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是我区外经贸工作全面推进的一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我区关于推进新兴工业化和建设广州新城市中心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面对新的外经贸形势,积极应对,克服困难,抓好外经贸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目标任务,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2005年外经贸运行情况及特点
利用外资方面,1-11月,全区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97个,同比上升17.96% ;合同利用外资28795万美元,增长25.68%;实际利用外资25059万美元,同比增长6.35%。
预计2005年全区合同利用外资将达29414万美元,增长12.71%;实际利用外资将达 26729万美元,增长5%。
进出口贸易方面,1-11月,全区进出口贸易总值为97.76亿美元,同比增长12.28%,其中出口57.4亿美元,同比增长12.75%;进口40.35亿美元,同比增长11.63%。预计2005年全年我区外贸出口将达64.45亿美元,同比增长14.02%。
口岸工作方面,1-11月,全区(含南沙)客运口岸出入境旅客80.86万人次,比去年减少18%;货运口岸进出口货运量498.31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13%。今年客运口岸出入境旅客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主要是受口岸和经营公司经营调整的影响。
2005年外经贸运行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招商和利用外资方面
1、利用外资继续保持增长的发展态势。
1-11月,全区实际利用外资25059万美元,同比增长6.35%。合同利用外资28795万美元,同比增长25.68%。说明利用外资发展后劲强。
2、行业招商取得了新进展。
一年来,我局不断创新招商方式,以行业招商为主线,重点开展了汽车配件、电子信息、数码光学、精细化工、珠宝等行业的招商引资活动,引进了日本JFE、小糸(koito)、塔祈巴那三个影响大的汽车配件项目在跨国产业园落户。三个项目投资总额合计达7226万美元,投资规模大,技术先进,是日系在广州三大汽车基地的主要配套项目。三个项目投资规模位于我区外商投资项目的前列,将对我区改善工业结构,提高经济质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3、第三产业招商开局良好。
广州“南拓”给我区第三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商机,我局抓住这个机遇,积极开展第三产业招商。1-11月,全区新批服务业项目22个,同比增长了57%,占新项目总数的11%;服务业合同外资3811万美元,同比增长10%,占全区合同外资的13%。第三产业招商有望成为我区新一轮扩大利用外资的新增长点。
4、外商投资以租赁厂房方式为主。
1-11月,全区外商投资制造业项目有173个,其中161个项目是以厂房租赁形式进入,占项目总数的93%。在土地资源供应紧张情况下,租赁厂房招商是我区吸引外资的主要形式。
进出口贸易方面
1、内资企业进出口增长缓慢,外资企业保持适当增长
1-11月份,全区内资企业出口11.6亿美元,同比增长1.91%,进口9.65亿美元,同比下降0.92%;外资企业出口45.8亿,同比增长15.87%;进口30.71亿美元,同比增长16.26%。内资企业进出口贸易放缓,而外资企业进出口贸易继续保持较快速增长。
2、对部分传统出口市场增长放缓,对新兴市场保持强劲增长
1-11月,我区对最大出口市场—香港的出口增长明显放缓,只增长3.42%,主要是服装纺织品及箱、帽等通过香港转口减少;对传统第三大市场—日本的出口下降了18.33%,主要是机电产品加工贸易出口出现了下降;对美国的出口依然保持较大增长,达26.59%;对新兴市场—韩国、东盟、俄罗斯、拉丁美洲的出口增长保持强劲势头,增幅分别达到69.45%、77.51%、152.53%和115.57%,拉动这一增长的主要商品是机电产品、珠宝首饰、运输设备等。
3、一般贸易增长迅速,加工贸易增长平缓
1-11月,全区一般贸易出口99396万美元,同比增长34.12%,占全区外贸出口总值的比重为17.32%,比去年上升2.76个百分点;以机电、金银首饰等产品为主的加工贸易出口474435万美元,同比增长9.13%,加工贸易出口占全区出口总值的82.65%。
二、2005年主要工作
2005年,面对产业发展与环境资源制约的矛盾,以及激烈的外部竞争,我局不断创新机制、创新方式,在招商引资、贸易促进、口岸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具体地说,主要有以下工作:
(一)抓住机遇,创新机制,促进招商引资工作实现了新的跨越。
第一,主动出击,对日招商成效显著。日本丰田汽车落户南沙后,我局按照区政府的要求,积极开展对日汽车零配件企业招商。5月,区政府经贸代表团赴日本开展了以汽配行业为主的招商引资活动,拜访了JFE商社、塔祈巴那等企业,取得了成功。随后,日本JFE、小糸(koito)、塔祈巴那三个企业加快了到我区投资的步伐。9月,我们根据我区光机电产业集聚的优势,组织区政府经贸代表团在东京举办了“中国番禺投资环境说明会”,开展了以IT、光学电子、精密仪器、汽配、精细化工等重点行业为对象的招商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在,区三个重点项目---川电钢铁制品、塔祈巴那汽车座垫加热器、小糸(koito)车灯已成功落户石楼跨国产业园。旭东阪田、山九物流、东横酒店等一批电子、三产项目在洽谈跟进中。
