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以及上级有关政策,紧紧围绕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题,以服务“三农”为宗旨,落实各项惠农富民措施,坚持走农业科技化、农业机械化、农田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的“五化”新路子,促进我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稳定。预计全区农业生产总值61亿元,增长6.5%;农民人均年纯收入9992元,增长6.0%。
2007年工作回顾
一、措施得力,扎实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
(一)不断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全年水稻种植面积6.19万亩,其中早造3.04万亩,晚造3.15万亩,年平均亩产
全区水产养殖面积为12.35万亩,预计水产品总产量20.90万吨,同比增3.3%,产值20.02亿元,同比增15.6%。
绿化造林进展顺利,全年完成了农田林网种植、南村七星公园林相改造工程、主干道绿化升级改造等,京珠高速(番禺段)林网工程目前已完成总工程的90%。
生猪养殖效益好,生产稳定。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生猪价格持续保持上涨态势,生猪饲养量有所增加,全年饲养量51.6万头,增长3.3%。三鸟生产总体发展平稳,价格合理。由于家禽业受禽流感事件的影响,出现阶段性生产回落的现象。三鸟饲养量2365.9万只,减少9.7%。
(二)强化农业技术推广,提高农民种养水平。
一是加强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引进优质、高产、安全的水稻、蔬菜、水果新品种。二是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推广农业适用新技术。例如推广水稻配方施肥技术、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等。三是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和实用农业技术知识培训工作。四是继续抓好群众性的农业创“三高”活动。全区12个镇街积极组织,精心挑选优势项目,全面参与21个奖项的角逐,申报参赛的单位共有610个,参赛总面积达2.85万亩。
(三)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完善农产品检测体系网络建设。
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特别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为契机,积极开展农业行政执法工作。全体农业行政执法人员贯彻执行区政府部署,顺利通过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创卫工作的食品安全检查,得到了上级的肯定。2007年农业行政执法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1万多人次,检查店档3.4万家/次,对148家店档作出处罚,涉案总值14万元,罚款11万元。其中查处伪劣化肥0.66吨;销毁私宰猪、病坏禽畜肉类共6000多公斤;没收受保护野生鸟类2800只;农机安全检查过程中扣押无牌无证农用运输车14台,处罚超期、违章农用运输车86辆。
为进一步推进我区农产品检测的能力,提高检测量和准确性, 2007年全面更新了有关镇街的农药残留检测设备,同时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通过了省的计量认证,全方位提高了检测能力和水平,为2008年建立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网络实时监控系统打下基础,并为农业行政执法提供科学依据。
(四)开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和监管工作,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一是积极推进无公害农产品和基地认证工作。根据广州市农业局无公害认证工作的要求,各镇街对符合无公害生产基地条件要求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产品进行申报。目前我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有133家,无公害农产品32个。其中2007年新增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32家,新增无公害农产品7个。
二是加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安全监管工作。对我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产品)进行日常巡查和专项抽检工作。在检查过程中对个别基地生产记录不键全等情况,提出整改措施并限期改正。实行生产过程记录制度、市场准入制度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实现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全程质量监控,以点带面,促进标准化生产的推广和普及,做到按标生产、按标流通。
三是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我区的东升农场已建成为国家级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07年新增了沙湾镇兰花协会和广州市新一代渔业有限公司为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推荐了洋毅畜牧有限公司、新一代渔业有限公司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目前现有市级以上的标准化示范区6个,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1个。
(五)强化农业项目建设,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我区不断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项目的扶持力度,加强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建设,增强我区农业发展后劲。2007年我区的市级农业产业化项目有52个,区级和市级项目配套资金共投入5142万元,其中广州市安排财政资金4699万元。另外项目单位自筹3845万元。2007年大型农业产业化项目有:沙湾标准化奶牛养殖场建设、区农科所蔬菜工厂化育苗配套设施建设等。
进一步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加大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工作力度。2007年广东海大集团有限公司被评定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 推荐4家农业企业申报2008年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到目前止,我区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3家,其中省级2家。据对16家龙头企业的不完全统计,经营生产基地面积2万多亩,产值及销售额共38亿元,带动省内外农户7万多户,户均增收5000多元。
(六)完善疫病防控体系,狠抓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
