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政务动态 > 番禺新闻

番禺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番禺样板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3-12-27 09:45:19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近年来,番禺区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以绿美番禺生态建设为牵引,全方位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保障生态安全,奋力推动番禺在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样板上走在前列、争当示范。

  加强统筹协调  系统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番禺区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纳入《广州市番禺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生态环境、自然资源、防洪(潮)排涝等专项规划中进一步提出生物多样性保护要求,协调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编制《广州市番禺区森林经营规划(2016-2050年)》,进一步科学经营森林生态系统。推进“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落地应用,制定“三线一单”环境管控单元技术审查指引,强化“三线一单”成果与规划对接,落实区域生态空间保护,切实守护好全区9个自然保护地。2023年,对全区涉及规划调整、旧村改造等的项目出具“三线一单”相关意见共115份。

  开展调查监测  全面摸清生物多样性家底

  番禺区开展野生动物资源本底调查、植物多样性调查,建立野生动物资料档案,更新完善《番禺区植物名录(国家重点保护)》《番禺区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强化疫病调查监测,开展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产地检疫调查、林业有害生物测报。对农业、渔业的主要外来入侵物种进行普查,形成入侵物种名录清单,分析入侵物种状况及危害趋势,实施林草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掌握生物危害信息。

  改善生态质量  创造良好栖息环境

  番禺区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着力点,推动环境质量持续向好。2023年1-11月,番禺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30,同比改善2.9%,全市排名第5,AQI达标率86.5%,同比增加6.6个百分点;地表水环境水质指数为3.98,排名全市第4,3个国考断面均达到考核目标,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强力推进绿美番禺生态建设,实施番禺绿化美化和生态建设“八大工程”,全面提升森林质量和绿化品质,优化生态格局,2023年完成森林质量优化2010亩,新增城市绿地1003.4亩、立体绿化5600平方米、绿道6公里,石楼镇获“广东省森林城镇”称号。加强对全区9个自然保护地专项检查,开展“绿盾”专项行动,强化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日常监督,严厉打击涉自然保护地的环境违法行为。

  加强物种保护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番禺区加强就地保护,严格落实国家休禁渔制度,实施广州市番禺区海鸥岛红树林海岸升级改造与生态修复项目,预计修复红树林面积达6公顷,修复海岸线长度3公里。推动以大夫山榕树公园为核心的华南国家植物园南部迁地保护示范区体系建设,推动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开展“国家98种专项拯救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迁地保护工作,目前,列入“长隆野生动物世界专项保护”共有19种,包括华南虎、鳄蜥、大熊猫、朱鹮等。长隆已成功创建世界最大野生动物活体资源库,全球首创“野生动物活体资源库+科学研究+科普教育+文化旅游+救护野化”五位一体发展理念,保育野生动物数量居全球第一。因地制宜,科学开展增殖放流,2023年,共投放水生生物苗种近196.3万尾,包括鳗鱼、麻虾、黄鳍鲷等本地特色名优品种。完善野生动物放生管理,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水生野生动物放生管理工作的通知》。严把生物技术安全关,加强微生物实验室管理。

  强化宣传教育  全面推动公众参与

  番禺区将绿色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全民科学素质发展工作,营造良好舆论宣传氛围。开展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世界环境日主题宣传活动,向群众普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组织生物多样性教育进课堂、校园内古树木保护、师生团体观鸟、参观海鸥岛红树林湿地修复项目等活动。番禺区各学校积极参加第三届广州市“一图一故事,野保小卫士”守护野生动物故事征集活动,获得奖项24项,位居全市各区之首。通过制作“一图读懂”系列政策解读、投放大型广告宣传画或公益广告等方式,大力普及《广州市野生动物放生管理规定》、放生区域(放生点)等知识,提高社会公众认知和守法意识。

(转自番禺日报)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