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中心,临近港澳,是狮子洋增长极重要承载区。番禺区山水林田湖草自然要素齐全,但耕地呈现破碎化、零散化特征,4万余亩耕地中,5亩以下图斑占比71%,耕地保护压力重。近年来,番禺区始终贯彻加强耕地保护基本国策,在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支持、指导下,多措并举健全耕地保护体系,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契机,推进农用地整治,耕地连片集中,扭转耕地流出趋势。2023年度广州市区级党委和政府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结果,番禺区被评为“优秀”等级。
一是实施万亩耕地开垦计划,实现耕地净增加。为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取得实质性进展,2023年番禺区政府提出实施“万亩耕地开垦计划”,确定5年内新增耕地每年不少于2000亩的目标。印发《广州市番禺区耕地整治恢复工作方案》和年度耕地“进出平衡”总体方案;制定国企参与耕地恢复模式,引进国企在石楼镇、石碁镇等开展耕地恢复和规模化种植工作,成效显著。2023年耕地流入面积3000余亩,2024年通过省级审核耕地流入超2800亩,连续两年耕地净流入,扭转了耕地流出趋势,补充了2020年以来的耕地流出缺口,实现了耕地总量平衡和耕地净增加。
二是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推动良田集中连片。以国土空间规划引领,衔接广州市耕地保护专项规划布局,高质量编制《番禺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划定耕地整备区,逐步引导耕地集中到番禺区南部。2024年7月省自然资源厅批复同意《番禺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2024-2027年)》,是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扩面提质以来全省12个首批获得批复的实施方案之一。通过实施农用地整理,锚定良田集中目标,建设都市水稻田,推动小田变大田。2023-2024年开垦耕地近6000亩,形成1个“千亩方”、9个“百亩方”,耕地集中度提升12%。
三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现耕地保护和生态建设共赢。番禺区着力于打造都市水稻田,兼容生态绿地建设。2024年番禺区将位于桥南街沙湾水道边上地块,打造了3个“百亩方”都市水稻田,在增加耕地的基础上,形成水乡田园美景,发挥城市生态湿地作用和自然调节功能,持续提升城市周边生态环境质量。
接下来,番禺区将继续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国家耕地保护政策,不断完善耕地保护长效机制,加大耕地保护力度,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基础。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番禺区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