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番禺区不断突破封闭化、条块化等传统城市发展藩篱,通过深化“数字政府”改革创新、构建“智慧城市大脑”,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为实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技术与平台支撑,让城市更“聪明”。
一是加强顶层规划。成立番禺区智慧城市建设调研组,会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专家团队开展新型智慧城市专题调研,对全区现有信息资源摸底调查。现已完成调研,从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和数字支撑四个维度分析番禺数字化现状。并根据番禺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量体裁衣,为番禺区智慧城市发展提供整体性的设计指导,切实优化解决“各自为政”“信息孤岛”等城市信息化建设老问题。
二是加强基础支撑。多措并举加速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智慧城市“基座”,夯实数字支撑“强度”。强化网络运维管理,开展安全隐患自查自纠;建立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巡查通报制度,增强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建管能力。建立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出台实施方案,指导协调运营商加大5G基站建设力度、全面排查信号盲区,多次召开智慧灯杆建设管理工作推进会。截至8月31日,番禺区年度新建5G基站842座,累计建成5G基站数7984座,累计完成121根智慧灯杆。
三是加强数据整合。抓住“数字经济”和“城市更新”双引擎,搭建“禺智管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强化大数据归集整合,科学精准做好管理决策工作,实现“一网统管”,为提升基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提供机制保障。积极推进大数据治理工作由“粗放”向“精准”转变、由“数量”向“质量”转变,制定大数据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细化制定大数据治理方案,建设番禺区数据中心,推进数据资源的盘活整合和创新运用。
四是深化应用场景。建设亲商服务平台、政策兑现服务平台,构筑企业、政府、金融机构的沟通桥梁,协调解决用工用地、增资扩产等问题,促进营商环境全面优化;建成信用数据采集及信用服务平台,对企业实行分级分类监管,初步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全国首创推出5G+VR“政务晓屋”,推进“政务晓屋”进镇街、进村(居),搭建全国一体化政务晓屋共享平台,将养老、医疗等民生服务纳入“政务晓屋”办理,实现“一屋通晓、一屋通办”,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