一是制定了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工作责任书。区政府与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与各村委会分别签订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工作责任书,以保证各项防疫措施落实到位。建立健全免疫工作责任制、疫情报告责任制、应急处置责任制、检疫监督责任制,整体构建动物防疫工作责任体系,确保责任落实。
二是取得了抗击高致病性禽流感防疫攻坚战的胜利。
三是抓好基础免疫,构筑坚固免疫屏障。坚持“政府保免疫密度,业务部门保免疫质量”的原则,抓好狂犬病、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疫病的免疫工作,有效提高了畜禽免疫力,保障了畜牧业健康发展。
四是着力抓好植物疫病防控工作。加强对农业生产危害较大的花卉检疫病虫害、香蕉黄叶病、“蛀果虫”、害蚁、突发性蝗虫等的防控工作力度,有效控制各种检疫性病虫害的发展、蔓延。
(七)开展田间窝棚整治工作,推进土地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
2007年5月,区成立了田间窝棚整治工作领导组,按照区委、区政府办公会议的要求,我区要争取在2007年内基本完成对全区主干线沿线两旁
二、继续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对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实行种粮直接补贴、能繁母猪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和机耕路维护补贴等。2007年共对1.2万户种粮户直接发放补贴426.1万元;发放能繁母猪补贴43.3万元;发放农机购置补贴185万元;落实
继续落实农村税费改革政策。2007年,区、镇两级下拨发展缓慢村补贴和农村税费改革补贴共3135.78万元,比去年增加520万元,增长20%。其中区财政支付1551.58万元,镇级财政共支付1584.2万元。
三、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推进农村股权固化改革
一是抓好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指导各镇、街建立和完善对村级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的各项制度,以及统一印发农村集体费用开支和征地补偿费使用审批单,规范集体费用开支和征地补偿费使用审批程序。同时推进农村财务电算化应用系统的更新升级,组织培训各村财务人员,加紧进行软件安全运行测试的工作,目前全区247个村集体财务电算化应用软件全部进行了更新升级。
二是开展村级集体经济年度审计,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审计监督。审计内容包括:制度建立与执行情况、各项收入和支出、现金和存款、村干部报酬、债权债务、征地补偿款等13个方面。各镇、街成立了由相关部门组成的审计机构,专责审计工作。全区17个镇、街共出动审计工作人员115人,组成了17个审计组开展年度审计。到去年底止,2006年农村集体经济年度审计已完成239个村,占全区总村数的97%,为加快农村开展届末审计工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三是推进农村股份合作制股权固化改革。根据“新二十八条”的要求,大力推进农村股份固化工作。到目前止,已通过股份固化章程,实施了股权固化的村有236个,占全区总村数的95.5%。在推行农村股份固化改革的同时,通过加强调解和行政、司法途径等一系列措施,切实保障农村出嫁女的合法权益,取得明显成效,全区应享有权益的出嫁女及其子女总数29395人,全部享有和部分享有应有权益的出嫁女及其子女数27143人,占92.3%,完成了上级部门下达的2007年底前必须90%以上基本解决农村出嫁女权益问题的目标任务。
四、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富裕和谐新农村
去年是启动新农村建设的第一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做了大量的工作,拉开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序幕。
(一)各方参与,热情高涨,“两个牵手”工程进展顺利。
(二)新农村试点村建设项目工作稳步推进,亮点纷呈。
我区新农村建设坚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2007年初选取了一批领导班子强、工作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村作为新农村试点村来重点打造。区委农村办制定了《番禺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区财政从新农村建设专项经费中对区、镇街试点村的建设项目实行分级扶持。2007年区财政先后向57个试点村和多个特色村124个建设项目投入补助资金近3000万元,带动镇街、村、职能部门及其他社会力量投入4亿多元,其中重点打造了坑头、旧水坑、北约、顺河、紫坭、南郊等试点村。目前各试点村的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各村正以整治村容村貌和改善基础设施为重点,全面启动池塘整治、公园改造、水改、道路硬底化等民生工程建设。
(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作。
我区制定了《番禺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作方案》,确定了两年内实现规划全覆盖的奋斗目标。据此,我区将面向247个村分四批开展“送规划进农村”活动,每个村的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费用10万元,目前,第一批30个村的规划编制已经完成。
(四)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实施生态观光农业战略。
去年初,区委、区政府根据广州市的总体规划,结合番禺区的实际情况,提出推进“一村三岛”(草河村、大刀沙岛、观龙岛、海鸥岛)都市型农业开发的新思路。在建造桥梁改善交通条件的前提下,对“一村三岛”涉及的7个村的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力求整体连片发展,把“一村三岛”打造成为番禺区发展都市型生态观光现代农业的典型示范。去年成立了区海鸥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开发草河村、大刀沙岛、观龙岛生态公园项目专责小组,相继启动这些项目的建设。
2007年是我们经受考验、迎接挑战、奋力拼搏的一年,我局在开展田间窝棚清拆和农村股份固化工作方面收到预期效果;顺利通过了全国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取得了抗击高致病性禽流感防疫攻坚战的胜利;完成了上级部门下达的解决出嫁女问题的目标任务;并且我区荣获了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各镇街党委政府、各农业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仍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区农业和农村工作还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干扰农产品销售的因素多,如今年运输成本大影响了果蔗销售,直接影响到广大种植户的经济收入;农资价格上升幅度大,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农田排灌设施还存在薄弱环节;农村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农民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较多等。这些问题,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大力度予以解决。
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