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认真贯彻全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继续抓好“二十八条”的贯彻落实,探讨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的办法和措施。重点抓好如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继续贯彻落实“二十八”条,加强农村经营管理工作
明年,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二十八条”政策摆在所有农业农村工作首要位置,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面贯彻落实税费改革、土地承包、减轻农民负担等各项政策,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一是按照“二十八条”做好税改补贴和困难村补贴的落实,以及做好水稻直补工作。着手研究解决村级水利历史贷款减债问题,切实减轻村级集体和农民的负担,扶持困难村的发展。二是加强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规范管理。全面实施镇(街)村会计信息电脑联网,充分发挥农村电算化联网监控系统的作用,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强化集体资产和财务的监控。三是落实土地承包政策,依法指导土地承包期届满的村实施土地延包工作,继续妥善处理村集体“机动田”的历史遗留问题,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四是加大力度推动农村股份固化改革,化解利益分配矛盾。通过抓好惠农政策和经营管理工作,落实各项政策,及时地消除农村不稳定因素,维护全区大局稳定。
二、围绕都市型农业的发展目标,优化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随着南沙区划出我区,我区农业生产布局发生了变化。在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上,将按照广州市“南拓”的城市发展战略和广州农业 “十一五 ”的发展规划 , 结合我区实际 , 大力发展都市型农业。继续按照 “稳粮、减蔗、控蕉、保菜、扩花、优鱼、调牧”的发展思路调整生产结构 ,做好生产计划。要抓紧组织好南沙港快速干线、新光快线道路两旁整治工作,营造景观农业的亮丽风景线。
三、加快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明年,我区将继续增加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投入,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建设步伐。积极培育区域化优势主导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使其能充分发挥其潜力,增强辐射带动功能。一是重点扶持解决农产品加工出口和农民就业出路较大的企业。切实做好广州市恒发水产有限公司的大型水产品深加工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二是重点扶持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新技术推广的项目。三是重点扶持适应我区农业生产布局调整的项目,如花卉和优质水产业等;四是积极引进能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机械化加工项目,抓好番禺区农业机械综合培训场设施的建设,充分发挥出农产品加工机械化的示范带动效应作用。
四、加强农产品食品安全管理,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
一是加大投入,抓好我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建设,尽快完善各项检测项目,提高检测水平,争取明年开展“双认证”工作,为今后我区实施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打基础。二是进一步推进我区农业标准化生产和无公害生产基地的建设,继续做好申报省市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定工作。规范我区4个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和管理,做好我区特色农产品的农业地方标准制定工作,带动幅射全区农业标准化生产。三是加强开展农业执法工作。
五、抓好科技兴农,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
一是深入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大动植物疫情监测,提高疫情测报的能力,继续抓好禽流感等重大疫病的防控工作,确保农业生产的增产增收。二是积极引进新品种,大力推广优质高效农业。扶持区农科所加快建成110亩特优淡水养殖基地,在原有技术优势基础上继续狠抓科技攻关,力争成功培育出1-2个适用水产品种,同时要建立一套适用养殖技术。会同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重点做好新选育成功的“穗黄”、“穗优2—80”的番木瓜的优良品种和香蕉新品种“抗枯萎病香蕉品种新品系—‘粤优抗1号’”的示范推广工作。三是充分利用区农校培训力量,增设社会急需的培训项目,完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我们应积极争取市、区财政加大对农民培训资金的投入,用于资助农民免费培训和获取《职业技能证书》的农民的补助费用,力争明年内实现培训1万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