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迎来广东省暨广州市第四十届“鸟节”“爱鸟周”活动,番禺区围绕“加大物种保护投入力度,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主题,开展系列科普宣传和保护行动。
鸟类安家番禺
番禺区地处珠江三角洲,湿地、林地、水体等多种生态环境共存,为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据2022—2023年海鸥岛鸟类资源调查,岛上共记录鸟类58种,隶属于12目28科,包括国家二级保护鸟类3种。鹭科鸟类种群数量庞大,白鹭数量达600多只,水鸟总数超过1000只。此外,番禺区的公园绿地、水库、河道等地也是观鸟的好去处,市民可以在这些地方发现暗绿绣眼鸟、红耳鹎、鹊鸲等常见鸟种。
海鸥岛红树林湿地公园内,红树林、湿地、入海河口三大生态系统共存,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景观,为鹭类、秧鸡类、鸻鹬类等水鸟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不仅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也成为市民观鸟、亲近自然的理想场所。
除了海鸥岛,番禺区内还有许多适合观鸟的地点。在番禺水系沿岸,水鸟常年栖息、觅食。在各大公园,如大夫山森林公园,也能观察到众多林栖鸟类的活动踪迹。通过合理规划和生态管理,让这些美丽的生灵与城市和谐共存。
强执法勤巡护
近年来,非法猎捕、人工繁育、误伤鸟类等情况仍然存在,番禺区持续加强巡护和执法,维持高压打击态势,严厉惩治相关违法行为。
2025年1月,区公安分局在大石街道查获非法饲养野生鸟类59只,其中包括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红喉歌鸲、仙八色鸫等。区公安分局表示,此类行为严重威胁野生鸟类的生存环境,市民应自觉抵制。
2月28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番禺区分局组织召开番禺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联席会议,重点部署打击非法猎捕、交易和经营鸟类的专项行动,结合“清风2025”行动,在区内加强巡查、执法和宣传等工作。
同时,区内将持续推进一系列保护行动,如清山清套专项行动,清理违规捕鸟工具,打击非法捕猎行为;加强湿地与林地保护,完善栖息地生态修复,为鸟类提供更安全的生存环境;加强公众宣传教育,通过讲座、展览、科普活动等方式,提高市民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让更多人参与到爱鸟护鸟行动中。
共建和谐家园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鸟类?相关部门表示,首先应做到避免人为伤害。农业生产中挂防鸟网可能误伤鸟类,市民应尽量选择更安全的方式防止农作物被啄食。其次是不购买、不饲养野生鸟类。非法交易和饲养鸟类会破坏生态平衡。最后当发现受伤鸟类,及时救助。2025年至今,番禺区已成功救助受伤鸟类14只。市民如发现受伤或落单的鸟类,可联系当地林业或野生动物救助机构。2025年3月,也是第12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我国的主题为“加大物种保护投入力度,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番禺区将组织一系列科普讲座、观鸟活动等,让市民更直观地了解鸟类的生态价值,并培养爱鸟护鸟的意识,保护我们共同的生态家园。
(转自番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