第二,创新招商方式,欧美招商取得了新进展。对主要资本输出国,我们采取以组团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展对欧美国家招商。2005年,我们多次赴欧美招商,不仅与美国多个华人商会、美国机械协会等建立了良好关系,还在项目跟进方面取得了实效。主要有美资龙保科技柔性电路版、英资欧宝卫浴等项目成功落户,有美国登峰超音波机械制造、意大利兆丰药业、德国MR公司等一批项目在跟进中。
第三,抓住广州“南拓”机遇,第三产业招商迈出了可喜一步。广州“南拓”战略的实施,大学城、新火车站、地铁等一批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给我区第三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今年,我局把对第三产业招商作为工作重点,收集了大量第三产业规划和招商资料,星级酒店规划选址资料,选择了一批三产项目进行包装后,积极对外宣传,开展招商活动。11月,我局以区政府名义在香港成功举办了“新番禺现代服务业商机(香港)交流会”,引起香港商界对番禺三产商机的极大兴趣。恒基兆业、九龙仓集团等著名企业代表及40多位客商表示要来番禺考察项目。目前我局正在积极准备明年1月13日的客商回访考察工作。此外,我局还积极参加省、市政府在美国、香港、澳门举办的经贸洽谈会,利用这些国际性投资会议大力宣传推介番禺的投资商机和项目。所有这些,都取得了较好效果,吸引了加乐福、麦德龙等连锁店巨头,法国雅高、日本东横、香港新世界等酒店企业,香港恒基兆业、会德丰等地产集团前来考察,迈出了第三产业招商的可喜一步。
第四,发挥集聚优势,把珠宝业做强做大。珠宝业是我区的优势产业,我局充分发挥其集聚的效应,继续加大对外宣传和招商的力度。3月,我局与广州市外经贸局、香港贸发局等在香港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成功举办“广州市珠宝产业发展趋势研讨会”,150多中外珠宝业界人士到会;6月,我区经贸访问团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了“广州市珠宝产业发展趋势情况介绍会”,吸引了美国、加拿大、印度、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近100名珠宝界人士出席,取得了良好效果;6月,我局还与香港亚洲博闻一起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国(广州)国际黄金珠宝玉石展览会。此外,我局还组团到印度、中东等珠宝业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开展珠宝业招商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全面提升了我区作为珠宝首饰加工中心的形象和知名度。
另外,我局积极推进广州钻汇珠宝国际采购中心的建设,在申报中心珠宝零售经营牌照、保税仓业务等方面争取上级支持,积极与海关协调,实行联网监管,致力将中心打造成采购、展销、贸易、监管一体化经营的国际性珠宝交易平台,进一步吸引世界著名珠宝商集聚番禺,争取将珠宝业做强做大。
(二)积极协调,不断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
第一,克服困难,推进产业园区建设。我区产业园区建设相对滞后,给招商工作带来不少困难。我局在引进三个日本汽配项目过程中,全程跟踪,积极协同国土、规划、石楼镇等单位做好跨国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多次牵头召集有关部门召开园区建设会议,做好协调工作,顺利推进园区河涌改道、道路、吸排水、供电等“五通一平”工程项目建设,满足项目落户的需要。使跨国产业园建设和招商成为今后工作的借鉴有效模式。
第二,做好莲花山港客运口岸改造协调工作。今年,区政府高度重视对莲花山港口岸改造工作,拨出专款对口岸进行改造。我局根据区政府的要求,成立领导小组,全力跟进,按照莲花山口岸的实际情况,对查验单位现场办公场地、查验场地的改造分配方案,反复征询意见,取得共识。11月9日,莲花山港客运口岸改造正式动工,目前整项工程进展顺利,预计改造工程在06年4月份完成。
(三)、深入调研,为外商投资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今年,国家调整出口退税政策,我区经济运行出现了能源不足的问题,影响了外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为保证我区进出口贸易稳定发展,我局深入企业,协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第一,适应新形势,做好出口退税工作。今年出口退税新机制的实施,有效地解决过去出口退税难的问题,但超基数退税分担机制运行中形成的出口与地方财政的反向关系,引发了出口增长与地方财政负担同步增长的矛盾。为减轻地方财政负担,又保证进出口贸易稳定增长,我局深入基层和企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会同财政、国税等部门写了《关于近期存在外地产品在我区出口增长迹象的报告》向区政府汇报,还与各部门加强沟通,对出口企业加强业务指导,采取有效举措,减轻出口退税新政对地方财政的压力,有力地促进我区进出口贸易的增长。
第二,深入调查研究,为企业排忧解难。上半年,工业用电紧张,给出口企业正常生产造成影响,我局认真做好跟踪服务,协调电力部门做好工作,满足我区保胜光学、奥林巴斯、维华音响、环亚制衣等一批重点外资企业的用电,保证一批重点企业正常生产活动。
针对劳动力紧张,用工难的问题,我局深入调研,收集有关信息,协同劳动部门研究具体解决方法,帮助外资企业渡过难关。我局还与海关加强协调,组织雅耀电子、佳逸时装、港陆电子、月亮贺卡等公司开展企业产品工序外包到本地农村加工,既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又帮助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难问题。
