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总结公报 > 部门工作报告 > 2006

番禺区环保局2007年工作计划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政府 发布时间:2007-07-16 02:51:29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2007年,番禺区环保局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按照上级的工作部署,以提高环境监控能力和环境管理水平为主线,以逐步落实“十一五”环境规划各项环境保护指标为目标,落实全区环境监督管理工作。现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素质建设,提高新形势下的环境管理能力

㈠加强培训工作

开展业务教育。要做好干部职工培训工作。组织好干部职工学习国外或国内先进的环境管理知识和经验。接受培训的干部职工必须认真学习和领会,不断提高自身的环境管理能力和工作效能,适应新形势下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举办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培训班,提高干部队伍处理环境污染事故的知识和能力。继续积极参与环境污染事故处理演习,锻炼和提高环保干部队伍快速、准确处理污染事故的能力。

开展廉政教育。继续结合《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主要内容,以及开展治理商业贿赂等不正当行为专项工作的要求,运用典型事例、观看录像等多种形式,对广大干部职工开展廉政教育,做到警钟长鸣。

开展普法教育。结合每年一次的普法学习,提高全体职工学法、知法、守法、依法行政的自觉性。

㈡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

重点是抓好基层党支部的建设。特别是基层环保所党支部的建设。基层环保所党支部成立后,要严格按《党章》有关程序选举产生党支部书记及委员会委员。

㈢完善制度建设

进一步完善我局办事程序和管理制度,务求办事制度化。要抓紧我局政务手册的制定工作,并尽快予以严格实施。

开展调查研究,创新机制,建立和健全污染源监督管理的制度和方法,发展一套行之有效的、适应新时期环境管理需求的管理模式,使环境监督管理上一个新的台阶。

㈣继续加强机构建设

按照国家环保总局提出“要加强环境安全监控工作,加大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及大气环境的监控力度,提高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及应对体系”的要求,积极争取区政府的支持,成立番禺区环境安全监控管理中心。区环境安全监控管理中心将包括环境安全监控、环境技术决策、监测、技术培训等职能设置,除涵盖环境监测站和沙湾水道监测监控中心的职能外,还对其职能进一步提升、强化,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及时跟踪污染源变化情况,准确预警各类环境突发事件等的职责,从人员、设备上提高环保部门对环境质量的驾驭能力。

二、科学制定污染物削减实施方案,逐步落实“十一五”环境规划指标

区环科所编制的《广州市番禺区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经区长办公会议原则通过。“十一五”规划中确定了我区十一五期间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削减量等重要指标。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就是科学合理地制定和实施具体方案,局机关各科室、各直属单位必须认真掌握“十一五”规划的精神,组织好课题研究。一是要对我区的污染源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详细的摸底调查,切实掌握各镇的污染物排放总量,以及各主要河流的纳污总量,为建设项目审批奠定坚实基础。二是要科学合理地制定老污染源污染物排放削减方案,并坚决予以落实。

三、切实落实各项环境管理工作,巩固创模成果

经过8年的努力,我区以创模为契机,大力实施环境保护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要在巩固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努力解决我区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严防污染反弹,确保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

㈠切实落实水源保护工作

坚决实施区政府颁布的《沙湾水道饮用水源保护区清理整治工作方案》,继续督促当地镇政府,有重点、有计划地对水源保护区内的污染源进行清理整治。积极跟进去年实施的对水源保护区内56个污染源进行清理整治的工作,仍未完成整治任务的坚决实施关停或搬迁。

抓紧沙湾水道中游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安装调试工作。同时,继续做好沙湾紫坭和东涌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日常运行和维护工作,实现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全河段的实时监控。继续实施水质预警制度,保持通报渠道的畅通,发现水源水质出现异常的,要做到及时上报情况,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污染危害,确保市民能饮上放心水。

加强对沙湾水道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过往船只和沿岸企业的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减少污染事故的产生,保障水质安全。开展水源保护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和管理工作,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做好应对风险和突发事件的各项工作。

继续加强沙湾水道水质监管专责小组的联系和沟通,实施顺德──沙湾水道同步采样监测制度,确保沙湾水道饮用水源水质安全。

加大环境执法和污染源监管力度,确保我区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

切实加强环境执法力度,坚决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局机关各科室、各直属事业单位要加强协调,提高效率,强化环境违法案件查处工作。尤其对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多次投诉举报、严重污染环境的违法排污行为,要依法快速、从重查处。同时,加强与区人民法院的协调沟通,做好行政处罚案件的强制执行工作,确保行政处罚得到执行。强化行政处罚听证环节,设立设施完善的听证室,确保行政处罚的严肃性,并保护当事人享有的法律权利。

落实对电镀行业的整治工作。在试点镇或企业整治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并向其它电镀企业以及重污染行业推广,使电镀行业的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上一个新台阶。

要以限期治理为重要手段,依法对化工、洗染、皮革、食品等重点污染行业实施分期分批的整治。局机关各科室、各直属事业单位要加强污染源排污情况的沟通,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制定并实施我区2007年污染源限期治理工作计划。同时,做好2006年污染源限期治理项目的跟踪、落实、验收工作。并要下定决心,对未能按期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污染源依法严肃进行处理。

