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上午,番禺桥南净水厂、中部净水厂(二期)正式通水运营,全区污水处理规模提升22万吨/日,达到125.2万吨/日,大力提升了区域污水处理能力和安全韧性,为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石岗西涌、雁洲涌问题整改工作交出了阶段性答卷,进一步提振番禺水环境治理攻坚工作信心。
生态环境部华南督察局局长岳建华,番禺区委书记黄彪,番禺区委副书记、区长叶珊瑚,市水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河长办、市水务投资集团、番禺区有关领导以及番禺区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建单位代表等参加了启动仪式。
桥南、中部净水厂(二期)正式通水运营
全力推进水生态环境治理 三年治水攻坚进入冲刺阶段
黄彪在致辞中指出,建设桥南净水厂、中部净水厂(二期)是番禺区落实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标本兼治、推动治水三年攻坚的重点任务。近年来,番禺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举全区之力推进三年治水攻坚。截至2024年8月底三年治水攻坚任务进度达89.6%,建成污水传输管网1723公里,完成村居和小区雨污分流改造128个,4座新(扩)建净水厂综合进度达80.4%。
黄彪强调,生态建设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还需扛压前行,统筹考虑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持续深化污涝同治、水岸共治、协同善治、标本兼治“四治”机制,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营造产业优先、交通优化、服务优质、生态优越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番禺400万人民和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和乡愁,奋力把番禺建设成为实体经济主战场、新质生产力承载地、南拓东进中继枢纽、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岭南文化传承摇篮。
两净水厂投入运营 全区污水处理能力显著提升
桥南、中部净水厂(二期)项目投入运营后,全区污水处理全区污水处理规模将提增22万吨/日,为迅速补齐沙湾、桥南、前锋污水处理系统能力不足的短板,全线降低区域主管网液位提供有力的支撑保障,助力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石岗西涌、雁洲涌问题整改,对提升全区污水处理能力和处理系统的安全韧性具有重要意义。两厂项目自2023年4月15日同步进场施工后,开启“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作战模式,克服项目工艺技术复杂、施工任务繁重等困难,于2024年6月实现通水试运行,并经过两个多月的精细调试,正式投入运营,跑出了水务项目建设的番禺“加速度”。
两厂采用的全地埋式设计,具有用地省、出水优、环境美等特点,厂区地下采用“全流程—全地埋—全封闭”的方式处理污水,地上建设绿化公园供市民群众休闲娱乐,既能改善周边水环境、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又能提升居民绿色舒适宜居体验,让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实在、更直接。
践行绿水青山理念 打造生态文明典范
在全力推进水环境治理的同时,番禺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显著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初显。在全市首创组织多部门将山水林田湖草、历史文化、水生态治理等全领域数据整合,形成番禺区山水林田湖草全生态要素保护利用一张图,编制了绿美番禺五年行动计划,采取一系列“绿”的措施,推进绿美番禺生态建设。其中,大夫山打造榕属种质资源保育圃和榕属专类园,扩充榕属植物91种(含品种),使得大夫山榕树公园的榕属植物从17种(含品种)增至108种(含品种),达到14000棵,成为名副其实的“百榕之园”和华南地区榕属植物种品最多的专类植物展示园,广州国际榕属研究中心也落户大夫山。
(转自番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