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是解放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年,是自然灾害多发、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油电紧缺和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考验年,全区经贸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部门的通力协作下,围绕区委、区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进一步加大对全区工商业经济运行的组织协调力度,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淘汰落后产能,加大重点项目推进力度,增加有效投入,在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逐步深入的形势下,确保了全区工商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
一、 2008年工商业经济情况
虽然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区经济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但我们克服困难,胜利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2008年,预计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420亿元,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5亿元,增长25%;
(一)工商业经济运行情况
1、支柱行业持续增长。全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20.08亿元,同比增长15.1%。电气机械、通用设备、电子设备等五大行业完成产值624.69亿元,同比增长16.6%,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份额51.13%,大大地拉动了全区规模以上产值的增长。
2、镇(街)经济部分下滑。工业总产值超过100亿元的镇(街)有钟村镇(215.82亿元)、石碁镇(164.59亿元)、大石街(160.18亿元)、东涌镇(141.93亿元)、东环街(114.40亿元)。有部分镇(街)工业发展遇到困难,工业总产值增长低于全区平均水平的镇(街)有10个。
3、民营工业发展势头良好。1-11月,全区外向型企业发展渐趋放缓,但民营经济仍然持续增长,实现工业产值251.6万元,同比增长21.9%,对全区工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逐步提高。
4、消费市场持续活跃。全区商品销售总额627.74亿元,增长37.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5.47亿元,增长25.0%,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322.76亿元,增长23.4%,住宿和餐饮业92.72亿元,增长30.9%。
5、税收金融状况良好。全年实现财税总收入192.7亿元,增长14.9%。银行存款平稳增长,贷款增速有所回落。截至11月底,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219.17亿元,增长13.0%;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15.63亿元,增长22.5%。本外币贷款余额553.65亿元,下降3.5%。保险业发展良好,产险保费收入5.8亿元,增长11%,赔付3亿元;寿险保费收入11.5亿元,增长10%,赔付436万元。
(二)今年主要工作情况
1、强化经济运行的组织协调,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我局积极发挥为全区工商业经济发展提供指导的职能作用,做好全区工商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预测和监控,跟踪预测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正确把握工商业经济发展趋势。在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逐步深入的形势下,为准确掌握我区工商业经济运行情况,我局从10月底起,分别到各镇(街)组织开展系列调研,并组织到周边地区学习交流,探寻如何有效应对金融海啸的对策;为解决融资难问题,及时与企业召开会议听取意见和建议;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梳理各部门为企业减负工作情况,并与统计、国税、工商、外经等部门联合开展摸查核对分析今年来我区倒闭、关停、外迁工商业企业情况。完善应急反应机制,年初针对雨雪灾害天气和物价大幅波动的情况,快速反应,建立和启动了物资、供电、市场保障应急机制,做好油电等能源以及市场商品供应。
2、加强产业引导,加快现代工业产业建设。积极做好重点产业招商协调服务工作,重点配合做好广汽项目关于软地基处理补偿费用支付、中船集团柴油机项目及配套基地选址落户大岗新联工业区的有关工作。配合省、市经贸部门和区委、区政府针对产业转移、“腾笼换鸟”战略的实施,组织我区企业到恩平、台山、梅州等地考察和参加有关招商推介活动,推动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做好技术进步工作,先后征集并推荐上报2008年省市扶持产业技术创新、改造以及中小企业发展等相关项目44个,其中12个项目获得省市财政资金支持,扶持金额达1495万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多次到大岗、榄核、石楼等镇调研了解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的最新情况,为民营企业提供协调服务。