强化污染治理设施的日常巡查和重点污染源的监督管理工作,重点加强对电镀、漂染、化工、制革、洗水等160多家重点污染企业的监督管理,确保污染企业治理设施巡查频率每月不少于1次。同时,进一步加强对油烟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推进区内饮食服务业油烟治理工作。要切实落实污染源在线监控设备的各项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监控设备的实时监控作用,确保网上连通率在95%以上。做好在线监控数据处理及设施维护保养,及时掌握污染源废水、废气的排放情况。要做好实时监控数据的内部流通工作,使监控数据能够作为排污收费、发放排污许可证或者是行政处罚的其中一项依据。发现污染源严重违法排污的,要及时报告并进行查处。

认真好总结对南村镇市头村东线大道工业区的污染源检查行动的工作经验,加强我区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工作,并在今年初开展“违反建设项目专项执法检查行动”。

结合创模迎检过程中反映出的黑烟问题,进一步完善并实施主要交通干道黑烟整治的实施方案,确保企业正常运行污染治理设施,全面控制冒黑烟问题。重点要对公路干线两旁的废气排放企业进行监管。要增加巡查密度,及时查处冒黑烟单位。对沿线没有配套废气治理设施的要进行限期治理,对经常冒黑烟,屡教不改的企业要坚决予以查处。

㈢加大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力度

从源头把关,加强对机动车检测站实施环保准入制度的监督管理,对新车上牌、异地牌照车辆迁入番禺籍车辆的排气状况进行严格审核完善车辆年审检测资料的录入、发证工作,逐步建立公交、营运、货运等高排放车辆和到期延缓报废车辆排气检测的数据库,为对国Ⅲ标准汽车核发环保标志,以及分阶段实施环保黄标、绿标管理工作做好准备。

加大监督查处力度,做好机动车违法排污行为的调查取证和限期治理工作。继续加强对机动车生产、装配企业的监督管理工作,坚持每月至少二次到企业抽检各类新生产成品车辆,抽检车数占成品车辆总数的5%以上,要求排气合格率达100%。

继续做好《机动车排污网络监测分析研究》课题分析工作,争取2007年5月完成并通过专家验收;要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建立机动车简易工况检测线。

推进固体废物管理工作,提高固体废物处理利用率。

完成2006年度1500个企业的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做好区内企业从事辐射岗位人员的上岗培训。继续巩固和深化首饰企业和镇级以上医院医疗废物的专项整治工作,全面开展民营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专项整治工作,完善区内企业的各类固体废物存放点的设置。

    四、抓好建设项目审批,优化我区投资环境

严把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关。重点要配合市环保局着手对造纸、电镀、纺织印染、制革、化工、建材、冶炼、发酵和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或处置等重污染行业定点基地的初选工作。要加强对环境敏感区建设项目的集中审批,防止因新项目建设造成环境污染纷或环境污染事故。加强重污染类型建设项目、水源保护区内建设项目和可能影响居民住宅等环境敏感区的建设项目的监督和管理。

加强部门沟通协调,切实提高行政效能。重点解决试运行和试生产现场检查与临时排污许可证管理,项目分阶段验收与排污许可证管理的问题。加强对申请试生产项目的环境监测,为验收监测提速。

五、加强信访工作,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继续加强信访排查工作,加大信访查处力度,充分落实领导包案制度,妥善处理各类污染扰民问题。同时发挥基层环保所的监察执法效能,提高信访的处理率和结案率,降低重复投诉。同时,加强信访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信访人员的业务水平,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

六、加强环境科研工作

继续完成各项环境科研课题,为科学制定环境管理决策提供坚实基础。尽快对我区村镇垃圾处理场所的设置,以及我区产业优化等课题进行研究,为解决我区村镇生活污染出路问题,以及电镀、化工等重污染企业的搬迁提供科学的依据。《电镀厂污染的河涌底泥中污染物的测评及其修复的研究》的课题研究工作也要按期高质地完成。要推进环境科研成果的应用,进一步提高科学执政能力。

七、环境宣传教育要走上新的台阶

㈠开展环保专项宣传

环保专项宣传将以我局行政许可、环境执法和污染源治理等重要职能为中心,结合当前我局的重点工作,在人民群众中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环境意识,改变当前群众对环境保护部门职能的错误认识。专项宣传要改变以往口号式的宣传方法,积极拓宽宣传手段,以图文茂盛、丰富精神、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

㈡继续开展创绿工作

做好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的创建工作。积极广泛地发动学校和幼儿园参加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形成我区环境教育的一项特色工作,进一步提高创建单位负责人对创建工作的积极性。举办绿色学校(幼儿园)培训班,邀请广州市环境教育专家传授创建工作经验。组织创建单位到深圳、东莞等先进地区进行考察学习,吸取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组织我区绿色学校评审工作人员培训班,进一步提高我评审工作人员的环境教育水平。

㈢加强政务信息报送工作

要促进政务信息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和网络化,全面提高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以便各级领导能及时掌握我区环境保护动态,做出科学决策。要严格实施《番禺区环保局政务信息工作实施方案》。局机关各科室、事业单位要按照方案的要求,为本部门政务信息员编写信息提供条件,并按要求完成每月的信息报送任务。

㈣力争建设我区环境教育基地

吸取环境教育先进地区的经验,积极争取区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支持,拟选择在我区青少年宫或其它合适地方建设我区环境教育基地,重点向群众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和环保法律法规。该基地包括环保法律法规、环保常识展板,清洁能源、固体废物分类、环保治理设施等的实验装置和模型、感受污染影响的模型等设备以及其它环保游戏设施,让群众对环境保护工作有切身的感受和实践。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