第三,积极落实扶持外贸出口促进措施。为促进我区出口贸易发展,我局积极协助我区中小型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今年,我局受理了47家企业申请“2005年度中小型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的计划,计划申请资助金额合计764万元,其中有20家企业已进入项目实施阶段,申请2005年度境外参展资金134.59万元;受理了我区8家企业申请广州市科技兴贸资金,其中有5家企业获受资助198.1万元;另有14家企业获受省科技兴贸资金资助106.72万元。还受理了我区337家企业申请2004年下半年一般贸易出口贴息1641.97万元。通过一系列的扶持措施,促进了我区外贸出口的稳定增长。
(四)认真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上半年,按照区委的统一部署,我局深入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开展过程中,我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一全体党员和干部的思想,结合外经贸的工作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搞好外经贸工作。在招商引资工作,坚持引进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环保型的项目,优化经济结构,以促进我区经济健康发展。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开展与沙湾镇福涌村“结对子”、与化龙镇沙亭村“共建文明村”活动,进一步提高全体党员的党性意识和服务意识,保持了外经贸系统党组织战斗力和的党员的先进性。
(五)共建文明口岸,促进我区经济发展
2005年,口岸管理工作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加强与口岸查验单位的文明共建活动,努力为客商和旅客便利通关提供优质服务和更好的通关环境。
第一,深入口岸现场听取经营公司、查验单位意见,协调处理相关问题。对于每月(季)客运口岸的航班时间安排、审批工作中经营公司与查验单位之间矛盾,我局多次召开了客运口岸工作协调会,解决航班安排工作的有关问题。
第二,南沙港客运口岸搬迁验收的协调工作。南沙新客运港建成后,我局先后多次召集有关单位召开会议研究新南沙客运口岸的验收和搬迁问题,逐一落实解决。4月15日,省口岸办组织口岸查验单位对新南沙客运口岸进行验收,4月28日,南沙港新客运口岸正式开通使用。
第三,做好南沙区口岸管理的移交工作。11月,我们根据广州市委、市政府关于我市行政区域调整的指示精神,经与广州市南沙区政府办公室商定,对原属番禺区管理的,地域属南沙区范围的口岸管理业务交接事宜进行了安排。我们把地属南沙区范围的口岸资料进行了全面整理成档案移交南沙区政府办公室。从12月1日起,广州市南沙区范围的口岸由我局移交广州市南沙区政府办公室管理。
(六)搞好内部管理,加强制度建设
1、加强机关行政和人力资源管理
今年,我局进一步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按照组织人事纪律开展干部职工的任用和考核,对公务员的年度考核、领导班子的廉政考核和届中考核非常重视,并藉着考核工作提高全体行政人员对勤政廉政的理解和认识。年初,我局对中层干部进行了轮岗,对部分办事人员做出了岗位调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2、建设高标准档案室,提高服务效能
为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工作,我局按照省特级档案综合管理的标准进行档案改造建设。通过对档案室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实现了档案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数字化,于11月29日顺利通过了省特级档案综合管理达标的验收,受到上级管理机关的一致好评。
3、积极开展机关文体活动,活跃文化生活。
为提高全体人员的体育文化生活水平,我局积极组织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组织开展了全区外资企业的篮球赛和足球赛,与珠宝厂商会联合组织了“珠宝杯”足球赛、高尔夫球赛,与区直机关工委举办了的联谊活动及本局内部的保龄球赛和登山活动等。通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和全民健身活动,提高了干部职工身体素质,丰富了业余生活。
(七)认真落实维稳和综治工作。
今年九月,我局通过了区“三五依法治区”和“四五普法教育”的检查验收。对维稳和综治工作,我局设立专门机构,由专人负责,认真做好维稳和综治工作以及出租屋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今年年底通过了区维稳及综治考核验收。
三、困难与挑战
过去的一年,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工作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主要有:1,招商引资与土地资源缺乏的矛盾。目前,区一级可直接供招商的用地少,跨国产业园余下的800多亩用地基础设施还未开始建设,而在镇一级工业园,虽然个别镇有少量用地指标,但园区建设滞后,无法满足外资项目落户的要求,对于村及私营企业用地,由于只租不卖,或地价高企,使许多有意到番禺投资的外商望而却步;2,第三产业招商由于没有项目主体,或我们没有主动权而难于开展。广州“南拓”虽然给番禺第三产业发展带来巨大商机,但是,我区大部分地区属广州市控规范围,特别是适合第三产业发展的区域,比如新火车站,大学城,地铁上盖物业等,由于被控规或项目还未开发,缺少主体,即使开发了,商业用地须由市国土局进行招、拍、挂,土地出让的不确定性给第三产业招商带来很大的困难。而一些适合发展第三产业的私营企业用地,我们又没有主动权,影响了第三产业招商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