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农业机械服务中心)
2005年,番禺农机服务中心在区委、区政府和农业局的
领导下,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省、市、区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省政府《关于扶持农机化发展的扶持议案通知》和《番禺区农业机械化八年发展规划》,紧密结合番禺的实际,围绕“三农”和公益性的工作,发挥出了农机部门的重要作用。受到了各级政府的主管部门和群众的一致好评,各项工作取得可喜的成绩。马永德同志被评为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工作者;农机服务中心获省农业技术推广奖评审委员会授予“现代农业技术装备在农业生产上的综合推广应用奖”。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省农业厅谢悦新厅长等部、省、市以及十多个兄弟省市农业和农机部门领导前来考察工作时,肯定了我区农机化的发展。并一致称赞番禺区政府对农业和农业机械化重视,番禺区农业机械化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设施、农业技术的示范,培训、推广工作为全国的典范。勉励我们要“立足番禺、服务广东、面向全国”,在全国取得较好的声誉。
一、认真学习,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加快我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
今年以来,广州市政府、区政府先后召开农村工作会议,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2004年、2005年两个1号文件精神基础上,明确提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是“三农”工作的重心。领导班子在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紧紧围绕着番禺区农村工作“二十八条”的实施及农业生产结构进一步的调整,重点抓好:
1、先进适用农机具、农业设施的引进、示范、推广。2005年结合我区鱼塘水产养殖面积不断扩大,逐步成为我区农业的支柱产业的趋势。在引进家鱼养殖增氧机的基础上,又引进了养虾、养鳗鱼等高档次水产养殖的增氧设备4个品种通过示范和推广。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全区水产养殖户新购进的各类增氧机500多台,有效地增加了他们的经济收入。引进农业设施——自动喷灌引进示范并在香蕉种植的应用:使肥料利用率得到提高,施肥与种植不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收获期逐步能适当控制。能杀灭地下虫,并作土壤消毒,并探索有限度地防止香蕉黄叶病的扩散、慢延,节约了用水。劳动量减少,用户用后每亩可节约成本200—250元,受到了蕉农种植户的欢迎,推广、应用并产生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据不完成统计,2005年共引进、示范、推广了蔬菜、果树、水产养殖、花卉、水稻等新型农机具11个品种,1700多台套。
2、做好全区农机管理人员、农机手、农机用户、维修人员的培训,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今年来,我们在抓好蔬菜生产种植机械化示范和区域性的农机推广建设,现代农业装备设施示范工作建设的同时,全面做好全区的农机管理,特别是农机操作人员职业和再就业的岗前培训工作,重心抓好农机大户和种植(养殖大户)机械操作和维修人员培训,使他们能把现拥有的农业机械全部用在生产、种(养)植(殖)上,发挥应有的效益。他们把学到的技术与促进农民转移就业结合起来。今年农机推广服务中心共举办培训班8期,350多人次参加培训学习,素质得到较快的提高,他们把握学到的农机使用知识应用在生产和抗旱救灾中发挥良好的作用。
3、充分发挥农机安全监督管理作用,保障了农业机械服务“三农”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实施,给农机化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强化了农机生产的监督管理。2005年我们重点做好:一是建立健全了岗位责任制、监理员行为规范以及在执行公务中应遵守的规定等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了队伍的建设,提高了农机行政管理和服务的水平。二是根据广州市公安局、广州市农业局穗公交[2005]319号文《关于做好三轮车、低速载货汽车和拖拉机档案及驾驶证交接工作的通知》的精神,与番禺区公安交警部门协商共同完成了拖拉机、农用运输车及其驾驶员的档案移交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双方的管理范围和责任,确保了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促进了农业机械的推广和应用。初步的统计,农机管理部门移交公安交警部门多功能拖拉机档案102份,公安交警部门移交农机管理部门拖拉机档案1127份和拖拉机驾驶员档案200份。三是依法行政,实施农机行政许可工作。一年来,依法审批发放农业机械跨区作业证27个,审批发放三级农村机械维修点《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2个,审核发放和核发拖拉机驾驶证101个,处理拖拉机驾驶员投诉20多宗。有效地维护了农机化行政管理和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四是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农机促进法》、《安全生产法》的规定,落实了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由农机行政管理部门与农机户、农机驾驶操作人员逐一签订农机安全责任书,共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1096份,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农机生产第一线。