鼓励民营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发展自主品牌,协助我区民营企业申报省、市扶持项目和荣誉称号,广州市裕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番禺珠江钢管有限公司、广州长隆集团有限公司3家企业入选2006-2007年度广东省百强民营企业。扶持行业协会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全力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通过努力珠宝厂商会、机械行业协会等6个协会建立起行业电子商务平台。推进重点耗能企业节能工作,17家重点耗能企业有16家完成了年度考核目标,其中1家超额完成。加快小火电机组关停步伐,紫坭热电厂、市头发电厂已实施了关停。据测算,2007年全区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规模以上)由2005年的0.873吨标准煤下降至0.801吨标准煤,下降8.25%,预计今年的节能工作成效将好于预期。
3、拓展商业发展优势,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重点商业项目建设有效推进,广州国际商品展贸城将于
4、开展经贸交流与合作,引导企业开拓市场。先后组织企业参加吉林、山东、贵州、重庆、青海等省举办的招商推介活动,顺利完成广州博览会、第五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暨中韩中小企业博览会等大型展览会的参展组织工作,获得“2008年广州博览会突出贡献奖”、“2008年广州博览会最佳布展奖”;广州国际设计周上番禺展厅吸引省市领导参观并获赞许。对口帮扶工作再上新台阶,落实对口帮扶梅州市五华县财政无偿帮扶资金319.07万元,增加200万元捐助资金建设广东五华(番禺)产业转移工业园和五华县职业技术学校实训大楼,各镇(街)、各部门积极参与落实帮扶资金219.5万元。
5、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为经贸工作提供有力保障。认真组织开展“一学二保三创新”主题实践活动以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组织机关人员学习掌握国家相关政策,主动适应新形势、新情况和新变化,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围绕查找出来的影响制约我区经贸工作科学发展的能源资源消耗较大、产业结构层次不高、商业集聚力和辐射力较低等突出问题开展调研寻找对策。加强内部管理,重点突出清理历史遗留问题,完善建章立制,充实配备中层干部,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机关效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做好170多名离退休干部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为原五大行政性公司的退休干部积极争取落实岗位津贴待遇,建立了经贸局离退休老干部小组活动制度。在处理原区乡镇企业联合公司实施关停转制所涉及的历史遗留问题中,经反复做职工的思想疏导工作和政策解释工作,化解积怨情绪,最后帮助企业职工通过劳动仲裁和法院起诉等法律途径,为全体职工解决欠薪和职工安置费等难题,于 9月份顺利完成企业关停和职工安置工作,为区政府节省170多万元财政借款。
6、各尽其责,共同维护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经贸线目前协调管理39个单位,包括11个市直属局、17家银行机构、7大保险公司和4个区属职能局。各局、行、社、司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完成工作目标任务,为支持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政府改善民生、提升城市形象作出了积极贡献。
2008年番禺电网用电负荷5次刷新历史新高,最高负荷达175.7万千瓦,比去年最高负荷增长11.4%。加上受辖区内小火电关停及年初冰冻雨雪天气、武广铁路线路迁改等特殊情况的影响,缺电形势一度异常严峻。供电部门积极应对,及时调整并制定个性化错峰避峰谷峰用电方案,完善电力设施保护,加快电网规划建设,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质监部门制定了实施卓越绩效管理、名牌带动战略、标准化战略、节能减排等质量兴业强区方面的管理实施细则,促请区政府成立了16个部门组成的番禺区质量兴业强区及标准化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名牌战略及质量兴业强区工作取得新进展。2008年共有9个产品荣获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8家企业通过国家A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确认,47个产品获得采用国际标准认可证书(累计155家企业319个产品获证),三项工作均位于全市之首。
环保部门紧紧围绕“惠民一号”工程河涌整治、污染源普查等重点工作,配合实施“腾笼换鸟”计划,全面推进节能减排,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在6月份我区作为广东省污染源普查工作重点考核地区之一接受国家检查中,得到检查组的高度评价,为广东省顺利通过污染源普查考核作出重要贡献。
税务部门强化征税征管,坚持依法治税,确保了税收与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区地税局突出加强重点税源管理、优化纳税服务、确保队伍平安稳定“三个重点”,提前6天超额完成省级收入任务,累计组织税收收入52.32亿元,同比增长14.13%,增加6.48亿元。区国税局坚持应收尽收,圆满完成了年度收入任务,全年累计完成各项收入123.65亿元,同比增长35.84%,增收28.38亿元,为我区提供了12.92亿元的财政收入。
