大幅提高结核病病原学阳性率。创新区域影像协作机制,由区慢性病防治站联动广医附属番禺中心医院放射科专家,提供远程DR、CT阅片服务,弥补基层诊断能力短板,筑牢精准诊断防线。
三是筑牢防控安全网。建立校园结核病防控预警与应急响应机制,开展新生入学结核筛查,防控关口前移,2021年以来未发生校园聚集性疫情,保障师生健康与教学秩序。打造钟村街“结核病示范社区”,将宣教、患者关怀、可疑症状筛查融入社区网格,打通医防融合在“最后一公里”的有效实现路径。
(区卫生健康局)
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