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机安全事故的发生。五是依法实行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巡查制度,采用定期与不定期结合的形式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开展田检路查和宣传教育工作。一年来,区出动巡查600多人次,并在巡查过程中,对存在的农机违章行为和安全隐患问题进行整治,在一定程度上阻吓了农机违章行为的发生。六是依法对拖拉机等农业机械进行检测。一年来,年审机车882台(套),审核发放检验合格标志882份,年检率达89%。从源头上实施了安全管理,并依法强制第三者保险,确保了农业机械安全运作和安全生产的有序进行,促进了农机推广和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
4、举办各种类型的农机现场咨询演示会。根据我区农业结构的调整,先后举办了经济作物机械、河涌清淤机械、农业设施、农产品机械化加工示范和国内外先进农机具、排灌机械等现场演示会和参加广州市、广西、江西等大型的跨区农机演示会,均收到应有的社会效益。2005年举办了各种先进农业机械化机具现场操作、咨询演示会14场次,参加现场观看的总人数达10000多人次。为番禺区和番禺农机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二、积极履行职能,服务“三农”工作
1、组织各种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化机具投入到各农忙
中。累计投入今春、双夏和冬耕大忙的各种机械化机具达8000多台(套),完成总工作量达750多万标准亩。主要是冬种蔬菜整地、春耕犁、耙田作业和双夏机收机耕的作业。水稻机械收获率达80%,与去年对比提高了5个百分点。组织各种机械和易损件、零配件4200多台(套、件)下乡运送到农户中。及时为农机户抢修各种农机具1750多台套(件),受到了农村、农民和用户的好评。
2、组织排灌机械参加抗洪防咸和灭蝗工作。今年我区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潮和蝗虫害严重威胁到我区的农业生产。根据生产和农村的需求,按上级指示在兄弟单位的配合下,连续加班加点组织和调运,各种类型包括大马力的蜗壳式轴流泵和喷药机等机具100多台套到石楼、化龙、鱼窝头、大岗、万顷沙等镇村参加抗洪排涝和扑灭蝗虫工作,发挥了农业机械化的应有作用。
3、努力配合政府要求做好农村河涌机械清淤示范工作。
积极配合区委区政府实施“二十八条”,积极参加开展农村河涌清淤工作。引进示范和推广了各种先进适用的河涌清淤机械20多艘,并通过试验示范运作,受到了农村干部和村民的普遍欢迎,并称之为“民心工程”,使河涌清淤工作得以在全区分期实施。到十一月份,完成大岗、石楼、沙湾、榄核、南村、石基、鱼窝头等镇河涌清淤工作。共完成58.9万立方米。在众多的河涌清淤示范工作中,农机推广中心清淤示范队紧紧把好质量关、价格关和保证完成任务的时间关,起到了真正的示范带动作用。由于我们的服务好,价格低,完成工作时间有保证,取得较好的信誉。河涌清淤示范服务队除在本地区作业外,还应广州市市政部门的要求,前往广州市海珠区司马涌进行市政河涌清污示范。经过四十多天的日夜工作,提前按质按量完成了近2500米河涌清淤示范、演示和推广工作,受到当地居民和政府主管部门的欢迎,为几个清淤队之冠。为番禺和珠江三角洲的河涌清淤工作作出行之有效的探索。
三、抓好协调发展,促进各项工作全面进步
1、进一步发挥农机化示范基地在全省的带动、辐射作用。结合我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城市化发展的进程,建立和完善了花卉示范基地,配套了各种花卉种植的先进机械设施,不断提高了示范基地配套设施的科技含量。
2、建立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示范生产线。为实现广州市、番禺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实现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的探索,从2005年月日 月开始在中心基地内引进了以仙草(凉粉草)、黄豆为原材料的农产品加工机械化示范生产线,和临时厂房,引进外资合作,分别从台湾和江苏引进先进的农产品加工机械生产线首期示范设备。目前,引进的农产品加工设备已完成第一阶段的调试,示范效果良好。大大地提高了我区农机化的科技含量,开拓了农业机械对农产品工服务的领域,充分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初步建立了以番禺区为主要基地的仙草种植和加工示范中心,并逐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农产品加工+销售一条龙配套运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3、根据农业部令和省、市有关规定,做好农机学校认证工作。为使学校按照全省的培训入选工作做好完善教学设施的配套和教学人员的培训。添置了电化教学设备、示范教学模具等。同时,积极选派人员进行业务教学培训。适当地增加了教学培训设备资金的投入和教学人员的培训等工作的硬件建设,使教学、培训工作步入良性循环。由于工作作风的扎实,今年四月份顺利通过市交委和有关专家组成的检查评审组关于教学和农机培训工作的认证评审。是目前广州市121间同类培训学校中,首期教学质量评审通过的学校之一。
4、切实做好维稳和防火安全工作。认真做好维护稳定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通过各种不同形式向广大员工宣传、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完成今年普法教育学习,参加学习和考试率达100%,使员自觉工遵章守法。一年来,没有出现纪违法事件。以服务中心领导为防火安全领导组发挥积极作用,并落实了责任制。属下及管理范围严格加强了管理。加强了对隆基大厦的消防、电梯和容易发生火灾和安全隐患的地方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对检查出来的隐患进行及时的整改,彻底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全年未有发生过安全事故。
