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优化营商环境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了《番禺区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工作总体方案》和六个专责组改革方案,从解决企业和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迫切问题入手,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优化审批流程。大力开展“减证”、“减材料”、“减环节”行动,按照“六个凡是”的原则,清理各类“奇葩”证明、循环证明68项,梳理区属公共服务事项292项,动态调整行政许可、备案事项24项;社会投资建设工程审批从20个环节精简为10个环节,73个事项合并为22个事项,总审批时间压减为46至68个工作日,办理时限压减79%-86%;人口入户办理时限从15至90个工作日压减至7至45个工作日,办理时限压减50%以上。
二是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 6月27日发出全市首张使用民生卡APP申请的个体工商户电子化营业执照,实现了办照“一次不用跑”;取消公章刻制审批,启用新印章备案系统,企业刻章备案业务逐步由公安窗口过渡到印章店办理,实现了取章“最多跑一次”;深化场地使用证明共享互认及实施“照前三证合一”,各部门审批事项可通过内部系统直接调用场地证明电子证照,截至7月底办理场地证明15559个,已有86555份电子材料实现共享和应用;推动“集成服务”改革, 16个镇街政务中心推进“一个窗口”综合受理,同时完善村居公共服务站功能建设,将“番港慈善基金救助”等业务整合到公共服务站,启用线上申办系统,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三是加强重点企业项目服务和监管。设立重点企业服务热线,开展“一周一企一策”走访调研,精准施策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截至7月底,区、镇两级重点企业项目服务组已走访企业169家,收集并解决问题189个;探索执法监管新模式,建设基于GIS的企业信息监管平台,打破“信息孤岛”,实现部门信息共享、协同监管、联合惩戒,以石碁镇为试点,探索行政执法重心下移到镇街,为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探索可复制的做法和经验。
四是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保障。政策研究和供给精准到位,梳理现行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措施4122份,清理妨碍营商环境建设文件132份,制定出台了一批产业转型、人才培育、招商引资政策文件,并在政府网站上开通“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专页,为打造法制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政策保障;加强监督落实保障措施,深化暗访、查处、问责、曝光“四位一体”工作机制,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坚决打击扰乱市场、欺行霸市等破坏营商环境背后的“保护伞”。
(区政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