工商部门以深化辖区监管责任制为主线,突出抓好食品安全和无证照经营整治两项重点,进一步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巩固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成果,建立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组织各工商所开展地毯式摸查,并将摸查到的13282户无证照经营户分解到各街(镇)整治,将涉及前置审批项目的无证照经营户名单函告相关部门,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区整规办从落实打假责任制入手,抓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节日期间食品安全检查、知识产权保护、查处假冒伪劣酒类盐业产品和打击卷烟制假售假行为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确保了广州市整规办对我区整治无证照生产经营场所阶段性工作专项考核各项任务指标的完成。我局酒盐稽查队克服人少任务重的困难,联合镇街力量努力构建监管网络,加大执法、宣传、培训力度,为市场经济秩序持续好转发挥了积极作用。烟草部门有力遏制卷烟制假售假违法犯罪活动,效果明显。
交通公路部门加快路网建设,改善交通状况,交通事业发展实现了新的跨越。区交通局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自然村通公路及危桥改造取得突破,城乡公交一体化有效推进,广深港客运铁路、东新高速公路、东二环高速公路等省市区三级路网建设全面推进;春运期间积极应对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影响带来的巨大压力,圆满完成了2008年春运任务,获得了广州市交委授予的春运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市公路管理局南城分局加快公路建设步伐,提高公路养护水平,规范公路行业管理,保证了我区公路的畅通,全年管养里程
安监部门围绕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各项工作部署,狠抓工作落实,创造了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呈现出“三个下降、一个完成”的特点: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大幅下降、重点行业领域事故总量有所下降、三项安全生产重要指标呈现下降趋势、年度安全生产指标较好完成。2008年全区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961起、死亡174人、受伤1218人、直接经济损失964.11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6.07%、8.42%、17.14%、28.34%,实现了自2005年以来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持续下降的趋势。
金融部门应对新情况,强化管理、控制风险,调整经营策略,有效促进自身发展,积极关注番禺重点建设项目,为地方建设作出积极贡献。新成立的邮政储蓄银行番禺支行和从番禺信用社拆分出来的华南新城营业管理部,各项业务均取得较大成绩。中信银行坚持稳健发展,在番禺7年的发展没有发生1笔坏帐,营业网点由当年的1个发展到现在的3个,存款余额由2亿元发展到42亿元。中国人寿番禺支公司坚持结构调整优先、坚持经营效益至上、坚持稳步有效增长、坚持依法合规经营,保持市场领先地位。2008年保费突破10.2亿元,在全国县域支公司中排行第一。
电信邮政部门坚持业务发展和为地方发展服务并进,创造了良好的效益。中国电信品牌业务不断发展,其中2008年商务领航专项营销取得良好成效,企业总机发展在广州市分公司排名第一。1至11月,累计完成收入8.69亿元。中国移动以关注学生成长、关注新农村建设、关注社会民生“三个关注”承担社会责任,与区政府共同打造“数字番禺”,2008年收入近20亿,客户数达到230万。
区供销社紧抓改革发展机遇,推进“新网工程”建设,努力构建比较完善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农村日用消费品连锁分销、农资连锁配送、农产品购销加工、烟花爆竹专营等五大服务网络体系,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效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区厂商会和10份成立的区企业联合会发挥行业商会作用,协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加强行业培训、做好行业自律,积极发动企业参与慈善公益活动。在协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中,多次邀请专家宣讲、探讨如何应对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等;为了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主动与银行沟通,为企业解决了融资1000多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今年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存在如下亟需关注的问题:
一是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调研成果的转化利用方面有所欠缺,决策资源互通共享方面还有待提高。
二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扩散和蔓延,对全球实体经济的冲击和造成的损失进一步扩大,加上世界需求下降、汇率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原材料价格波动大、国家出口退税政策调整、融资困难等多重因素,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
三是长期制约我区工商业经济发展的因素,如新增工业用地缺乏、土地办证审批时间过长、节能减排压力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是商贸业缺乏国际知名品牌零售商业支撑,商业凝聚力和辐射力有待增强,大型现代商业设施建设进度有待加快;土地政策和审批时间过长使商业项目的引进和推进在一定程度上受阻。
五是部分商户和消费者法律意识不强,制假、售假、贩假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