四、办好实事,努力提高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
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区委的要求,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开展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活动为重点。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和制度上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工程。同时切实抓好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积极参加“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和“双百共建文明村”工作学习活动。
1、做好结对子和帮扶活动。一是与灵山镇西樵村结对子。通过对我区灵山镇西樵村的“结对子”帮扶,向该村赠送价值7万多元的各种先进适用的农机具,以加快西樵村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送机送技术到农村,带动引导当地农民掌握和使用农机化新技术。二是与石楼镇农机站结对子。为配合番禺区委区政府农村工作的“二十八条”和配合我区鱼塘标准化工作的实施,在石楼镇海鸥岛建设标准化鱼塘养殖机械化示范项目,向石楼农机站赠送一批价值28万元先进适用的鱼塘增氧机械化设备和标准化鱼塘建设设施,使海鸥岛成为番禺区鱼塘养殖机械化新的示范亮点。努力提高当地农村农民种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受到当地政府和农村农民的广泛好评。
2、结合开展“双百共建文明村”活动。9月份,又根据西樵村建立图书室的计划,党总支部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到灵山镇西樵村,与村两委一起研究“双百共建文明村活动”的开展。送去内容包括:农村种(养)植(殖)科技书、机械维修、文化补习辅导和青少年读本等五百多册的图书到西樵村,帮助图书阅览室的建设。在财力有限的条件下,再千方百计筹集陆万元人民币给村民最贴心的民心工程之一安装路灯用。他们深有感触地讲:党的政策伟大,给他们送去了政府对农村农民的关怀。
3、充分发挥农业机械职能部门的公益性服务作用。农机服务中心投入了28万元资金,派出河涌清淤服务队无偿为我区疗养院的两个湖进行环保清淤工作。二十多台套不同型号的先进清淤机械设施参与了两湖的排污抽淤示范,共清理污坭3万多立方米。清理污坭后还铺上了一层具有净化水质作用的砂,大大地改善了疗养院两湖的水质和环境,为我区干部、职工、群众的疗养场所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环境。
4、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活动,认真加强党建工作。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活动,坚持党的领导,健全民主生活会制度。认真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班子、党员同志间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形成了更有力的团结、务实的好班子。领导干部能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成为群众所拥护和上级好评的领导班子。
5、充分发挥工、青、妇的“纽带”作用。以服务中心党总支部为核心,充分发挥工、青、妇的作用,把群众组织的“一股绳”力量投入到单位的两个文明建设中去。使计划生育工作、关心老同志工作均列入正常的工作中,使整个单位能做到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把精力一心扑在工作上,使单位的工作成为行之有效的先进单位。
五、今后的工作思路
2006年在区委区政府和区农业局的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全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广东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工作,在做好正常的执法和依法行政工作的基础上,按政府对“三农”工作的有关要求,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1、根据我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都市化农业发展的要求,进一步积极引进和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加速我区农机化发展进程,推进我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2、继续做好河涌鱼塘清淤的示范工作。
3、认真抓好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的农产品(凉粉草、豆制品为主)机械化加工配套示范生产线的实施工作。
4、根据广东省农业厅、公安厅、交通厅的文件精神,认真做好农用机械安全监理、农机质量监督、农机培训机构认证的工作。
5、2006年抓好番禺区农业机械综合培训场地设施的建设。
6、服务“三农”,全面实施“二十八条”,对全区的农业机械化从业人员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分类指导全面培训,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增加农业机械人员的就业转岗技能。
7、全面完成上级交给的其它工作
200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