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围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我区经济社会的新发展。
(二) 按照区委、区政府2008年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的要求,认真筹划编制我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年度计划。2008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区生产总值增长13%,工业总产值增长14%,农业总产值增长5%,万元GDP能耗下降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地方财政收入与GDP同步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3‰以内。
(三)认真编写《广州市番禺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草案报告》并按时上报区政府、区人大审议。研究部署落实“十一五” 规划及中期、长期规划的各项任务指标、抓好计划的安排和下达落实工作。及时研究分析各镇(街)工农业生产任务的完成情况,做好对全区年度、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的调研与分析,为区政府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
(四)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作用的同时,配合落实我区产业结构调整措施,坚持“稳一产、优二产、促三产”的发展思路,促进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协调发展。大力推进我区建设项目审批管理优化工作,努力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和自主创新等方面取得实效。
配合区委、区政府新一轮经济发展的战略,加快二、三产业项目的推进。即加快创新、节能两个科技园;现代、新联、万洲三个工业集聚区;番禺广场—罗家、易发—百越、万博—长隆—汉溪和铁路新客运站周边四个商贸功能区;以及大学城经济发展区、汉溪、雄峰三大批发市场的建设。重点跟踪落实“番禺综合物流园”发展规划的立项工作,争取广州市政府对番禺生物医药园“退二”项目的政策支持,和“以大代小”的4×30万千瓦“热电冷联供”机组项目立项,以及“数字电视”、“数字家庭”的各项配合工作,形成我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积极打造发展都市型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大力发展与现代都市人生活相适应的农业产业和农产品,重点发展生态型、观光型农业和占地少、产出高的高效农业。一是充分利用海鸥岛集约型农业产业化特点,打造观光旅游一体化的模式。二是利用莲花山渔港带动渔业市场和渔业水产养殖业发展。三是利用观龙岛、大刀沙、草河三个孤岛通路、通桥,带动农业度假区的形成。
(六)增强行政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加强与省、市发改部门的沟通联系,获取准确信息,争取上级支持配合,推进全区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工作,以及重点项目的上报跟踪;进一步完善项目立项审批“一站式”服务和登记备案工作。协调解决重点项目建设投资、投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争取按计划或提前投产;加强土地出让金返还使用与管理,发挥应有的作用;加强对全区重大项目进行稽察检查、跟踪,发挥番禺区重大项目稽察特派员办公室职能作用,力促重大项目投资计划的落实,做到准确、到位、廉政。
(七)进一步完善粮食安全应急机制,确保我区地方粮食的安全。加强对粮食行情和价格监测,及时全面地掌握全区粮油价格走势。严格执行军供粮油的质量监督管理制度,确保军供粮油的质量合格率100%。
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