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总结公报 > 部门工作报告 > 2005

番禺区文化局2006年工作计划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政府 发布时间:2006-10-13 09:09:54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树立科学与和谐发展观,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发展规律,以建设文化强区为契机,大力推动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品牌,繁荣文化市场,增强文化综合实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一、抓好政治理论学习。

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文件精神,深刻理解党的方针政策和党的中心工作,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与和谐发展观,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以发展先进文化为第一要务,充分发挥文化职能作用。同时继续开展“双百共建文明村”和机关百村结对子活动。

二、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上级文化体制改革方案的部署要求,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分类指导、周密安排,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工作。

(一)建立新型的文化管理机制和决策机制。以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关系为中心,实现三个转变,即以办文化为主逐步向以管文化为主转变;从管理政府文化服务机构和文化设施为主逐步向管理全社会文化为主转变;从以行政手段为主逐步向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转变。通过职能转变,实现政事(企)分开,管办分离,加强对文化宏观管理,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二)建立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分类管理机制。根据文化单位的性质、地位、作用和效益,明确区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理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对公益型、营业型文化单位,采取不同的政策和管理办法。重点扶持体现番禺文化特色的文化项目和文艺社团,对博物馆(文管办)、文化馆、图书馆和街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等事业单位,加大财政投入,鼓励社会捐赠;对文物征集、图书购置、美术品收藏等公益性文化业务,政府确保其经费来源。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重点是加快内部管理机制的人事体制改革,加快事业经费投入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改革,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要积极面向群众、面向市场,利用市场机制激发自身活力。经营性文化企业单位要创新体制,逐步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逐步实施公司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让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三)依照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做好文化局与广播电视局合并的各项筹备工作,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加强宏观管理,促进基层文化事业发展

(一)加强对我区基层文化建设的宏观指导,为番禺率先建设成为文化强区这一目标,促进各级党政部门对基层文化事业的重视和投入,确保城乡居民就近、经常参加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二)密切与规划部门联系,推进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整体规划,把文化馆、图书馆、文化体育服务中心、购书中心、文化广场作为重点列入建设规划。

(三)继续拓展农村文化活动场所,促进全区村村基本实现文化活动场所三个一建设,即:一个不少于15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室(含老年人活动中心)、一个图书阅览室、一个文化长廊。

(四)不断巩固、发展街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的建设,在完善文化体育服务中心自身建设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在基层文化建设中协调、组织、培养、引导的功能作用。

(五)积极主动做好区重点项目新建图书馆工程的有关准备工作,努力促成此项目早日拍板动工。逐步将番禺图书馆建设成为番禺地区的中心图书馆,将街镇图书馆作为中心馆的分馆,逐步实现与番禺城乡建设相适应的地区图书馆网络体系;建设好“数字图书馆”和“流动图书馆”,深入基层,搭建广阔的服务平台,实施“图书资源共享工程”。

(六)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全面完成番禺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积极主动完成化龙屈氏大宗祠的修缮规划,指导有关单位部门努力完成修缮工程各项工作。

四、繁荣社会文化,弘扬民族民间艺术

(一)继续开展广为群众喜爱的、各具特色的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努力创新形式,赋予新的内涵,发挥示范、带动、促进的作用。

(二)弘扬民族民间艺术,突出岭南文化特色,广泛开展传统文化艺术活动,挖掘、保存、发展番禺民间艺术。大力扶持如醒狮、舞龙、飘色、鳌鱼、麒麟、广东音乐、粤剧曲艺、岭南书画等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传统艺术、民俗活动和艺术形式。

(三)举办区第五届群众艺术精品奖活动,收集、整理和评选两年来产生的优秀作品,按《实施办法》,参照上届的做法实行奖励。

(四)繁荣群众文艺创作,充实基层文艺舞台,提高城乡居民文化艺术鉴赏力。大力挖掘优秀创作人才,全方位聚集优秀作家、词曲作者,着力创作生产一批讴歌主旋律、富有鲜明时代特征、真实反映人民群众现实生活、催人奋进的群众文艺作品。继续做好《番禺文化》的编辑出版和与番禺报合办的《文化艺术》专版工作。

(五)坚持文化艺术下基层活动,推动基层文化的扎根和成长。按照文化部2131工程的要求,进一步落实农村每村每月不少于1场的电影放映制度。

五、加快文化市场建设。

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原则,逐步理顺文化市场管理体制,推进文化市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保护知识产权,净化市场环境;鼓励文化消费,培育文化市场消费机制;加强文化信息化网络建设,开拓和繁荣文化市场。

(一)认真抓好文化市场有关新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一是在积极配合上级部门的稽查工作的同时,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二是通过网络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了解国内文化动态;三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参加各种培训,学习其他兄弟单位的稽查工作的先进经验、先进方法;四是通过下发有关的法律、法规宣传材料,举办学习班等活动,使经营户知法、懂法、守法,争做文明经营单位。

(二)搞好文化娱乐市场的稽查工作,规范经营者的经营行为,维护公众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净化我区文化市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在对“网吧”、音像、图书、娱乐等市场的日常监管中,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要坚决打击文化市场中出现的反动、暴力、色情等有害信息、游戏、图书、音像;严厉查处违规接纳未成年人;严厉查处各种非法出版物。同时对于那些在文化市场中涌现出的遵章守纪、文明经营的模范经营户,我们要树立典型。

2、配合上级部门或其他单位搞好专项整治工作。我们要严格依法进行整顿,维护经营单位的正常经营活动,在规范中整顿,在整顿中规范。通过整顿和规范,使市场经济秩序得到根本好转,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3、转变管理机制。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健全的文化市场体系为保障,我们要按照“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在开拓中建设,在整顿中发展文化市场,逐步由目前的以集中整治为主,以日常管理为辅的管理模式向以日常管理为主,以集中整治为辅的管理模式转换,形成高效低耗的新型管理机制,开创规范市场管理和扫黄打非工作的新局面。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